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升初中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2018-01-29尹逊伟
尹逊伟
摘 要: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学生真正能集中精神用于学习的也就10分钟,加之学生都是处于一种学习的被动状态,老师满堂灌输知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机会提出来,导致学生不会的问题不断累积,最后不懂的知识太多,以至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中容易疲倦、开小差,对自己自暴自弃,所以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随着微课程的嵌入,整堂课的学习被分成了一段段的,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直听老师讲课,而是逐渐变成了听课学习、讨论练习、再听课、再讨论的形式,这样反复的学习、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逐渐把握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大脑的快速运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教学;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下面,就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微课为学生带来的价值
微课为学生带来的价值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主性方面。
首先,网络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将教学手段与网络相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其学习时间与地点限制在课堂上与教室内,久而久之会导致其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其学习兴趣必定有所减弱,同时,鉴于思品课程固有的枯燥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是会大打折扣。将微课应用到思品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学习知识,这对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够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而存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对于思品课程有关知识的学习也会顺应教师的思路而进行,很少存在学生能够萌发自己的想法。微课教学模式为学生对于思品课程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可以自主的进行选择,这对于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不同学生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因此其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微课为教师带来的价值
微课为教师带来的价体现在能够减轻其教学负担,增强其综合能力两方面。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思品教师往往会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利用一整节课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完成课下的辅导工作,这样的课程与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负担极大,长此以往,甚至会对其生理以及心理造成影响。微课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时间得到了拓展,学生可以自行的通过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实现学习。
其次,微课需要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应用,除此之外,课程之中还应包括课堂之外的更加丰富的知识,鉴于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知识储备,才能让微课更有意义,这对于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将微课应用在思品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目前,思品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级自主性不足的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并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将微课应用在思品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鉴于思品教学应包括从预习到學习再到复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微课的应用也应渗透到上述三个阶段中。
(一)微课在思品课程课前预习过程中的应用
预习是学生学习思品知识的第一步,在对知识进行学习之前,需要对其有所了解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更好。对此,教师需要针对下一节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整理,并以微课视频的方式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简要了解课程的脉络以及所要学习的重点所在。
(二)微课在思品课程课中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思品课程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有所应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学习习惯,同时其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讲解一定要尽可能的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十分困难。将微课应用在思品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微课在思品课程课后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思品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十分重要。复习过程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由学生自主的完成。
四、结语
思品属于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从而使其心理以及生理均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微课的应用对于思品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应用过程需要从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学习以及课后的复习三个角度出发来实现,对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思品课程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少荣.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14):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