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2018-01-29丁翊
丁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园林绿化逐渐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植物景观园林绿化的建设更加重视,改善和提升环境质量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也强调了城市绿化建设与美化,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弊病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应用措施
引言
园林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景观格局的要求,园林规划归根结底是植物配置、植物种类选择的规划,对园林中的所有植物进行有效的配置,其目的在于改进人们的生存环境,用来展现园林功效以及供人们进行观赏。很显然,现代园林规划里倡导运用植物创造景色是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在现代园林规划中,植物创造的应用与时代的发展是一致的。环境科学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植物所创造的环境是一个美丽的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适宜环境。
一、现代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首先,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当中缺乏合理性。很多园林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过于关注植物的颜色,以及植物的线条搭配,过度的强调了艺术美感,反而没有重视园林设计的实际作用效果和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过程中,许多的园林设计都竞相仿照,有的灌木呈现出大色块和大修剪的情况。同时,植物配置的色彩是人们观赏园林景观重要的观赏对象,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的变化,植物叶子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是在有的城市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和配置植物的色彩比较单一,主要以绿色为主,缺乏必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没有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对于每种植物生存适应条件没有考虑周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明显的突出植物的特性以及地方特色,区域植物保护工作还不是很到位。
其次,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当中缺乏生态作用。在园林造价的预算评估中,忽视了园林的生态价值。进而在后续的种植养护过程当中产生较高的维护保养费用,增加成本二次投入。与此同时,在园林设计当中所使用的植物存活效率低,没有起到应有的美化、改善环境作用,从而导致园林设计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植物功能较为单一,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各种植物具有观赏、防止尘土、降低噪音、以及净化空气的功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的园林绿化工程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人们活动的空间,在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缺乏人性化的思考。同时有的绿化植物配置规划密度过密,造成在植物成型后,出现拥挤的情况,不仅浪费了财力和资源,对绿化景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在有的绿地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主次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对层次和疏密的情况分布不合理,缺乏美感。另外,对于不同花色的植物分层搭配不够合理,无法欣赏植物景观丰富多彩的价值。
再次,空间利用比较单一。就目前而言,在城市进行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大面积的种植草坪,但是获得生态效益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活动场所,导致城市景色非常单一,同时养护管理费用也不断增加,使得空间利用比较单一。但是城市发展是一个非常立体的空间,这就要求城市绿化工程也要具有立体性和多层性,要综合利用乔木、灌木以及草地各自的特点。
最后,对于植物配置后期养护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气候干旱,风沙大等原因,有许多园林设计并没有将这些地域性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因为缺乏后期的维护费用,导致部分植物因缺水,病虫害,土壤不适应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能及时恢复原有的景观样式,致使景观的美感和整体性遭到破坏。
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
(一)植物配置着重凸显地区特色、风土人情
植物配置体现了现代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在注重科技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外貌和内在文化素养的结合。餐饮文化、服装文化、民族文化、修筑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丰富了城市的内在美丽,使得城市文化得以继承发扬,其中园林里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要素。也因此,植物配置需要着重凸显地区特色,彰显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不论是在古城还是在新城,植物文化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作用一直是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见证一座城市的变迁改造,给人们传递它的文化,也能够像建筑物或塑像一样成为一座城市文明的象征。比如新疆的胡杨、雪莲,北京的香山红。
(二)植物配置注重适应性,以生态学理念为引导
第一,植物配置看重用生态学理念作为引导。园林是自然科学的构成要素,自身也是一个创建环境、改造环境重要手段。尽管生态学理念在许多园林规划里得以使用,然而常常只注重外表却不深究,为了打造适应现在植物配置的生态观念就必须确立正确的生态观来引导植物配置。绿地规划过程中需要把生态学理念作为引导,把重现自然,改进、维护生态均衡作为目的,把人类和大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宗旨,把建立园林绿化体系、改善生物繁衍栖息地、提高植物配置造景工艺作为不断发展的艰巨任务。
(三)对于植物环境资源高效利用
城市化的不断进步推动着生态环境发展,不但让人们了解了植物拥有装扮以及观赏的功效,进一步让人们清楚了解环境资源重要性,例如改进天气状况、洁净空气、水资源及土地再利用、减少噪音、吸取和降解污染物等功能。园林设计当中,针对植物种类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降低火灾的损失、防治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护坡。因此植物的配置问题也非常关键,植物配置成为人工植物群体,能够有效地改进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而且给野生动植物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所以现代城市植物造景往往使用本土植物进行绿化,着重养花种草植树,来改进城市的天气状况、创造舒适的人类居住的环境。
(四)植物配置需要按照美学理论,突出人格化规划
人们所说的人格化规划,指的是设计师运用设计规划出吻合人体视觉效果、人体活动空间范围、人们休息观赏需求的园林环境。现代植物配置依据生态学的同时,凸显美学需求,结合植物配置打造园林植物的实时景色,关注园林植物的季节多变和成长的景色成果,进而营造出舒适的观赏效果。
(五)植物配置敢于启用新品种,关注园林植物种类繁杂性
地球上大部分自然群体不是独立单一的植物构成,而是由多种植物和动物组合而成,符合自然适者生存法则。所以说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需要关注动植物的繁杂性。从某个角度来说,关注园林植物繁杂性是一个效仿和创造自然生态体系的历程。假如植物群体只有一种,那么对于生态来说是短缺的,对于景色来说是枯燥的。园林植物配置要注重各种植物的融合,植物群体有助于稀缺植物的保留存活。
(六)要合理搭配植物空间。
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多样性,要有一定程度的景深,保证各个空间体量,保证空间内部丰富不混乱,避免给人杂乱的视觉感受和单调乏味。首先根据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植物特點,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同时进行必要的驯化,不断丰富植物的品种,保证自然植物生长的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使我们对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植物配置是在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影响了植物园林整体美观的美学特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城市绿化和空气质量改善,在实现审美的同时提高生活环境,陶冶情操,最终能够使得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当中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侯权福.探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24).
[2]马经南,郑松强,张洪志.园林植物配置略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5).
[3]徐源,白雪婧,王红梅,郝明,徐岚,崔营,聂淑英.从植保角度谈园林植物配置[J].农技服务,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