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幼儿社会适应性教育比较研究
2018-01-29王越
◇王越
一、前言
幼儿园的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是教育方针对每个园所的要求,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幼儿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但由于中美两国国情、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在开展幼儿社会适应性教育时有所差异。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和中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蓝本,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指导原则、师幼关系、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美国的幼儿社会适应性教育实施的差异。
社会适应性,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社会适应行为或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社会生存环境中交互作用中的心理适应。幼儿园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场所,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园所的课程设置都直接影响幼儿体、智、德、美的健康成长,而重视幼儿的健康成长就必须从培养幼儿的适应性活动抓起。
《发展适宜性实践》是由全美幼教协会(NAEYC)颁布的早期教育领域指导性行动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的行动指南。下面就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指导原则、师幼关系、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美国在幼儿社会适应性教育实施方面的差异。
一、教育理念方面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秉承的原则、宗旨和基本态度。
中美两国都肯定了幼儿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时候美国的发展适宜性实践认为不应设计成某种课程体系,也不能设计成某种僵化的标准,主张通过游戏鼓励幼儿进行社会互动,增强社会参与和社会互动是发展幼儿社会适应性能力的目标。
中国在教育理念上更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呼吁家庭、园所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氛围的营造将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同时指南也给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
二、课程设置方面
幼儿社会适应性课程的设置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等要素,由于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
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在社会领域主要强调幼儿的社会参与,课程设置倡导循环设计模式,既关注内容又关注方法。在循环设计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计,以适应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幼儿社会适应性课程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两方面。
中国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时,能够表现出自尊、自信、自主的状态与人友好相处,做到尊重他人并能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另一方面强调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对归属感的培养和对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遵守。
三、指导原则方面
指导原则是实施社会适应性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准则。在指导原则方面,中美都提出要积极发挥家庭与社区的有利条件,建立起与园所的互动关系,即对幼儿良好社会学习环境的营造。指导中应坚持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尤其是因材施教原则是两国都强调需要贯彻的。
差异在于,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更加倾向于通过园所内的班级环境创设和课程建构这样有针对性的小环境进行指导;而中国的指南要求教师将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锻炼渗透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更加主张大环境的创设。
四、师幼关系方面
师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可理解为在社会适应性教育活动中师生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双方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幼关系的确立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中美两国都指出了幼儿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地位,但在教师角色扮演时中美有如下差异。
美国的社会适应性教育还强调了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角色,关注和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同时需要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中国在教育实施中强调教师利用观察和倾听的教育价值,弱化了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环节。
五、课程评价方面
对幼儿社会适应性课程的评价,双方都肯定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但美国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更加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和家长在评价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尊重儿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对儿童这个评价对象的多元化理解。
相比中国在进行社会适应性课程评价时,着重围绕幼儿考查一方面是否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一方面是否有利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中是否能关注个体差异并有利于推动幼儿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