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现状及实践探索

2018-01-29崔喜梅

图书馆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亲子婴幼儿图书馆

崔喜梅

(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郑州 450012)

婴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共图书馆作为推进和服务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在为婴幼儿提供公益、均等、优质的服务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政策的推动下,婴幼儿阅读必然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和核心业务之一。

1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的必要性

开展婴幼儿阅读研究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需要。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吸引和培养婴幼儿阅读兴趣,并为亲子阅读及开展的相关活动提供支持。当今社会,婴幼儿阅读及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已成共识,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研究很有必要[1]。

1.1 理论基础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人脑发育迅速,4岁时脑容量基本与成人相当。婴幼儿阅读其实就是对人的智力的早期开发,符合人脑的发育规律。婴幼儿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婴幼儿阅读培养开发其认知发展能力、心智发展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生理发展及社会性发展能力,使其对周围空间和新鲜事物不断探索和感知,增强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及阅读能力[2]。美国发展心里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语言智能在人类的八种智能中居于首位,八种智能既相互关联、有机组合又能独立表现。婴幼儿时期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婴幼儿阅读能更好地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人的智力水平在婴幼儿时期即高度发展发达,4岁时即可达到成人一半的水平,而对婴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婴幼儿阅读[4]。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的“才能递减法则”认为人的才能的延展性越接近0岁时越大,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并逐渐接近于0[5]。此外,儿童权利理论提出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认为各国儿童都平等享有均等的机会参加与年龄相仿的活动。公共图书馆平等服务的理论也要求公共图书馆向所有人包括婴幼儿群体提供平等的服务[6]。

1.2 政策法规

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婴幼儿阅读及早期教育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促进婴幼儿阅读的政策法规。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发布,指出各国儿童包括婴幼儿应当享有包括受教育权、健康成长和发展权在内的各项基本权利[7]。1990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无歧视、儿童利益最大化、尊重儿童想法、生存和发展权等基本原则,指出儿童享有自由参加与年龄相符合的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权利及相应的游戏活动,政府应当鼓励和提供均等和适当的机会[8]。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称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向所有人提供平等服务,表明婴幼儿同样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9]。200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把婴幼儿阅读列入语言认知发展目标,要求利用图书、游戏、故事等丰富的形式吸引和培育婴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10]。2007年国际图联《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强调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服务的重要性,公共图书馆应当提供图书、空间资源及丰富的活动,吸引并服务好家长及婴幼儿。《指南》细化了服务对象,提出了包括家长、环境、语言发展、故事活动、养成习惯等在内的婴幼儿服务的14项具体目标,使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同时也为社会相关早教及育婴机构提供了服务规范[11]。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公共图书馆要“促进0至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规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实行儿童优先的原则,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具有重要意义[12]。2017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鼓励婴幼儿家庭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同时要求幼儿园、公共图书馆开展与婴幼儿年龄和心理相适应的阅读活动,并为亲子阅读提供便利,培养阅读兴趣[13]。《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要求建设婴幼儿阅读功能区,并分级分龄面向婴幼儿提供阅读指导服务[14]。《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婴幼儿阅读作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提升服务的重点项目开展[15]。2018年《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婴幼儿阅览区域,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婴幼儿阅读活动[16]。

2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现状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多集中于婴幼儿阅读推广、对策等宏观层面,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剖析,难以形成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体系的完整架构[17-18]。

2.1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理论研究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理论研究一是基于脑科学、儿科学及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婴幼儿早期阅读、分级分龄阅读研究;二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理论及开展婴幼儿阅读意义、内容上的论述。李麦浪通过对婴幼儿潜能开发项目样本婴幼儿的观察访谈,详细分析了婴幼儿阅读的兴趣表现、行为表现、注意特点、理解特点等婴幼儿阅读特点,探讨了家庭、公共图书馆、幼儿园,婴幼儿自身及婴幼儿物品等因素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影响[19]。李景成描述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早期阅读现状,从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责、环境设施及馆藏资源建设、婴幼儿月龄特征上给出建议,以期联合社会力量实现分级分龄阅读,将婴幼儿阅读融入到婴幼儿日常生活当中[20]。周芸熠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从空间、资源、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大阅读的理念[21]。王巧丽认为公共图书馆基于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在婴幼儿阅读研究及实践探索中应占据主体地位。她从资金保障、馆藏建设、人员培训、理论研究、管理评估等方面入手,强调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专业性、系统性、持续性[22]。江小燕利用德尔菲法、李克特式量表法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及策略[23]。朱峻薇诠释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策理论上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的必要性[24]。

2.2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指导研究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指导方面,研究者多关注阅读指导策略及具体方法研究。王莹认为婴幼儿阅读最初的方式是亲子阅读,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迫切需要公共图书馆介入指导,在提供婴幼儿阅读服务中,创设家庭环境,开展亲子阅读。同时分析了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婴幼儿阅读观、阅读环境及主动性、分龄特征的图画书选择、亲子阅读指导等方面给出了建议[25]。王莉运用个案研究法,以保定市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婴幼儿亲子阅读存在家长重视不够、阅读环境氛围缺失、阅读方法随意缺乏指导等问题,认为要加强对亲子阅读、婴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视,选择适宜不同年龄身心特征的材料,创设环境,改善阅读[26]。陆春红分析了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认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指导应当注重方法,遵循婴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选择合适的图画书,激发想象力和好奇心,避免机械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兴趣和习惯的目的[27]。

2.3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研究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方面,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婴幼儿阅读推广现状、问题及宏观对策分析上。汪霖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推广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以资源输出式服务、故事演绎式服务、第二课堂式服务、阅读宣传式服务、实践式服务五种形式开展服务,具有主动性、平等性、互动性、趣味性、全面性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关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即要在联合社会力量、拓宽服务对象、提升推广品质上下功夫,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28]。胡杰通过分析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方式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延伸阅读推广,开展家长阅读指导,来进行婴幼儿阅读主体性补缺[29]。王萍通过研究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现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在婴幼儿阅读推广中应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联合婴幼儿家长、游乐场、托儿所等社会力量,建设婴幼儿阅读延伸服务站,集合优势资源,形成阅读推广的良性生态圈[30]。徐捷从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活动体验、兴趣、习惯等方面入手,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工作,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在打造阅读环境,增强服务,突出特色,培养亲子共读习惯上下功夫,努力开展阅读活动,以故事、游戏、音乐、图画等吸引婴幼儿兴趣,养成阅读习惯[31]。

2.4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案例研究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案例方面,关注的焦点是国内外涌现的婴幼儿阅读成功案例。裴永刚从发展、内容、评估三个方面分析了英国“阅读起跑线”项目,指出了其成功因素及对婴幼儿阅读能力、认知发展、感情增进的重要作用和借鉴意义[32]。王琳介绍了英国“阅读起跑线”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公共图书馆促进婴幼儿阅读的建议[33]。黄耀东考察了美国“出生即阅读”项目,认为要关注婴幼儿阅读,为多元化的主体提供阅读支持,打造婴幼儿阅读品牌[34]。徐晓冬研究了意大利“生而为读”项目运作管理模式,指出其管理模式、服务流程、人员培训、品牌管理、设计理念及商业意识等方面都值得借鉴[35]。李楠对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了其产生背景、服务内容,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指出存在缺乏分级分龄、范围有限等问题,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相关服务提供参考[36]。孙颉介绍了日本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发展历程及服务现状,指出公共图书馆环境设施建设应以婴幼儿为出发点,提倡亲子共读,联合社会多方力量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婴幼儿阅读兴趣[37]。梁英玲、何月平分别以百色市图书馆、虎门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38-39]。

3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

公共图书馆在婴幼儿阅读研究及实践探索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各国政府都大力加强和引导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相关阅读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 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

1992年,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就联合图书馆、卫生机构开展了针对婴幼儿的阅读实践,即“阅读起跑线计划”,得到了包括财政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在内的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全国性的婴幼儿阅读实践项目[40]。“阅读起跑线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服务,最主要的一环就是由公共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面向所有适龄婴幼儿免费发放阅读大礼包。每种礼包里的内容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分层分级设计最适合他们的物品和道具,强烈激发了婴幼儿和家长们的兴趣,纷纷加入这个计划。“阅读起跑线计划”将他们吸引进来之后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延伸服务,主要有儿歌时间、故事时间、蓝熊俱乐部、全国活动周等栏目。这些栏目都是由当地图书馆、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的婴幼儿举办的,让家长和婴幼儿共同参与进来,进行游戏、儿歌、阅读、故事分享,从中享受乐趣和快乐,并提升婴幼儿的理解力、专注力及想象力等各种能力,拉近他们和书的感情[41]。研究表明,针对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的“阅读起跑线计划”是有效的,它极大地拉近了婴幼儿和书的距离,增强了婴幼儿的学习、认知等各项能力,推动了婴幼儿及其家庭的阅读活动。据此,有人预测,英国政府每投入1英镑到“阅读起跑线计划”项目中,未来将收益25英镑的社会价值和效益[42]。“阅读起跑线计划”不仅在英国,乃至在全球更广的范围内给适龄婴幼儿发放免费阅读大礼包,积极主动地拓展延伸服务。

3.2 美国“出生即阅读计划”

1995年,美国公共图书馆联合基金会、医疗卫生机构启动了“出生即阅读”项目,旨在提升亲子阅读、婴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出生即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面对0岁起的婴幼儿早期阅读项目,是一项全国性的婴幼儿阅读实践活动[43]。“出生即阅读”项目的主要内容一是提供免费大礼包,由公共图书馆发放,每个大礼包外观内涵都不一样,里面有图书、玩具、磨牙棒、奶嘴等婴幼儿用品。赠送的图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的,有色彩鲜艳的图画书、便于婴幼儿翻阅啃咬的厚纸板书、立体玩具书、触摸绘本书和有声书等等,在婴幼儿玩耍翻阅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刺激婴幼儿的感官,促进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和智力的提升,使婴幼儿得以健康快乐成长。公共图书馆还免费对婴幼儿家庭家长进行相应的早期亲子阅读培训,使新生婴幼儿父母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学会和掌握指导婴幼儿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及如何使用图书馆。经过培训,家长们掌握了丰富的育儿经验,除了关注婴幼儿的营养、健康、发育外,还更加重视婴幼儿的教育和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44]。“出生即阅读”项目服务的核心和重点是0—3岁的婴幼儿,“亲子共读”是其最大特点。注重多元合作,引导家长参与,树立婴幼儿阅读权利、早期阅读和亲子阅读的价值观念,是项目探索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45]。

3.3 意大利“生而为读计划”

1999年,意大利图书馆协会、儿童健康中心、儿科医师协会联合发起了全国性的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即“生而为读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对服务的提供者分别制定了规范化的管理手册,如《图书馆员服务手册》《儿科医师服务手册》等。对服务对象婴幼儿,则进行年龄细分,具体精确到月龄,给出对应的服务建议,并强调家庭亲子共读,将家长纳入阅读培训考核体系当中,给每个婴幼儿建立独立的阅读服务档案,长期跟踪服务,对服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适时调整服务策略及方式方法,并由此延伸出了“生而为听”等音乐素质服务[35]。“计划”的联合发起者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促进计划的完美实施。图书馆方面负责场地环境的布置、图书资料阅读礼包的发放、活动的组织策划及人员培训评估。儿科医师协会及儿童健康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方面则利用儿科医师第一时间接触新生婴幼儿及儿童健康家庭回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婴幼儿早期阅读服务,收集材料,跟踪评估等[46]。当然,“生而为读计划”作为一个全国性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项目,并不是图书馆和协会、机构联合就能有效开展的,它需要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它的系统化的组织运营、一体化的服务和规范化的管理培训值得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项目借鉴学习。

3.4 苏州“悦读宝贝计划”

2011年,苏州市图书馆启动“悦读宝贝计划”,以唱歌、对话、阅读、写作、游戏等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为核心,不断发展完善服务内容、范围和方法,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阅读起跑线”成员单位。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基于免费向婴幼儿提供根据其认知发展特点精心设计的“阅读大礼包”之上的。为了使“阅读大礼包”发挥最大效用,“悦读宝贝计划”组建了以学前教育师生及婴幼儿妈妈为主的“故事姐姐”“悦读妈妈”志愿者队伍,开展“故事姐姐讲故事”“儿歌时间”“快乐印章游戏”及“探秘动物王国”等一系列趣味科普活动,这一切使苏州市图书馆在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47]。“悦读宝贝计划”的成功实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打造优秀的志愿者队伍,甚至向社会专业人士购买相关服务,利用节假日开展服务内容和范围的延伸都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悦读宝贝计划”也存在问题,比如“阅读大礼包”内容设计单一,没有根据婴幼儿的年龄(月龄)分层分级细化未开展后续持续的阅读跟踪服务,导致具体效果好坏只能靠家庭和社会的反馈而无法进行评估量化[36]。

4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存在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从主题分布上看,基本集中在服务理论、方法指导、阅读推广、案例分析等方面。服务理论偏重于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必要性、重要意义的论述;方法指导则从具体实例出发,研究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方法、策略;阅读推广的研究成果最多,主要关注点在阅读推广的主体、内容及形式上;案例分析多是介绍国内外阅读推广的成功经验。研究内容较为单一,基本都停留在婴幼儿阅读推广和服务案例介绍上来,大体上是描述现状,给出宏观的对策建议,缺乏具体而微的关照[48-49]。总之,目前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创新性不足,内容方法单一,结构相似,独立思考匮乏,制约了研究体系的构建和相关阅读服务的开展。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研究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探索,导致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专业化、系统化程度较低,整体服务水平和效果差距大。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探索方兴未艾,但普遍存在服务主体重视不够,人员培训不足,各方力量联合不够及资金难以保障等问题,从而造成婴幼儿服务重形式轻内容,服务单一,缺乏延伸,馆藏资源建设及环境设施跟不上需要,对象需求及人员服务矛盾突出,服务范围有限,缺乏跟踪评估服务,服务效果不佳的后果[50]。

4.2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对策建议

根据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一是加强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理论研究,构建和完善婴幼儿阅读研究体系。针对目前理论研究的薄弱点,学术界要积极探讨公共图书馆婴幼儿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容形式、规律原则,继续拓展研究的高度、宽度,深究婴幼儿阅读的效能问题。同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当予以倾斜,核心期刊应当给予支持,开设婴幼儿阅读研究专栏,鼓励理论研究[51]。二是建立国家级婴幼儿阅读项目,发挥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的引领作用,多方协作,培育品牌。国家高度重视婴幼儿阅读,制定统一长期的婴幼儿阅读项目,以公共图书馆为主导,联合出版机构、幼儿园、妇幼保健院、母婴用品店、宣传媒体等,共同参与,打造一个全面系统一体化的婴幼儿阅读体系,既有资金、制度保障,又有专业规范的服务和宣传,必定使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迈向更高台阶[52]。三是加强馆藏资源、设施环境建设和人员培训,营造温馨场所。婴幼儿阅读资源要结合传统图书和电子资源、游戏资源,选择优秀的图画书、绘本、立体书、音乐书、玩具书等适宜的出版物与婴幼儿物品。环境的布置要温馨、充满童趣,能够激发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做好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具有相当的婴幼儿生理心理知识、婴幼儿阅读指导技能、组织策划能力[53]。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婴幼儿阅读活动,打造品牌,跟踪评估。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活动,要设计品牌计划、阅读手册和活动指南,多方位建设和宣传,形成活动品牌。要研究利用婴幼儿的多感官参与阅读,开展故事时间、儿歌、音乐、游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倡导亲子阅读,充分刺激婴幼儿不同感官参与阅读。同时,要为婴幼儿建立档案,持续跟踪服务和评估反馈,根据生理心理变化适时调整阅读内容方法,以达到优质高效的婴幼儿阅读目的[54]。

猜你喜欢

亲子婴幼儿图书馆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书馆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