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论》修道的阶次
2018-01-29李哲杨维磊刘晓琳
李哲+杨维磊+刘晓琳
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中,谈及的修道阶次共有七个,他说:“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枢翼附焉。”在司马承祯的心里,似乎这七条可以说成是七个层次,依次修炼。卿喜泰先生曾说:“要得道,就必须修道,即按照他所说的‘安心坐忘之法的‘七条修道阶次依次去修炼。” 然而从全文来看,司马承祯并没有刻意强调修道的次序,虽有层次之别,但又并非那么严格。这七个层次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存在交叉、联系紧密的。
第一是敬信。司马承祯是道教学者,对于宗教来说,信仰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修炼得道就必须要信道,认为敬信是修道的关键。他说:“如人闻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决定无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并且把敬信作为道德之关键,甚至决定得道之多寡。认为“信之越深,道则越长;敬之越重,德则越茂。”又因为“至道超于色味”,道是难以感触到,故而要求修道之人“能闻希微以悬信,听罔象而不惑”,要笃信而不疑。
第二是断缘。他解释说:“断缘者,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在这里,司马承祯借用佛教的缘,用缘来讲人与俗事的联系。人与俗事是两类的事物,故而可断;缘是连接人与俗事的桥梁,人要少行俗事即要断了这个缘。之所以要断缘,是因为在他看来,俗事牵累人之身心,造成身体的疲惫、心灵的劳累。其言:“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抛弃俗事的牵累,便可获得恬淡、简约,便可获得身心的放达,就可接近得道了。第三是收心。他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任继愈先生对此解释说:“古代医学家及哲学家限于人体科学的发展把人类的精神现象、意识活动,以及思维判断的产生和作用均归属于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人心的本性,能主宰百神,能应对世间万物,能产生一切认识,能判断一切是非,能变化不测,产生各种思想” 故而司马承祯对此心极为重视。
司马承祯说:“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他认为,在修道之开始,就必须收心,而非在“敬信”、“断缘”之后。又说:“是故道法安心,贵无所著。”认为收心之关键在于无所执着。但是,收心也并非是将所有心念都遣除。他说:“如心起皆灭,不简是非,则永断觉知,入于盲定。”这就肯定了心念与觉知有正当性的一面,若全盘否定则又落入了盲定的流弊。从文本来看,司马承祯认为心念既不可全灭,也不可放任,亦不可执着于判断是非,更不可以认为什么事都可做却自言心不被沾染即可。那么,什么才是“收心”呢?他说:“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内心之中没有执着,外在行为也没有追逐,心不被外物沾染,神不被外物所动,即可称之为收心。
第四是简事。司马承祯说:“夫人之生也,必尝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他肯定了事物有正当的一面,并且认为有些事物,是人不得不经历的。但事物有当与不当之分,故而需要分判。他说:“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认为人要善于分辨事物,知晓轻重、本末,对于生命没有用的东西都应该舍去,从而达到简事的程度。
第五是真观。司马承祯解释说:“夫真观者,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究傥来之福祸,详动静之吉凶,得见机前,因之造适,深祈卫足,窃务全生,自始至末,行为遗累,理不违此者,谓之真观。”真观即是要求修道者从本质处着手,善于观察和鉴别,知晓偶然的福祸和动静的吉凶,至始至终不为外物所迷。他又说:“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可观妙。”要想做到“真观”,就要从“收心简事”处做起,做到“收心”、“简事”才有可能达到“真观”。
真观实际仍是一种心性。司马承祯承认衣食事物为必须,否定衣食为虚幻的说法,并以船舫喻衣食,修道如渡海。真观是要“虚襟而受之,明目而当之。”衣食事物虽为必须,但不可有得失之心。这就是说其要达到一种不贪、不积,内心安泰的状态。并且肯定这种心性可力为之,并非是多么神秘的存在境界。
第六是泰定。司马承祯对定的解释是:“夫定者,出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可见,这个定已经是近乎脱离俗世,是得道的开始了,实是一种形态安然、心灵寂静的精神境界。而泰定者,“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种精神境界,并且不执著于这种境界,即为泰定。可见泰定是非常接近得道的境界了。
泰定之境界之所以难实现,是因为“非生慧难,慧不用难”。司马承祯认为慧是本性具有,先天禀赋的。人要做到泰定就必须“慧既生已,宝而怀之,勿以多知而伤于定。”又说:“贵能不骄,富能不奢,为无俗过,故得长守富贵;定而不动,慧而不用,为无道过,故得深证真常。”要像贵而不骄,富而不奢一样,做到定而不动,慧而不用,才能无伤于“定”,做到泰定。
第七是得道。是修道的最终目标。他说:“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随迎不测,影响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无匮谓之道。”在他看来,道是神异之物,具体是什么,什么样子,是不可得知的,也是不好言说的,只知是有灵有性,长存不灭的。他又说:“至圣得之于古,妙法传之于今。循名究理,全然有实。”他肯定修道之法是实际存在的,并且自古相传的。得道的境界便是“形随道通,与神合一”,并称得道之人“谓之神人”。这种人“神性虚融,体无变灭,形与道同,故无生死”,司马承祯虽然注重心性的超越,但仍然没有脱离对肉体的长生的追求和对成仙的追求。实际是希望通过心性的修炼,而实现肉体的长生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