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扶贫路径相结合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
2018-01-29张浩肖琴
张浩 肖琴
武陵山片区绵延湘鄂渝黔四省 (市),片区内拥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片区是楚文化、蜀文化及黔文化的积淀区。相比较而言,由于地貌与交通等历史原因,使该地区长期处于一种落后状态。片区内民族众多,地方传统体育文化不仅积淀深厚,且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大力弘扬与传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今天,武陵山片区片区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中也凸显出明显的优势。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的振兴与发展迎来了良好契机,同时也给片区内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发展的平台。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扶贫相结合的优势分析
1.1 有利于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实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扶贫路径相结合,对武陵山片区贫困人口进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培训,然后引导他们从事与“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相关的工作,例如从事地方体育传统项目的表演、体育安全保护、体育卫生保健、民族体育运动宣传、组织管理等,就地培训与上岗就业,告别了传统的耕植渔猎生活方式,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既保障了当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也解决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
1.2 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武陵山片区片是楚文化、蜀文化及黔文化的积淀区。区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不仅彰显出了其特色与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国家体育总局在印发的《意见》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各民族友好交流与融合、在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身体健康、在提升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继续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趁此良机,理清思路、探索新方法,实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扶贫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
1.3 有利于当地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懂行的人力资源作坚强后盾。当地政府可通过“精准识别”,对当地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政策引领,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采用因人因贫施策的方法,将当地贫困人口中懂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与爱好民族传统体育的贫困人口进行召集,通过宣传与系统的专业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于旅游景区从事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工作,既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业与生活问题,又有利于当地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因为他们是本地人,熟悉本地区的人情礼节、风尚习惯以及物候环境。另一方面,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不仅耳闻目染,且工作起来更得心顺手,具有一种“近水楼台”的明显优势。
1.4 有利于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利共赢
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举,同时也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之需。国家体育总局在《意见》中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为此,将体育旅游产业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和谐发展与协调共赢”之路,使二者之间相互依托,共同促进。一方面,从事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的困难户,其工作的实质就是在传承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外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耳闻目睹与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之所在,不仅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径选择
2.1 加大武陵山片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和整理力度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任务,将体育旅游产业列为国家体育产业的新型业态,并在充分肯定体育旅游业能带来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的基础上,既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又为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勃兴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武陵山片区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在《意见》精神引领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通过政策引领、景区的开放,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将武陵山片区的所蕴藏的地方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2.2 加强组织管理,遵循因人因贫施策的原则
通过加强组织与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作用,通过排查,将现有困难人口、新增困难人口与隐形困难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在调查清楚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召集贫困人口学习国家方针、政策与精准扶贫文件精神,然后通过宣传引导与自愿报名相结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据困难人口的性别、年龄、身体概况(例如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及个人体育爱好与倾向等,培训不同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性质,例如有文化的可从事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与发掘工作;语言表达流利的可培训为体育旅游中的导游;具有体育舞蹈与武术功底的可在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方面下功夫;身体体质好的可培训为体育安全管理员,在游客登山、游泳等过程中坚守好个人的工作岗位,做好游客的生命安全护理工作,等等。总之,将体育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强组织与管理,遵循因人因贫施策的原则,引导武陵山片区的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有可靠来源,然后在此基础上纵深发展,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途。
2.3 大力发展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链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要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推动武陵山片区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可通过加强对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扶持的力度,来推进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例如利用当前社会较为盛行的体育休闲旅游之风,通过组织开展本民族、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将地方的民族体育文化表演、赛事及申遗等活动与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期间,要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体育旅游项目,通过地方政府组织,调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与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链的开发工作,在“全域旅游”兴起的今天,努力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链,集餐饮、住宿、交通、民族体育器具、服饰、培训学习、运动体验、表演参与等于一体,寻求旅游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底线思维,满足游客的各多种需求,合理引导游客进行适度体育消费,力争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链,打造武陵山片区体育旅游之独特文化名片。
2.4 实施“志智双扶”策略
众所周知,贫困人员不仅文化基础不同,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就贫困原因而言,因病返穷、因商致穷、因懒为穷等多种原因所致。要引导他们在体育旅游领域,从事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工作,不仅需要上述的政策护持与组织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实施“志智双扶”策略。古训有云:“输血不如个人造血”,所以扶贫首先要扶志。在引导贫困人口从事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工作时,一要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尽其力搞好本职工作。同时更要自立自强,通过本次政策的扶持,立创业之志,尽快脱贫;期间,上级组织管理部门要利用典型事迹,进行正面引导,激励贫困户趁此东风、抓住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快速致富;二要扶智。扶贫工作通过与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给贫困人口以脱贫启示——致富道路有千万条,不能将眼光锁定耕植渔猎等传统老路,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要坚持创新、绿色、协调与共享等发展理念,让贫困户知晓智力致富要比体力致富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广阔的前景。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多出点子、多找路子,为绕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充分发掘与利用好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个名片,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范式,在“志智双扶”策略组织引导下,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与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