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流价值构建
2018-01-29周昭成
周昭成
(求是杂志社,北京100727)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我国的主流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替代的。不论我国改革发展推进到什么阶段,不论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深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价值构建的时代背景、历史脉络,是我们在新时代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1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构建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世界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4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40年。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必然生成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嬗变构成了社会价值观念嬗变的根本原因。探讨我国主流价值构建,须将之放到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中进行考察,才能准确把握我国主流价值构建的相关问题。
1.1 主流价值构建是在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化大调整的大背景下开展的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毅然打开国门、结束封闭孤立状态,到引进来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做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展现了大国担当。国际局势中的中国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因素都在增加,我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敌对势力进一步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严峻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显著、调整深刻的历史时期,我国的主流价值构建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往,为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跟上时代提供了便利;更为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提高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大形势,如何增强主流价值的话语权,提振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面对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如何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等等。
1.2 主流价值构建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开展的
40年来,我们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大改革大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就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来看,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迅速地发展了中国,极大地壮大了中国,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就中国人民的面貌来看,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观念和意识成为主流,因循守旧、僵化教条、形而上学逐步被人们所摒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日益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在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积极向上的历史性变化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主流价值建设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更加凸显,如何建设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1.3 主流价值构建是在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开展的
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个主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上率下、层层推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一个更加坚强有力的党,正领航中国号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劈波向进推进。这样鼓舞人心的形势,给我国主流价值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我国主流价值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主流价值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2 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变迁的历史脉络
社会价值观念本身是一种动态的、系统的观念机制,始终伴随着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邓小平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革。”[1]142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古老而新生的中国不断冲破旧的樊篱与羁绊。纵观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大致可以分为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历史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我国致力于构建的主流价值都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可以说,整个改革开放史就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探索史。
2.1 20世纪80年代:对价值观的反思与博弈
改革开放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迎来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转折时期。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犹如一声春雷、如同江河破冰,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荡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固有阵地,吹响了社会主流价值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的号角。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过去极端压抑人民思想和个性的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过去“左”的价值观的反思和解构,使社会大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张扬个性、凸显自我的时代特征。人们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开始追求个性张扬,对未来充满浪漫主义的价值理想。这就形成了两种价值向度,一是对过去极“左”价值观的反思和解构,二是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价值追求。新的价值观开始在改革开放土壤里萌芽,但一时还难以挣脱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束缚,新旧价值观总体上还处于共存、互动、交织的博弈状态。法国的勒庞曾说过:“以往的观念虽已残破不全,却依然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取而代之的观念仍处于形成的过程中,现时代呈现为群龙无首的过渡状态。”[2]2这种过渡阶段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的价值焦虑,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提出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3]123。尽管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具体处理上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邓小平指出:“今天回头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1]306其后果在80年代后期突出地反映出来,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2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流价值受市场经济深刻影响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373这一论断驱散了缠扰众人心头的迷雾,解开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大问号。江泽民在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他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16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确认了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合法性,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利益主体走向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一种决定性的力量深刻改变着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诉求,人们的主体意识开始逐渐从抽象的群体意识向现实的个体意识转移,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时代特征,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但又具有特殊性,即公有制依然占主体。我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社会主义,我国的指导思想依然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主流,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根本依靠。从国际环境上来看,随着冷战结束,世界更加趋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决不会放弃使社会主义改变颜色的图谋,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必然通过多种渠道继续渗透,这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价值观变迁呈现的总体镜像。
2.3 21世纪以来:以党的理论建设引领我国主流价值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并不相称。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日趋多元,各种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冲突愈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和深度的加大,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纷至沓来,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它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攻目标,就是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干扰甚至阻碍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更为严重的是,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下,国内有些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主张中国走全盘西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就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正是由于在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全部工作才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显示出永不枯竭的创造活力。江泽民曾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7]559—560胡锦涛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6]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又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既充分关注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又妥善处理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条件下的价值冲突,找到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形成了社会价值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包括宣扬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我国改革开放等错误思潮大行其道、暗流涌动、波谲云诡,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了被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这种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亮剑、正本清源,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致力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决打赢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政治斗争,使这种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3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不仅将见证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前途光明,风景独好,但面临的各方面挑战和风险很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主流价值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推进社会主流价值建设,以下几个方面既是成功经验,也是继续深化的关键之点。
3.1 凝聚价值共识,深化价值认同,关键在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价值构建的重要经验,就是明确主流价值观整合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16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样,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关键也在党。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是我国主流价值构建的度量衡。毛泽东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8]70构建主流价值,最根本、最首要、最基础的就是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先行。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实际变化要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开创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当时的时代之问,指导并引领了我国的主流价值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理论发展就必须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这一思想是引领我国主流价值建设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新时代推进我国主流价值建设开创新局面,就要始终高扬这面旗帜,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另一方面,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9]31他还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10]3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下,党的主张通过政协协商、人大审议,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为人民意志,然后由政府等有关各方实施,有效避免了政治上的无序和内耗,保持了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决策高效性和强大执行力。现在,我们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矛盾风险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靠党把好方向盘、靠党团结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3.2 发挥制度对主流价值的整合和规范效应
制度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既是经济关系的派生物,也是构成社会的内在的、有机的关系网络。通常情况下,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流价值的凝固,是人们对行为结果的理解和认同抽象化的价值。“当我们提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在其国民的认识、情感和评价中被内化了的政治制度。”[11]15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先看到制度事实,再看到制度承载着价值观。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因为制度“抑制、解放和扩张个体活动”[9]87、92。即制度能够通过设定个人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塑造人的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从而对社会群体价值意识和实践活动产生整合和规范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中制度理论创新的结晶,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制度理论的当代中国实践与新发展,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致力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其中系统完备就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各具功能、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制度系统;科学规范就是指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自然演进与理性建构相统一、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统一等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的一般性规律;运行有效是指运行机理能够与社会发展实践相呼应,形成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引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512将制度建设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高度,凸显了制度问题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在复杂的制度运行实践中,要牢牢把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社会主流价值,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树立制度权威,为彰显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创造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
3.3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自信的主流价值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和底蕴。相比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只有文化自信的根牢固了,“四个自信”的大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文化自信能够为价值观自信提供思想的元素和文化的载体,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一方面,任何民族国家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都是在文化传统的传承和积淀中形成,而且深层次地潜藏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规则秩序之中[13],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在核心价值观的构成中体现得十分充分[14]。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5]坚定的文化自信,既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价值根基。诚如古人所言的“文以载道”,“文”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传统,“道”可以看作是社会核心价值,也即是社会文化传统承载着社会核心价值。通过“以文化人”,对人民群众进行人文教化,可以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价值准则和实践遵循,确立起文化体系赖以运行的价值中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度的中华民族自觉、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文化建设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革。在历经近代以来国运文运兴衰沉浮、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理性厚重、坚定从容。有了这样的文化自信,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了无比坚实的底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高扬我们的文化旗帜,坚守我们的文化立场,彰显我们的文化优势,通过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
3.4 以良好政治文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16]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文化,对个人而言,起着培育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对群体而言,起着引领方向、规范路径、整合分歧的功能;对政党而言,起着校准方向、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展示形象、凝聚力量的功能;对整个社会而言,起着滋养民众、引领风气的功能[17]。发挥良好政治文化的引领作用,一是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7]51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须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闪亮。二是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思想觉悟、思想境界的高下。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三是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绝不能忽视封建糟粕和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文化的侵蚀。要用好反面教材,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使广大党员干部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管思想、固根本,决不能让封建糟粕侵蚀党内政治生活,决不能让资本进入政治领域,决不能让商品交换原则污染政治生态,要以良好政治文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
4 结论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新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诉求,形成了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回顾我国的主流价值建设,虽然在改革开放前期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但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中国没有对于价值观的取向和价值观的建设。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价值观结构和与其匹配的社会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人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因此,全面揭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流价值建设的时代背景、历史变迁,科学认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取向,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当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实现,内含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建设所形成的精神引领和精神推动。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需要有强大物质力量的支撑,也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引领。一个在精神上站不起来、强不起来的民族,不可能历风霜、克险阻,挺立于人类文明的潮头,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内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和精神条件。展望未来,唯有持续培育和践行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