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在血小板采集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29陈昌贵余瑞华

关键词:捐献者血站献血者

陈昌贵,余瑞华

(昭通市中心血站,云南 昭通 657000)

整体护理在医院已经广泛应用,但在我站还鲜为人知。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活动。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们面对的是捐献热血、奉献爱心的无偿献血者。保护献血者身体健康和隐私,让献血者轻松愉快的参加献血,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调动献血者积极性,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宣传,巩固和壮大献血员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我站机采室实施整体的体会总结如下。

1 采血环境及献血员准备

1.1 采血环境

我站机采室舒适、宽敞、明亮、安静。配备全自动采血椅4张,壁挂式电视机2台,加湿器1台。口服钙剂。按要求提前进行空气、物品消毒,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清新对流。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保持在40%~60%,必要时空气加湿。

1.2 献血员的准备

1.2.1 采集前,电话、短信或微信提前1天预约献血员,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告知进食清淡饮食,忌空腹献血等注意事项。尽可能了解献血员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身高、体重,以往献血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常规做好相关工作准备。

1.2.2 献血前的心理准备。昭通受经济、文化、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卫生知识尚未普及。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当看到陌生的设备,尤其是看到众多的管道及闪烁的指示灯、粗大的穿刺针,可能会联想到危重病人抢救的情况,不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害怕疼痛,担心分离了血小板影响身体,担心耗材会传染疾病等,难以配合操作。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宣传,如:人体内血小板的正常存活期、平均寿命,采集后2—3天,血小板就可以恢复到采前的水平。因此,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时间是1个月,必要时可以间隔15天,但1年不超过24次。所有的耗材都是一次性使用,安全可靠。整个采集过程是科学的、安全的,但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对初次捐献者尽可能让其了解采集的全过程。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工作。工作人员应耐心细致解答献血员的问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注意交谈的方式,采用不同的语言,让献血者愿意倾听和乐于接受。尽可能让献血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利于采集的顺利进行。

2 采集中的护理

有作者研究发现,座位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半卧位献血者[1]。应选择舒适的体位、充盈、粗大、有弹性,易于固定的静脉。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多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应避开疤痕部位进针,尽量减轻疼痛。静脉穿刺技术要熟练,力争达到百分之百的一针见血。常规去除最初采集的10 mL血液可以降低可能因穿刺部位引起的感染。

2.1 心理疏导

有研究表明,60%以上的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初次献血者,这种应急反应更为明显[2]。采集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是保证血小板顺利采集的重要因素,对初次捐献者尤为重要,应主动与献血员交谈,应用肢体语言,分散其注意力,适当皮肤接触可以稳定献血者情绪,让其感受到情切、温暖和安全。工作人员应多巡视,必要时协助更换体位,根据献血者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技术参数,已获得最佳的采集效果。如果献血者在献血过程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应讲解扎针的主要流程,不会造成对献血人员的伤害,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献血[3]。

2.2 仔细观察献血反应

2.2.1 过敏反应的观察。穿刺部位消毒时,注意观察有无酒精过敏,有无对创可贴粘胶过敏。

2.2.2 低血钙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在采集过程中会输入200~400 mL主要成分为枸橼酸钠的抗凝剂,因此,采集前应常规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40 mL,改善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若采集中出现面部、口唇、手足发麻,甚至出现手足抽搐等低钙反应,应加服10%葡萄糖酸钙20 mL,再饮用牛奶250 mL,若症状不缓解,可缓慢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安慰献血者,解释发生反应的机理,消除恐惧心理,配合操作。

2.2.3 低血容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约有600 mL血液献血者身体进入血细胞分离机,有可能导致低血容量反应。因此,采集前除提醒献血者尽量不要吃油腻饮食,适量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保证流速通畅。采集中密切观察,若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冷汗、表情淡漠等症状,应立即减慢采血速度,取休克体位,保暖,口服温热葡萄糖水,安慰和鼓励献血者,待完全恢复后,征求献血者意见,酌情考虑是否继续采集。

3 采集后的整体护理

3.1 拔针后,最好用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避免按压移位、错位,用力不当引起针眼出血。注意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情况。让献血者稍事休息,借机进行献血后健康宣传,包括穿刺部位发生渗血的处理,若发生血肿,24 h内冷敷,24 h后热敷。献血后的饮食、活动、休息。4 h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24 h不要做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高空作业,以防发生意外,采血手臂忌提重物。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部分献血者出现疲劳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太担心。如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及时与血站联系,必要时上门处理。告知献血者缓慢起身,避免因体位突然发生变化而引起晕厥。

3.2 随访。采用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告知血液检测结果。定期进行随访,表示感谢和关心。我站定期组织血小板捐献者联谊活动,为血小板捐献者及家属免费化验肝、肾功能,增强献血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性,对巩固、稳定和发展献血员队伍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 讨 论

4.1 整体护理在医院已经开展近二十年,但目前尚未完全引入采供血工作。可能与血站建站较晚,护理发展稍有滞后,管理有待完善有关。在我站,机采室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1名,护士2名,采血中一旦发生献血反应,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意外。

4.2 单采血小板与献全血相比有很大的差异:①环境要求高,由于献血车、献血屋地处繁华闹市,噪音大,空气污染也较大,不利于血小板采集;②对献血员要求较高,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全血标准,外周血小板计数≥150X109,静脉充盈、粗大、有弹性,体重>60 kg;③需要的时间较长,血小板采集前需要做多项检测和征询,再者是人多机器少,不得不等待。目前我站只有两台机器正常使用,应及时维修或购买新机器。采集过程中,需要多的循环分离血小板,离体血量较多,采集时间较长,容易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应安慰献血者,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血小板的顺利采集;④由于机器敏感性强,容易出现报警声音,引起初次献血者情绪紧张,应及时关闭报警器,必要时简要解释。由此可见,初次献血与多次献血的献血者应以不同的服务方式对待,特别是与那些经常献血的献血员应区别对待。

4.3 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及,充分体现了献血服务过程中的人性化,增进血站和献血者的感情,让大家对无偿献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有效增加献血者的回头率,不仅巩固原有的献血员队伍,还发展了不少新成员,血小板捐献者由2015年的285名增加到现在的321名,其中,46名为首次捐献血小板。4名献血员愿意一次采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采集量由2016年的364.5 u增加到737 u,增长率为49.46%。实践证明,整体护理应该在采血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1]马秋菊.全血捐献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5):58-59.

[2]穷 达.血站采血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健康世界,2017,25(13):189-190.

[3]许 婧.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分析[J].中国医药人文,2017,3(4):64.

猜你喜欢

捐献者血站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哥伦比亚默认公民都为器官捐献者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