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士遵循集束化管理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探究

2018-01-29白琳张琳郭金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气道人工通气

白琳 张琳 郭金燕

ICU是以救治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随着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气道的管理亦不容忽视。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机械通气的疗效及重症患者的转归。集束化护理(Bundles of care)是指针对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护理措施,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近年来我院对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管理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法,ICU护士遵循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措施可提高患者获得各项规范护理的可能性,并能改善工作模式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6月我院ICU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6例。排除严重感染,心脏、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2.4±7.7)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3.1±7.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严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痰液性状及量,肺部影像学变化,机械通气时间等。基础治疗两组相同,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合理营养支持、合理镇静等。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方法实施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基础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的常规管理等。观察组:在上述管理项目外,提高ICU护士遵循集束化管理的依从性[2],对本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无体位禁忌证的患者,均采用床头抬高30°~45°。(2)每4~8 h进行一次口腔护理,均采用一次性负压式口护牙刷,根据患者口腔内具体情况适当选择相应溶液,彻底清洁口腔[3]。(3)实施肠内营养时,每4~6 h进行胃内残余量的测定,避免反流误吸,注意控制容量和输注速度,条件允许均尽早拔管。(4)使用抗血栓压力袜或压力泵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5)进行必要的声门下分泌物引流[4],定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一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5]。符合条件者及早拔除,缩短机械通气时间。(6)做好人工气道湿化管理,呼吸机灭菌水禁止开放注入,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采用瓶装密闭连接控速注入湿化罐,保证安全水位线。(7)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定时进行雾化吸入、扣背体疗,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8)严密观察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 cmH2O的安全范围内,护士使用最小封闭量(MOV)技术进行气囊管理。避免压力损伤及误吸发生。(9)有效的心理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两项时间越短,代表护理效果越好;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人工气道意外脱管等,其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14.3±2.6)d和机械通气时间(7.4±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7±4.7)d、(13.7±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3、-7.91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5)。

3 讨论

ICU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多病情危重,在治疗的同时护理十分重要[6-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指标评价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护理效果欠佳[8-9]。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可有效的预防VAP,鼻饲反流及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0],更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ICU护士遵循人工气道集束化管理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促进集束化措施的标准落实,直接影响重症患者的疗效及转归。该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人工气道患者在ICU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好。

[1] 傅巧敏,罗惠,邹丽华,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3,11(3):212-213.

[2] 梅盘琴.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6):953.

[3] 陈婷,阮满真,黄海燕.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1,26(13):45-46.

[4] 韩英.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234-235.

[5] 黄艳丽,王勇.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84-1886.

[6] 刘敏婷,罗伟华,黄慧萍,等. 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2016,22(1):108-109.

[7] 王芳洁. 循证护理在减少ICU 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31-232.

[8] 罗春霞,刘妙秋,曾丽云,等.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28-129.

[9] 王霞. 集束化护理在75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9):105,108.

[10] 李美慧.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中的应用[J]. 医药与保健,2015,23(1):106.

猜你喜欢

气道人工通气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