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对策研究

2018-01-29朱锦龙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利用微智能手机学习者

朱锦龙

随着智能手持终端的普及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都市人正在进入一个多样化的微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下,“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学习”[1].井喷式的海量信息通过多样化的微媒体推送给大众群体,大学生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媒体时代下丰富多样的学习途径使得大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他们利用智能终端通过微信、微博、微课程、微视频等多种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微媒体为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有很强的优势,但调研发现,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学习的比例偏低,教师的指导也不到位.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的对策.

1 利用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优势

1.1 学习更具有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微媒体的特点是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通过智能手持终端就能够随时随地浏览、获取或传递信息,学习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可以在睡前、坐车或等人等零碎时间进行移动学习,使大量的碎片化时间能够充分被利用.依托移动智能终端,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微课程及微视频等各种便捷的微媒体开展快速而高效的即时学习,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其学习更具有时效性.

1.2 学习交互性更强

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子信箱、论坛等社交平台实现交流互动,进行移动学习.如通过微信,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互加好友或建立微信群,彼此之间可短信、可语音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学生还可以在微信群里分享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以就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疑问向群里其他成员求助,并得到快速解答,很好地实现了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使得学习交互性更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3 学习更具有自主性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凭借智能手持终端,学习者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各种微媒体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内容.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行选择时间地点进行移动学习.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在教室、宿舍或学校的食堂餐厅等校园内的各个场所在任何课余时间开展移动学习,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这种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方式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也更加高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应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

1.4 学习更加个性化

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及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移动学习资源,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持终端里安装一些与自己的学习需求相关的学习软件,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满足学习需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作息时间安排学习计划,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也更加个性化,符合现代教育观念,是未来学习发展的一种趋势.

2 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状况及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状况,帮助地方高校借助微媒体开展移动学习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研究.以亳州学院为样本群体,从在校学生中共抽取400人,其中男生201人,女生199人,男女比例适当,专业涵盖教育、理工、经济、文学、艺体等.回收有效问卷共393份,有效率达98.3%.调查问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现状展开深入研究: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拥有情况,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及时长,各类微媒体的使用情况,微信微博的使用时长及用途和教师对学生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指导情况等.调查及分析结果如下:

2.1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拥有情况

在“您是否拥有智能手机?”的问题上,只有5人回答“没有”,被调查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拥有率达98.73%.可见,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为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及时长

被调查的大学生对象中,每天利用智能手机上网20次以上的人数占42.24%,10~20次的占37.91%,10次以下的占18.32%,从不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浏览的人数极少,只占1.53%.其中,上网时间2个小时以上的占47.33%,1~2小时的和不足1小时的分别29.26%和23.41%.调查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上网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且使用频率较高,在网时间较长,这为大学生利用微媒体开展移动学习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3 各类微媒体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使用微信和QQ的学生人数比例最高,占99.75%,微博的使用率为45.55%,而微课微视频的使用率仅为27.68%.从对各类微媒体的调查数据来看,微信、QQ、微博的使用率较高,这就值得教育者及学习者去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微信与微博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灵活高效的移动学习,如何去开发设计并普及应用优质的微课微视频资源,使学生乐于参与到移动学习中去.

2.4 使用微媒体的用途

在“应用微媒体的用途”的问题上,被调查学生回答:进行人际交往的占100%,进行休闲娱乐的占75.83%,利用微信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占37.66%.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应用微媒体主要开展人际交往、休闲娱乐,但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应用比例不高,当作进一步了解时,学生表示开展学习主要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在线选修课的学习及测试.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微媒体开展有效的移动学习,进而成为传统教学有力的辅助工具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思.

2.5 教师对学生移动学习指导情况

在“老师对您应用微媒体开展移动学习指导情况如何?”的问题上,回答“接受过老师系统指导”和“老师只给予简单指导”的学生比例分别占4.07%和20.1%,回答“老师只是提到但没有指导”的占63.61%,还有12.21%的学生回答“老师既没讲过,也没有指导过”.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应用微媒体开展移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相对不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微媒体开展移动教学活动,多鼓励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应受到重视,且势在必行.

3 基于微媒体的移动学习策略

3.1 加强学生利用微媒体移动学习的主动意识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信息时代,各种微媒体也应运而生.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学习途径已不再如过去那样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智能终端利用微信、微博及微课等多样化的微媒体进行多元化的有效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未来的学习趋势,移动学习应该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弱,学习自主性不强,对移动学习这一新兴学习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其移动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了解和掌握移动学习的相关知识,尽快适应微媒体时代下的学习模式,形成良好的移动学习习惯,以提高自身的移动学习效率,增强自制力,自觉抵制智能手机各种娱乐功能的不良诱惑,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智能手机搜索有效的移动学习资源,不断地提高自己.

3.2 加强教师微媒体时代移动学习的意识

微媒体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已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大学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增强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过去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微博、微信及微课等在线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利用各种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对学生利用各种微媒体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给予良好的教育和引导.

3.3 加强对学生利用微媒体移动学习的引导

首先,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移动学习的教育和引导,可通过校园网主页、校园宣传栏,学校刊物、学校的微信微博公众平台、主题班会以及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和推广与移动学习有关的信息,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主动提高自身的移动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移动学习习惯,充分利用微媒体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同时把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通过平台提供给学生,引领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通过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学习内容,从而真正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移动学习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从而更加愿意利用微媒体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

3.4 开发并利用移动学习平台

如今,许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了校园无线局域网络的全面覆盖,从技术上保证了无线网络的高传输速率,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移动学习能力,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各专业课程移动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能够获取与所学专业相关各门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并能够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分享,进而提高其移动学习效率.学校同时可设计开发更多与各专业课程相关的微型移动学习APP,移动学习APP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利用这些优秀的移动学习APP,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移动学习,提高其移动学习效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已离不开微信等交流平台[3].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微信公众号订阅,订阅后,学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师生也可以建立微信群,通过该平台,师生能够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向老师就学习内容进行提问或咨询,老师也能快速地给予解答.另外,教师还可设计更多优秀的微课程资源并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4].借助于各种平台,学生会更加乐于进行移动学习,提高其移动学习效率.

3.5 开发设计丰富生动的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实用性与趣味性.首先,出版社可以联合教材主编就所编写教材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移动学习资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纸质教材的同时,利用智能手机下载这些移动学习资源,以促进其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学习.其次,学校也可以开发设计更多的专业学科移动学习资源,使专业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多样化的移动学习.丰富生动的移动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移动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移动学习能力及其移动学习效果.

4 结语

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学生能够借助智能终端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微课等多样化的微媒体进行多元化的有效移动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尽快适应微媒体时代下的学习模式,增强移动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的移动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移动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利用微智能手机学习者
智能手机是座矿
智能手机脸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