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业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优化策略研究1
2018-01-29高恒冠
高恒冠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韶关 512126)
非均衡性是当今世界区域发展的普遍现象。由于每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相同,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和部门一般都集聚在优势明显的区域,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1]。这种非均衡性发展对区域发展通常产生正反两面的影响:一方面,增长极能通过扩散效应拉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这种非均衡性发展到一定程度通常会引起区域发展出现逆流效应,最终形成区域发展非均衡的“不良锁定”,严重影响区域发展效率以及区域稳定[2]。因此,区域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问题备受关注,历来是区域发展研究的热门话题。
广东省整体经济发达,但其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问题却相当突出。总体而言,珠三角经济发达,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5年广州的GDP约为云浮的23倍;深圳的人均GDP是梅州的7倍[3]。这足以证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性问题的严峻性,因此,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迫在眉睫。当前“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上升为广东全省战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十三五”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区域旅游业的非均衡性问题同样显著。无论是从区位、交通、旅游资源还是旅游业发展水平来衡量,广东旅游业的核心区非珠三角莫属,其边缘区为粤东西北地区[4]。据统计,2015年广州的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约为河源、汕尾的400倍和27倍[3]。区域旅游业的空间非均衡性问题已成为阻碍广东旅游业发展和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对广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是推动广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十三五”时期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研究
区域发展非均衡性问题相当普遍,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区域发展非均衡性研究长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早期,区域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理论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平衡增长理论得到发展,其强调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5]。这些不平衡增长理论为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通常,研究区域旅游要素的集中程度,通常采用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研究区域旅游差异,重点选取旅游收入、游客人数等指标[6]。要有效解决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问题,必须要找到其原因。根据前期研究个案和结果,影响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一般包括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水平、区位和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人力资源等[7-8]。可见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表1 广东主要旅游指标的地理集中度比较表
二、广东区域旅游发展非均衡性的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其不仅可以反映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能够呈现旅游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反映区域旅游的发展状况。调控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改变区域旅游的空间非均衡性问题[1],因此,掌握旅游业空间分布格局是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有研究运用多项指标来测量旅游业空间分布格局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7,9]。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及我国旅游业主要统计指标,论文重点选取广东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四大区域①的6项主要旅游业统计指标在2001年、2006年、2011年、2015年的时间断面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来重点分析广东省旅游业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问题。以上指标数据来源为《广东统计年鉴(2002、2007、2012、2016)》。
地理集中指数是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数。在区域旅游研究领域,地理集中指数能够测量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因此,引入地理集中指数来分析广东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合理性。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2001、2006、2011、2015年广东四大区域的6项指标数据和参考G公式核算方法[10],分别算出广东四个区域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的G值(表1)。
根据G值越大,旅游要素空间集中度越大;G值越小,旅游要素空间分布越趋于分散的规律,从表1可知,各指标的地理集中指数在过去15年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广东旅游业的空间结构不平衡问题尚未得以有效解决。广东省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过夜游客总人数、国内游客人数的地理集中指数G在过去15年间下降幅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东西翼和山区的国内旅游业在2001-2015年间发展较快,各指标增长显著,从而引起广东省国内旅游业要素的地理集中度持续下降,地理空间分布趋向分散;而入境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的G值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06年两者G值均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但总体下降幅度非常小。2015年广东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数的G值均超过94,反映出广东入境旅游市场的地理集中度仍然极高,这是因为珠三角入境旅游市场在2001-2015年间发展迅猛,而东、西翼和山区入境旅游市场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导致其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数都远远滞后于珠三角的。
三、广东区域旅游发展非均衡性成因分析
区域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指一定时期内区域旅游在经济增长、产业布局以及竞争力等方面呈现出的区际非均等化现象[11]。当前广东旅游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问题突出,其主要成因具有多元性,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旅游资源丰富,从景区数量看,珠三角最多,山区、东翼次之,西翼最少;从旅游资源类型看,山地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山区,滨海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珠三角、东翼和西翼。为更直观地比较广东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在此引入区域旅游资源指数、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及区域旅游游客接待水平指数。其中区旅游资源指数:Ai=ai/a×100,ai=50bi+40ci+30di+20ei+10fi,其中 ai为第i区域旅游资源得分数;a为全省旅游资源得分数;bi,ci,di,ei,fi分别为第i区域内5A,4A,3A,2A和A级旅游景区(点)的个数;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指数:Xi=xi/x×100,其中xi为i区域的旅游总收入,x为全省旅游总收入;区域游客接待水平指数:Ti=ti/t×100,其中ti为i区域的(过夜)游客接待人次,t为(过夜)游客接待总人次[12]。根据以上公式算出,珠三角、山区、东翼、西翼2015年的区域旅游资源指数分别为51、31、10、8;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为71、14、8、7;区域游客接待水平指数分别为:60、18、12、10(图1)。
图1 2015年广东四大区域旅游相关指数对比图
从图1得知,广东四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珠三角和山区的旅游资源指数较高,东西两翼的则较低。四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指数与其旅游发展水平及游客接待指数基本一致,因此说明,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影响广东区域旅游空间非均衡性的根本性“先天因素”。
(二)区位条件
珠三角位于珠江口两岸,濒临南海,与香港、澳门相邻,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重地,商旅人员络绎不绝,区位优势十分显著。香港和澳门是广东省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地和出境旅游目的地。2012年广东入境旅游为10794.7万人次,其中香港同胞为7723.3万人次,澳门同胞为2109.9万人次,两者占总数的91.1%;2015年广东旅行社组团出境游人数899.5万人次,其中以香港和澳门为出境游目的地人数达467.6万人次,占总数的52%[3]。根据旅游引力模型的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粤东西北地区距离香港、澳门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远,导致其区位优势不够显著以及在客源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另外,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日趋完善,香港和澳门的旅游业对珠三角的辐射作用将日益显著,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各市的区位优势。因此,区位条件差异是导致广东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另一个关键的“先天因素”
(三)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相关性较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不仅有利于形成较大旅游客源市场,而且能够为旅游业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2015年珠三角的人均GRP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的,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的人均GRP之比为3.62:1.06:1.30:1,区间差距悬殊[13]。尽管粤东西北地区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相对落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旅游经济,尤其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无疑是引起广东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后天因素”。
(四)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因此便捷的旅游交通不仅能够改善区位条件,增强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14]。研究显示,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该区域航线、高速公路的可达性存在显著相关性[12]。整体而言,珠三角的交通设施比其他三大区域更加完善。其一,当前广东共有8个民用机场,其中4个位于珠三角,3个位于粤东,1个位于粤西,粤北至今没有民用机场。其中仅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15年就拥有666条航线,通航城市多达228个,全年旅客吞吐量达5521万人次[15]。而粤东西的机场普遍存在航线少、航班少、票价高、旅客吞吐量不高等问题,导致这些机场在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够显著。其二,2012年底珠三角高速公路密度为全省最高,达到5.95公里/百平方公里,而粤东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平均密度只有珠三角的三分之一[16]。可见相对滞后的交通条件是制约粤东西北地区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和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后天因素”。
(五)人力资源因素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厚,各类企事业单位众多,人才需求量大,加之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区位、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较为优越,使珠三角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人才集聚能力,这些优秀人才自然包括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优秀人才。核心区旅游业发展水平本来较高,加之边缘区的优秀旅游人才被大量地吸引和集聚到核心区,形成明显的旅游人才虹吸效应,核心区的旅游业发展能够锦上添花,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相反,边缘区的旅游业本来发展滞后,加之其旅游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导致其旅游业发展更加缓慢,长久便形成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的“不良锁定”和极化现象。因此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广东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容忽视的“后天因素”。
图2 广东旅游业发展空间优化策略示意图
四、广东区域旅游空间优化策略选择
(一)广东旅游业发展的空间优化模式分析
近年来广东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不断优化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珠三角早在2009年建立了无障碍旅游区,并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基础上,与“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融合,形成了“广佛肇+清云韶”“深莞惠+汕河”、“珠中江+阳江”等跨区域合作机制;西翼的“西三角旅游组织”和“粤东旅游协作圈”也早已成立,区域旅游合作具有较好基础[2]。不难发现,广东区域旅游空间优化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由于政府、企业和行业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点存在较大差异,该模式难以保证各方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积极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建立市场主导型区域旅游空间优化模式势在必行,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发挥空间优化主导性作用,政府间的合作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而不是政府意愿来确定的;政府的关键性作用是搭建区域旅游合作平台,为区域旅游企业提供合作契机和高效的合作机制;区域旅游合作的真正主体是广大旅游企业;旅游企业间合作的媒介是旅游产品;区域旅游合作平台的基石为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17]。
(二)广东旅游业发展的空间优化策略分析
在“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广东四大区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实施空间引导、协调发展及国际化战略和同时实施近邻和“飞地”合作的途径来构建经济区域内-省内-国内-国际的多层次、立体化区域旅游空间优化新格局(图2)。
其一,积极加强近邻合作。广东四大区域内各市地理相邻,旅游资源相似,地域文化相近,为实施区内近邻合作提供先天优势。各市应在原区域合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合作,建立城际和区际的协调机制,完善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综合协调好各方利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18];加强区域定位和分工的协调与统筹,坚持错位化、特色化发展原则,实施“山海战略”和核心-边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珠三角核心区对东翼和西翼滨海旅游带及山地旅游区的辐射作用,形成“一核两带一区”区域旅游空间优化发展格局。
其二,主动开展“飞地”合作。首先,充分利用广东省内已建立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来实现区域间旅游业的“飞地”合作,通过依托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效率;强化共建共管协同机制,减少区域发展争端;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内生动力;巩固市场运作机制,激发区域发展市场活力等实施途径[18],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夯实广东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基础。其次,积极构建互联互通的大交通网络,主动构建粤港澳湾区、环北部湾、海峡西岸、粤湘赣四大旅游圈[19]。其中粤港澳湾区旅游圈以即将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为新的合作契机和纽带,明确区内各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分工,加强区内各市旅游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区域核心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强大辐射作用,做到各司其责、各具特色、合作共赢,成为粤港澳大旅游区合作的中心;环北部湾旅游圈以海洋强国战略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合作契机,重点建设环北部湾旅游合作机构和合作交流机制,通过“由点成线”的点轴开发模式把区内重点城市串联起来,形成跨区域发展轴线,充分利用丰富优质的海洋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邮轮、游艇等海洋旅游产品,共同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海洋文化旅游线路;海峡西岸旅游圈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区内优良的港口、悠久的海洋文化以及繁荣的商业文化,发挥粤东地区与区内其他重点城市地理相邻、文化相近、商业往来频繁等优势,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海峡西岸旅游圈;粤湘赣旅游圈以快速交通干线为纽带,以红三角经济圈为先行区,进一步加强红三角旅游业的合作空间,以带动更广泛的粤湘赣旅游业“飞地”合作。最后,广东各区域应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等地区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旅游人才、旅游资本、旅游产品宣传与营销、旅游签证等方面“飞地”合作,尤其是东西翼和山区要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有效增加出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从而有效降低广东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地理集中程度。
结语
由于当前广东省旅游业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发展模式,珠三角凭借种种优势成为广东旅游业名副其实的核心区。珠三角核心区已对边缘区产生较为明显的屏蔽效应,使边缘区旅游业在区域内难以成为主体地位,从而无法以独立形象谋求更大的旅游市场[20],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广东省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有效解决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树立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理念[21]。因此,广东四大区域应在原有政府间协作机制基础上建立市场主导型空间优化模式,主动加强近邻合作和“飞地”合作,强化“一核两带一区”区域旅游空间优化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实施空间引导、协调发展及国际化等战略来创建粤港澳湾区、环北部湾、海峡西岸、粤湘赣四大旅游圈以及与国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开展“飞地”合作,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区域旅游空间优化新局面,从而推动广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注释:
①珠三角为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江门、中山、珠海9市;东翼为潮州、汕头、汕尾、揭阳4市;西翼为阳江、茂名、湛江3市;山区为韶关、清远、云浮、河源、梅州5市。
[1]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237-242.
[2]杜建国,陈永泰,姜宇华.长三角区域非均衡发展演变协调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3.
[3]广东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23(4):371-375.
[5]刘长平,李前兵.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17-119.
[6]李榕.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研究综述[J].旅游纵横(下半月),2014(12):65-67.
[7]谈小刚.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广州大学,2013:49-57.
[8]刘清春,王餘.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J]. 地理研究,2009,28(2):430-440.
[9]贾丽丽.秦唐沧旅游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协调机制构建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16.
[10]江金波,刘华丰,严敏.旅游产业结构及其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4):16-24.
[11]马晓龙.区域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测度与适应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6.
[12]李航飞.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广东省区域旅游发展差异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7):63-65.
[13]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R].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6-10.
[14]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15]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6]彭国华,唐柳雯.广东创新模式“会战”高速公路建设[N].南方日报,2013-03-15(A18).
[17]高恒冠.韶关与珠三角旅游产品比较及其发展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4):88-92.
[18]李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评估、驱动机制及模式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37-167.
[19]高恒冠.广东滨海城市旅游业竞争及空间合作路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69-74.
[20]廖继武.珠三角边缘带旅游比较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44.
[21]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