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探索
2018-01-29张巍
张 巍
一、引言
对于国内理工类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研究而言,如何结合这类高校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多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特点,探索出一条更加优化、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教学思路,是授课教师们一直着力思考与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1]结合累计数千学时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提升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是对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这种教学思路既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同时也兼顾到了理工科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且容易引发理工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共鸣与认同,因此这种提升教学逻辑性的教改实践对于深入推进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也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2]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上述教学思路就不适用于其他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因为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都应该强调逻辑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道理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正领会并认可。不过本文为了论证更具针对性,仅以理工科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为例进行论述,主要涉及的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自然辩证法概论”,其论证的结论可以向其他学科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推广。
二、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必要性
对于国内理工类高校而言,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构成了这类高校研究生的主体,因此结合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与认知特点因材施教,成为了各门公共课教学都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同样需要思考这一问题并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众所周知,理工科硕士研究生通过从高中到本科数年的理工科专业训练,其知识背景主要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基础知识为主,其认知特点则主要是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重。学生们在学习和接受一项新的知识或者理论时,习惯性的会借助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模型推导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思维模式。[3]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逻辑性就成为了最为贴合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习与思维习惯的认知要求。基于上述考虑,在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内容与讲解结构的逻辑性,就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如果回到哲学层面上探讨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对这种必要性理解得更为透彻。知识从本质上讲是认知主体的信念,换句话说,学生真正学到一个知识,就应该相信它,然后融会到自己的信念体系中,否则很难说学生学到了这个知识。[4]而对于理工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让他们相信一个命题或者一件事情,他们的思维习惯大概率应该是先找证据,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到一个让他们信服的结论。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对于这类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到的知识点,如果能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分析讲解清楚,那么学生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而且还能启发很多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因为他们擅长的就是逻辑推理。所以,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突出与提升其逻辑性非常必要,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相关知识点,还能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把这些知识点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三、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重要性
结合笔者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学时教学经历,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路,需要引起广大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的共同关注。
第一,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可以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高度。从学科分类来看,一直以来大家或许已经习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一门纯粹的文科课程看待,而对于早在中学期间就已经经历文理分科、早已习惯理科思维的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来说,他们也会习惯性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到自己所学的核心课程范围之外,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高度。但是,纵观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构成与课程组合,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不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还是“自然辩证法概论”,其教学内容之中都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逻辑性,如“四个全面”的逻辑结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逻辑进程等。因此,只有突出知识讲授的逻辑性,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才能让学生们逐渐改变原来固有的看法,从而真正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所在,而这些认识会直接提升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高度,他们会越发意识到这些知识对于他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意义所在,而所有的教学实践都只有在学生真正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意义之后才会真正获得实际效果。
第二,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可以增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讲求知识的逻辑性是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在长时期相关专业学术训练之后形成的认知习惯。同样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如果能从逻辑的角度讲清楚这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以及可能的拓展空间,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其认知效力是大为提高的。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一门知识是需要学习热情的,或者说是一种学习的主动性,而创造并提升学习热情需要教师讲授知识与理论时引发学生的认同与共鸣,这就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习惯了用概念、数据、推理、实证去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也能够适当采用类似于理工科研究的讲解路径,让学生在自己较为熟悉的认知语境中去切入对于新鲜知识点的认识,势必会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种打破文理科知识界限的讲授方式,也会超出理工科学生对这门课程讲解的预期,这种超预期的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为充分地释放出来。
第三,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突出一个知识点讲解的逻辑性,主要是指教师要在讲授过程中讲清楚这个知识点从前提到结论的整个推理过程,而不是只讲结论。当然这个推理过程的讲解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中所指出的各种逻辑推理方法,演绎、归纳、回溯、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都可以给学生诸多启发,从而加深他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这两门课程虽然各自在知识层面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本质上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科学性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那么,讲解上述理论及其知识点的科学性就需要逻辑推理,因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这种讲解深度的不断递进会让学生们以一种最为熟悉的思维方式加深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这里可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部分理论为例予以说明,[5]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环保工程的实施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是比较简明的知识点,但是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逻辑的角度,从因果关系去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具体科学理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理论联系。这样一种逻辑严密的网状知识结构,会让这些熟悉具体科技进展的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然,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重要性肯定不止上述三点,这种教学思路还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空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有理工科硕士研究生主动自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更为专业与前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因此,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是非常重要的。
四、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方式及方法
以上主要是从教学理论的层面对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教学思路进行了合理性论证,但是仅有理论层面的支撑是不够的,因为教学实践的成功开展必须要求相关教学思路具备在实践层面上的可操作性。下文将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不同视角分别出发,探讨如何实现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问题。
(一)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几种方式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6]结合笔者自己在过去数年教改实践中的摸索,在具体讲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教学内容逻辑性的教学方式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
第一,平铺直叙式。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讲解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层层推进,直到论证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其优点在于简洁明了,问题意识突出;其采用的思维方式以收敛思维为主,抓住知识点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从前提到结论一路演绎推理过去,这也是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最熟悉的思维模式之一。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主要就是太过于普通寻常,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且反复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会降低课堂讲解的趣味性,影响到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核心知识点的讲解就非常适用于这种教学方式,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讲解,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平铺直叙式的讲解,最终帮助学生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逻辑联系认识清楚,并进一步将上述内容与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7]
第二,多线并行式。这种教学方式其实类似于第一种方式,但是比第一种方式更为复杂,因为它的叙述推进是多线程平行进行的,在每一条线索上均需要逻辑推演,最后各条线索的结论又可以共同支撑起需要最终讲解的知识点;其优点在于结构清晰,适合讲解一些逻辑相对复杂的知识点。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同时熟悉多个素材,而且还需要多学科知识背景,因此相比第一种教学方式难度更大一些。比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讲解,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互联网商业、跨国企业等多个视角切入论证,提供讲解素材,最终将上述几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的分析集合到经济新常态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基础之上,就可以顺利讲解“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知识点了。其实,同样的讲解思路和逻辑也适用于讲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知识点,只是讲解“四个全面”需要更为广阔的宏观知识体系。
第三,螺旋上升式。这种教学方式较之上述两种方式,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次数更少,但是对于一些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知识点讲解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往往对这些知识点的讲授逻辑印象非常深刻。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不能生搬硬套,螺旋上升是需要基础的,是需要不同层面知识点的相互配合的。比如“生态自然观”的讲解,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授课教师就可以先从生态学中关于生态平衡的科学问题讲起,然后可以进一步借助系统科学中关于不同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理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结合这些科学理论和相关成果论证生态自然观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而且还可以继续将生态自然观的知识点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整个的逻辑框架层层递进,知识深度也逐步提升。
除了上述三种教学方式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但是最基础和常见的是上述三种,其他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上述三种方式的灵活整合运用。
(二)提升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逻辑性的几种方法
教学方式更多的是突出教学实践的推进线路,但是真正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具体借助一些较为细节化的教学方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提升教学内容的逻辑性:
第一,案例研讨。案例研讨是互动式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问题意识非常突出,在进行案例研讨时,通常需要教师提前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而这个实例往往背后都有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推导出所要讲解的理论。[8]这种方法对于提升教学逻辑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分析一个具体的实例是需要讲清楚其中的前因后果的,比如讲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这一问题时,最近两年笔者经常会让学生去比较分析《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这两部动画电影各自的成功之处,它们为什么获得观众的普遍好评,这其中反映了国产动画电影怎样的进步,以及我国文化产业怎样的进步。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构成这个案例研讨的核心,最后结合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们就会在这次案例研讨中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第二,主题展示。主题展示也是互动式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也需要学生的参与,而且比上一种方法给予学生的自由度更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在进行主题展示时,同样也需要教师提出一个展示的主题,此时不需要具体的例子,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去找到合适探讨这个主题的例子,然后讲解他们所理解的逻辑,当然最后教师要进行回应,指出他们论证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实现知识点的讲解。比如同样是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笔者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例子和材料去论述他们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讲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戏曲、建筑等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笔者一般会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角度,以学生提供的素材为基础讲解这些不同领域的文化成果与中国古代思想之间的逻辑联系,这种逻辑梳理对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而且更重要的是,上述逻辑梳理可以进一步用以探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对学生的启发很大。
第三,论辩探讨。论辩探讨相比前两种教学方法相对特殊一些,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没有主体展示那么大,因为它给出了进行论述的学生们各自所需要持有的立场,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问题意识是最突出的,论辩双方必须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直到最终完成对己方观点的辩护。这种教学方法因为涉及论辩,因此先天的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是由于辩论这种方式所决定的。教师在这类教学实践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论题,并设计好合适的正反方观点。[9]比如在讲解“中国制造2025”这个知识点时,近期笔者常用的一个具体领域就是我国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的飞速发展,那么此处就可以设置一次课堂论辩探讨,其主题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参与探讨的学生分为两组,各自选择观点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对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前景也有了更为具体的把握,而且还可以对技术伦理问题展开思考,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具体的可以用来提升教学内容逻辑性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而且笔者也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方法涌现出来。但是就目前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际而言,上述几种方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也是效果较好的。
综合考察上述几种提升教学逻辑性的方式方法,不难发现其本质要义在于“内容优先,问题优先,逻辑优先”,换言之,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首要任务还是保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理论性,突出问题意识,展示逻辑线索。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都只是辅助,教学内容才是决定一门课能否真正讲得精彩并且让学生有获得感的基础所在。
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来说,这两门课程虽然在知识体系上各有侧重,但是只要认真学习领会,都可以学到让自己受益终身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增进自己的科研素质,而正如本文所论述的,教学逻辑性的不断提升是帮助学生实现上述收获的基础之一。而且,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硕士研究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途径,[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逻辑严谨、论证清晰就是其重要的理论品格之一。因此在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的逻辑性,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