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导向下对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的探析

2018-01-29曹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田径职业教学

曹宏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时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遵循职业需求的新标准和新方向,不断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对策及途径。尤其是社会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田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田径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项目,在教学改革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当然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息息相关,这就要求高校田径教学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加大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构建优质的教学保障机制,最终确保田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保持无缝对接。

1. 对目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阐述

1.1 课程内容重复、单调

一直以来,高校田径教学过多地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并未形成特别的区别,为此学生对田径教学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单调和缺乏弹性的教材,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教学中仍以技术灌输为主,侧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

1.2 教学方法缺乏因材施教

针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特点以及不同学情的区别,创新教学手段十分必要。然而现有高校田径教师依然延续注入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互动和参与。与此同时,课堂程序化模式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很难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进而导致学习陷入了习惯定式之中。

1.3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脱节

由于现阶段高校田径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相对缺失,理论和实践严重分离,面对复杂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更为关注教学进度,至于学生能否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并不重视。为此,田径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机械状态,很多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积攒未来就业的足够资本。

1.4 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

目前,高校田径教学考核方式仍采用统一标准,即遵循量化式的原则,即便经过大量付出但是自身基础薄弱的学生仍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成绩,这不仅打消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缺乏弹性下的教学机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很多学生将田径课甚至考试视为压力和负担,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发人深省。

2. 对高校田径教学困惑产生原因的分析

首先,高校田径现有教学定位存在严重的分歧,以至于学习过程中仍以技术、理论和训练为主要目标,而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却缺乏实质的同步。为此过于追求竞技体育的弊端,使得田径学生受众群体日益缩减。其次,导致田径教学存在重要挑战的原因还与其项目自身特点紧密相连。由于田径项目对于学生自身体质的要求极高,而且体力消耗大、易疲劳,特别讲究爆发力,因此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与其他球类和新兴体育类项目相比,田径运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和魅力十分薄弱。而且现阶段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不仅从小娇生惯养,在吃苦方面缺乏坚定的意识,而且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特别讲究人性化、个性化及趣味化,为此田径项目的局限性导致教学工作举步维艰。最后,传统田径教学多以灌输式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缺失,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程式化、专业化、训练化,缺乏创新作为和优化改进,使得学生爱好专长很难激发,为此厌学心理十分严重。此外,高校现有田径教学条件和设备还有待于改进,关乎教学质量的教学条件问题如果能得到改观,势必会为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极大推动。

3. 职业能力导向下对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对策的探析

3.1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推进,首先必须要正确树立与学校实情相吻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优化和整合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增加运动技能指导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使之能够在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中突显个人素养。另一方面,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向多层次、高规格方向转变,尤其是要做好市场调研,力争培养模式向指导员、体能师、教练等就业需求跃进。最后,加强学校的产学结合,优化田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向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而努力。

3.2 结合需求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在社会和就业需求当中,对于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要求较高,为此高校田径教学工作要明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重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的课程。而且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指令及交流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够娴熟、流畅的表达运用,尤其在面对职业需求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有效突破挑战,进而从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突显了个人的素养及个人的魅力。此外,课程体系还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重视对新内容的引入和尝试,积极拓展课堂内容,进而构建独具特色且时效分明的课程体系。

3.3 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由于田径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怕苦、怕累的心理,为此专注力和消极情绪极为严重,这不仅制约着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此教师要应该创造宽松的练习环境,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充分释放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田径运动的乐趣和体验,这样学生才会逐步产生兴趣和爱好,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该针对学情以及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因地制宜地选取教学方法,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够有新感觉和新气息,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不知疲倦,进而增强教学成果。借助灵活多变以及升高趣味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为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支撑和保障。

3.4 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现有田径教学考核模式主要集中于学生的理论和专业素质评价,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这不利于学生日后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结合学校实际学情设置适宜的评估模型迫在眉睫。首先,进一步巩固大学生田径职业技能,力争考试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要保持高度一致。其次,重视教学实践评估,同时根据差异化学情,设置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以确保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田径教学中获取成功和收获。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教学更应该深入反思、加快转型,紧密围绕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树立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进而培养出专业高超、职业素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未来择业和就业中处于主动优势地位,最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田径教师和社会所需人才奠定坚持基础。

猜你喜欢

田径职业教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职业写作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