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
2018-01-29章艳
章 艳
双创教育是根据国内大学生就业难、国有产业固化程度较高这两个主要现象而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呼吁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和宏观政策扶持下,利用创业即就业的形式自主完成对新型产业的开发和充实。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正是其培养计划的重点所在,而教学管理是提升学生受教质量的重要调节手段。分析现有教学管理的困境,以谋求双创教育视角下的教学管理优化途径,是当前提升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质量的最佳手段。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未与双创教育目标充分融合
双创教育的理念虽然已经成型了一段时间,但国内对这种新型人才教育的理念并未落到实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学管理者在研究教学管理模式时,由于对双创教学理念不熟悉,无法将其有效融合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更加趋向于调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也就是说目前教学管理团队在安排有限的教学资源时,会更加偏向于学生的专业课程。而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时,管理团队常常会保留固定的教师团队和教学目标,不会针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资源优化。在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中,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其教学结构多数属于“2+1”教学模式,即两年理论+实践,一年实习。[1]而双创教育理念则更加偏向于培养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多数高职院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能够真正将创新创业思路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的只占少数。因此,双创教育理念模糊,并未落到实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常见的困境之一。
(二)教学管理的目的长期处于模糊状态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当前无论是世界环境还是国内市场环境,都在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不断创新,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与产业更新相关联的双创教育模式,也应该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得到实时更新,如此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能够真正贴合双创教育的实际。但实际上,许多高校虽然打着培养“双创人才”的旗号,但却不会真正在教学管理的内容上加以明确和调整。在设定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目的和方法时,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仍旧长期维持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例如创业课程以多专业统一课程为主,重创业理论轻创业实践等。同时在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效果考核时,也不会设定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仅仅依靠学生在网络上的打分来衡量教学效果。使得本应处在动态和深入思考状态中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目标,长期处在低迷和固化的状态中,难以维持和发挥教学管理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调节作用。
(三)教学管理的分项形式不注重更新
教学管理的实际内容涉及许多层面,除了最基本的教师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外,还涉及一些教具资源管理等内容。这些基础的管理内容是比较固定的,且也不会随着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而改变固有状态。但模式内构稳定并不代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不需要对管理分项加以更新,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内容就需要管理团队在时代发展的动态环境中对其固有形式加以更新。双创教育理念中,教育者应当格外注重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层面的可发展特征和潜在能力,而过于固化和老套的管理模式就必然会令学生长期处在固化的教育结构中,学生也很难在完全自主的条件下真正跳脱出固定的管理模式。[2]例如,多数高职院校不注重不同专业学生教学管理的差异性,始终维持着全校统一的教学原则,统一的教案、教学计划、通识课教学资源、创业课程教学资源等。使得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都显得死气沉沉,管理方式呆板老化,教学效果低迷滞后。
(四)教学管理形式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相悖
大学生已经具有了成熟的个人思想和思维,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进程中,亦或是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都会具有一定的个人思维。简言之,大学生对于多数的事件均有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当外界所给出的行为指向与其判断存在偏差时,多数大学生会首先审视自身的思维是否错误。而一旦发现外界行为与自身发展需求过于偏离,其必然会对外界给出的语言或行为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若外界行为持续使用强制手段,便会激发学生生成更为强烈的心理反抗情绪。例如当教学管理团队下达管理建议,过分要求教师不能出差错地去执行时,教师自身就会出现一些被动的主观情绪,而教师也会将这类情绪传导给学生,给学生造成一种校方落实管理时仅以任务作为行动导向,根本不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心理错觉。在这种情形下,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便很难相信教师、相信教学管理人员,进而便会令教学管理工作极难正常开展,无法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配合。
(五)生源结构逐渐复杂化
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在扩招,众多新生不仅仅消耗资源,更直接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前,校方往往需要对学生的状态和心理特征进行考察,而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较从前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为明显的改变。“95后”在思想上更加向往自由,他们更加适合多层次思维同步运作。因此在开展教学管理时,相关负责人就必须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调整课程结构。同时在扩招的生源中,也存在部分刚过分数线即被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成绩不高,也并未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时,只是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便要耗费掉大量的教学管理成本。
二、双创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对策
(一)从更新观念伊始,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
双创教育从开始就是改良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的重要调节手段,因此摆脱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有困境就必然要率先从更新观念入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一所专业完善、课程完善的高职院校中,其教学管理团队必然要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主要方向。在方案中,可以分为三个具体内容:一要严格管理学生的学分完成情况。(1)在现有专业课考核的基础上,加入素质评价和创新考核的学分选项。(2)设定新添学科的学分分别为3分,共6学分。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6学分后,方可颁发毕业证书。二要更新现有的课程体系。具体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加入以网络课程和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创业通识课教学。内容包含创新创业教学分项学科、企业管理学科、职业生涯规划学科等各种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学科内容。该部分学科内容的评分标准为选修,修满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学分即可,不限制可选数量。三要为学生开拓大量的创新创业研究平台板块。考虑到课程结构和学分结构在提升教学管理实际质量方面的片面性特征,教学管理团队可将现有的教学管理观念彻底颠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用“翻转教学”,强化学生在双创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善用“微课”教学,建立属于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管理系统,内置微课视频、专业方向教学等重要内容。同时系统中要单独设立教师视角和管理团队视角,要争取能够在全方位视角下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效控制,从而在精准数据的前提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调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重要管理内容。
(二)充实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加固双创教育环境
在双创教育视域下,整个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必须要建立在突出学生主导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因此管理团队除了要严格制定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外,也要建立相应的管制制度,以保证教学管理体系内的要求和目标都能够有效实现。在课堂评价结构中,负责创新创业的教师除了要记录学生的出勤状况外,也要严格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情况和活动表现状况,要尽可能将详细的评价内容整合到学生的期末成绩考评结构中去。同时教学管理团队也要提升教师队伍在阅卷过程中的严谨度和真实性,一定要用严抓成绩和教学活动效果的手段,带动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加强对双创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教学管理团队要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加大对创业实践课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一定要保证每个教师在编排创新创业项目任务时,其任务的目标内容都是具有实际性特征的。[3]同时也要保证学生上交的创业项目模拟提案也是具有真实性和有价值的。
虽然双创教育有别于其他的专业课程,但其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格外注重融合性和时效性。融合性代表着管理制度的内容设定要全面维持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时效性则代表着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处于一个长期更新的变动状态中。因此教学管理团队针对该点,就应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进行监督。在对外角度中要分为三点:一是充分调节好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室资源安排,尽可能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区分开来。二是尽可能在融合实践和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课时。三是教学管理团队要时刻保持双创教育团队和其他专业教师团队的专业质量,同时双方教师也要在现有程度中增强专业趋向的融合。例如专业课团队要学习简单的创业基础知识,并将其加入到课堂规划中去。同时双创教师也要适当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争取在教学过程中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在对内角度中,管理团队要充分意识到双创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时刻保证对教学资源、教育资源、教具资源、教师资源的完善更新,尽可能避免因教学相关资源的落后,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以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确立人才培养方向
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视角调整教学管理手段时,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团队可以适当将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向相关联。首先,教学管理团队应该在新生入学前对校内所有专业均做完善的市场调查,务必要发现当前专业市场与以往发展态势不同的地方,进而根据市场变动及时调整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务必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结构下接受教育。同时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教育管理团队也需要注意,不可以使用过于直接或强制性的方式来调整学生的个人观念。如若高职院校所给出的教育目标具有切实的发展价值,那么教师深入为学生讲授校方的行动目标即可,学生可以自行消化和理解。重点就在于务必使教学管理团队的信息与学生所知信息对等,切勿因信息不对等或强制执行等行为令学生对教学管理产生厌恶或抵触情绪。高职院校在调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时,如若发现部分企业或专业存在发展价值,或某一产业急需专业性人才,那么教学管理人员便应该及时与校内高层管理者以及教师进行商议,适当通过更新教材等手段,直接将人才培养方向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关联,用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实际贡献。同时,当高职院校能够将培养人才与当地企业发展相结合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双赢。
(四)以生为本,以创新方法培养创新型学生
校内的教学管理团队在制定学生管理方法时,应尽可能以学生的个人思维、个性化思维和心理特征作为主要的参考点。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新的教学任务前,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当教学管理团队要调整课时,增加实践课时而减少理论课时,管理者可以询问学生对于调整课时的看法,了解本次变动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尽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能够被校方尊重和采纳。这样便可以有效减少“95后”学生对管理手段产生抵触情绪的发生概率。同时,教学管理团队也需要与教师进行商议,要求教师尽可能使用创新化的“任务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开展教育,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重点在于要因材施教,既照顾本校大学生的整体特征,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综上所述,在双创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固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必然有着一些发展困境。从宏观角度来看,双创视角以培养创新型学生为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团队就必然要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层面入手,不断延展高职院校内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固双创教育环境,如此才能够在全方位多角度的前提下,真正走出教学管理的现有困境,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团队的手段和管理效果,提升校内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