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因素研究
2018-01-29刘刚
刘刚
青少年足球的培育和发展是一项跨国际的体育教育大计。本文就亚洲的中日韩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及欧洲的德国为例,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从1994年的红山口会议开始,该项运动经历的至关重要的发展期。[1]从培训机构的设立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校园足球的发展及普及运动虽有很大改善,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1. 青少年足球运动在国内外的生存现状
1.1 从国际情况来看,中国的足球运动经历了起步较早——结构松散——范围偏窄——意识低下——发展缓慢的过程。从亚洲地区来看,虽身体素质、社会环境、民俗传统等较为接近,但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处于三国中最低下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培养和完善中,中国足球的后续力量始终没有作为基础决定力量扎根于民众头脑之中,意识上的薄弱环节与国人足球运动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青少年足球的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德国的足球发展计划和校园足球运动为多国运动发展起到了借鉴的作用。这种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注定了德国足球矗立于世界之巅的必然性。
1.2 从国内的青少年足球来看,足球运动的发展之所以缓慢低效,除了身体素质与欧洲国家的差别外,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较为轻视。学校和家庭对足球运动的意识薄弱,全力致力于学业的强化和巩固,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也成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一个发展障碍。目前,我国虽然在青少年足球运动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且对足球运动的素质教育及普及进行了大量的制度改革,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国外足球运动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正确的方针指导下完成青少年足球的体系完善和发展努力提高足球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修养,为国家的体育运动提供后续有力的人才储备梯队。[2]
2.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
2.1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组织方式和结构方式
2.1.1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是一项花销比较大的运动选择。不论是也业余的足球训练还是职业的专门训练基地,其教育门槛都是比较高的。这种训练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一大批有潜力的学生可能会被拒之门外。从基础教育的发掘到专业足球训练的选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相应的竞赛训练,耗时长,开销大。因此在中途出现退赛的情况层出不穷。
2.1.2 在过去,我国的青少年足球处于计划经济的扶持下,机制乏力,结构不成体系,因此青少年足球难以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而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足球运动的发展得到了更广泛的注重的关注,市场上的利益调整了一些陈旧不符的规则体制。此时的青少年足球渐渐走出了封闭的角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一项可以成才,凸显自身价值的人生选择,但因为多年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滞后,中国的青少年足球还难以与他国相抗衡。[4]
2.1.3 社会形态的变迁也是青少年足球组织方式转变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社会现状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向多维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升,由此引起的青少年足球运动也较为系统。国家从学校层面开始,在全面发展足球运动的大背景下,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在飞速发展,步入正轨。[3]
2.2 青少年足球运动到目前为止的成就
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是从上到下的一种政府主导型运动改革。这种集中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在大力号召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足球的认识和外设训练为国家筛选了很多有潜力的人才。虽然在青少年的足球运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整体形式的转好趋势应该逐渐会带来局部的变好。江西上海等地的足球发展也渐渐趋于常态,我们在学校教学中也看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体育课件运动。及边疆地区的中学教学中,足球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对足球的偏好也可以侧面感知到足球对于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变大。[5]
2.3 青少年足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2.3.1 前景虽好,但其中的问题和困难依旧不容小觑。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且杂乱。其中专门化训练的培训机构数量仍处于少数。即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上海,在册的足球俱乐部数量也很少,其中作为专门培训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俱乐部仅有6所。江西作为内地足球发展较为的大省之一,其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数量不仅少,而且均为业余爱好培养的场所,以此来看,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规模还存在很大的扩大空间,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足球的发展应先从硬件设施的完善着手。
2.3.2 办学及教师资源水平偏低。硬件设施的缺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显得捉襟见肘,有些学校的场地、器材及运动装备等基本设施严重不足。学生的基本活动满足不了,很难完成青少年足球基础训练,也就很难挑选出有潜力的足球少年作为国家的体育储备人才了。再者,学校办学理念的陈旧,对人才的培养出现错位,在足球教育中为达到目标,集中训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而且过于集中的体育训练也造成学生身心上的疲乏,如此常年累积,最终不仅成效甚微,而且错过了学生最佳的学习知识时期。[6]在体育运动的教育中,教师资源的素质低下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够过硬,技巧方式比较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正确理解和深入体会,感受不到体育带来的美感及成就感。
2.3.3 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竞赛机制层次模糊。在足球运动竞赛中,比赛等级的分化比较简单,仅仅从成人与青年的角度进行区分,这种单一的层次赛界限模糊,很难达到较为公平的比赛效果。大部分刻苦训练的运动员因缺少比赛机会而难以达到学习和进步,在不断地训练中故步自封。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无法在竞赛中看到自身的不足,就难以找到突破口,日复一日的训练课程使学生缺少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3.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障碍因素
3.1 国家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扶持力度还不够
在中国足协的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做出指示,对于“两青齐抓”的最高指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教练员的输出战略的确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2006年中国的相关部门也共同退出了“草根计划”的实施方案,给出了可观的政策资金扶持计划,就足球运动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也给出了明确的目标计划。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政策扶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足球的发展需求点上一些政策的扶持没有用在刀刃上。我国在足协和各种俱乐部上的花费比较大,各个球队每年的收费远超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资金投入。因为青少年运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投资,而我国对于足球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为看重,这种短视的培养眼光也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不足和断层。
3.2 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匮乏
从足球运动的资源来看,就日本而言,其地区训练中几乎可以覆盖到全国范围,此外还有都道府县训练中心和地域训练中心等专业地域足球训练基地。就教师资源的训练和进修也有很多相应的国家培训机构,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对教师资源的发展和素质提升有较为明显的成效,同时软硬件的双管齐下在成型的政治体系中达到了完善和融合,足球以其自身的运动魅力普及于日本全国。
而在韩国社会,自2005年的“十年发展计划”公布后,对赛季的改革,从春秋季赛会制比赛变为了联赛,并且推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周末联赛制度,并且从源头上废除了不合理的比赛制度,使学生在正规教育的前提下,有序高效地进行体育训练。
在德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方面,其资金投入每年超过1000万欧元用于青少年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此外还包括相关的医疗保障及训练场所的设施投入,一条龙式的全方位保障服务使青少年足球训练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展进行。并且对教练员的定期培训考核也有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在优胜劣汰中不断发展足球教育。
而中国足协每年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投入的资金仅为400万,并且其中一大部分主要用于国家队的开销和教练员的薪酬发放。国家每年4000万的校园足球专项资金,对于僧多粥少的众多校园如沧海一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学校的教学环境依旧处于老样子。而且社会资源的分散、相关部门的相互推诿等社会问题使足球运动难以为继,更别提超越亚洲走向世界的足球梦想。大学及体育院校的专项设施陈旧,培训资金的匮乏,比赛制度的不合理等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青少年足球就很难自成一派,创造人才。
3.3 学生自身的身心素养问题
在不同人种的身体素质差别上,我国处于一个体格劣势的状态。如何在身体差异的状况下踢出大国的自信不仅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青少年本身作为运动员主体育,对足球运动的爱好和热情是整体发展的一个基础。学生不仅要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在心理素质上也要有所提升,明确足球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的意义,在学习和训练中要从长远来看,不应局限于当下的经济利益,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4. 结论
从国际社会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方式方法来看,我国足球青训的发展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也不断发展补充。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我们应整合社会上多方资源,联合发展中国足球,形成一条龙式的教育,从基础到保障,要达到相应的工作效率,加强执行力度。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培养,不可舍本逐末,解决家长和学校的担忧,从健全的育人角度来培养未来的足球人才,使其达到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高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