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对接的几点思考
2018-01-29居继清左静雅
居继清,左静雅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其中不乏利用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目标对接开展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尤其是一些红色资源丰富的地方高校,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与做法.但是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全环境融入还不够,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彰显,思政课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在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形成精准对接、精准利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缺位”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缺位”指的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对接,但是实际上可能仅仅是选用了红色文化的部分教育资源,针对部分课题、部分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融入红色文化,并没有全面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忽略了红色文化的时代性及现代价值,同时也缺乏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这就使得两者在对接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全面的发挥,尚且存在大量优秀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没有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缺位”现象,不仅造成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错位”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错位”指的是,在部分思政课教学中,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使用形式存在偏差,教师缺乏对红色文化使用形式的仔细权衡与考量,使得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例如,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或者在特殊节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瞻仰烈士墓等,这种教育形式往往会使课堂、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却欠佳,学生的实际收获也不多.由于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整合深入研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如何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教学无所适从,造成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错位”,在这种形式下的教育不仅不会对大学生产生正迁移作用,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为红色文化的教育就是形式教育,不需要认真对待.
1.3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越位”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越位”指的是,红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摆正自身的位置,往往会发生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本末倒置的现象.[1]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却不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部,作为一种服务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资源,它的教育功能只有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如果不能摆正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位置,就会出现虽然发挥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但是却忽略了思政课教学本质的现象,如此不仅不能达到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基因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效果,反而还会导致思政课教学原本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2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对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教学理念不科学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支配行为.在高校中有一些教师坚持把思政课当成一般学科课程来教学,仅单纯地认为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知识点就是教学任务的完成.陈旧的教学理念势必会制约教师的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观的影响下教师就会缺乏对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意识.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支持,为教师转变传统的理论课堂讲授方式,为实践与理论兼容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标准》中明确指出“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2]提出实践教学育人理念.面对这样全新的育人理念,高校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依然选择因循守旧,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愿意接受、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由于缺乏认知上的动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对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思考,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对接,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提高.
2.2 教改意识不到位
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发展,积极营造文化大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而具有天然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更是成为这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变革中的重中之重,将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成为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性质的特殊性,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对运用红色文化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方式的认识可能不到位,这也就导致他们不会去真正了解红色文化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对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也就缺乏深入开发利用的意识.相应地,针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宣传及新教法学法的培训等工作也必然不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及方法指导,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将很难从思想上重视将红色文化基因引入教学过程中,那么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对接也将无从谈起.
2.3 内容定位不准确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对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对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定位不准确.“红色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文化”[4]3,其内涵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等,各种类型的文化载体及其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如何正确选择运用这些红色文化,使其发挥最大效力的做法上却有不足.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必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化基因把握不准确,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红色文化资源认识不到位,存在为了融入红色文化而融入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对高校思政课五门教材内容的掌握欠缺针对性和系统性,仅仅限于担任哪门课的教学任务就重点了解相关教材,从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法精确定位红色文化基因与高校思政课教材相关内容的结合点,无法实现精准与实质对接.
2.4 阶段规划不明确
每个年级阶段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需要及特点,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面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且在具体教学中更改性较大,时常发生相同的教学内容或实践活动在同一年级中重复进行,或者在不同年级展开相同的思政课教学活动等现象,在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对接过程中这种现象也难以避免.例如,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会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参观学习,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同年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教学方案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一种方式适用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显然是不恰当的.
2.5 考核标准不清晰
将红色文化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仅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需要.那么在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对接过程中就必须要有一整套清晰、明确、完整的考核标准,用以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但是实际上,很少有高校注重在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相对接的过程中制定考核标准,或者即使有考核标准也大多笼统、宽泛、覆盖面窄.这就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参照标准,教学效果缺乏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对接就会导致目标不明确,侧重点不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文化对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无法精准衡量.
3 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对接的有效策略
3.1 全要素组合配置
陈旭远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出教学活动的六要素说,将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分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间六个部分[5]245.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教学系统,其教学实效性的取得必须依靠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对接就必须要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中,实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产生最大的影响力.具体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学小组可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各种教育资源,筛选出适合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的内容,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制定不同的融入方案,做好分门别类,以此来实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各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促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最大效率.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红色革命历史中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典型事例来讲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通过具体真实的事件讲解知识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3.2 全过程立体融入
学生在大学四个学年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红色文化基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渗透应该适应学生学习及认知的特点,分学年、分阶段、分重点,循序渐进渗透.根据大学四个学年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红色文化基因渗透的重点,制定高效渗透方式,规划四个学年总体渗透路线图及时间表.例如,黄冈师范学院充分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育人资源,结合思政课教学任务开展“四年四主题”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大一学年展开“我走红色路”为主题的身体锻炼、参观游历类活动;大二学年开展“我懂这热土”为主题的影片观看、知识讲座类活动;大三学年开展“我是建设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四学年开展“黄师伴我行”为主题的文化传承活动,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践行能力.如此一来,实现红色文化基因在整个大学阶段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全阶段渗透,将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
3.3 全方位多重覆盖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形式大多是理论学习,或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等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而单单依靠这些形式来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对接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是对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判断产生影响的前提,但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导应用于实践,因此,红色文化基因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渗透就不仅要贯穿于理论学习课堂,更应该渗透在实践教学课堂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课后实践课堂中,组织学生情景表演,再现当年红色革命历史.黄冈师范学院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主题,由学生自导自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就是对这一方法的充分运用,学生在组稿、编导、排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切身感受红色文化,同时也会更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式多样,为了实现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精准对接,将重点放在理论课堂渗透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实践课堂、校外课堂等方面,以实现对思政课教学全方位多重覆盖.
3.4 全环境协同配合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受环境影响也将改变着环境.在高校长期存在着重视直接理论教育,忽视间接环境影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环境陶冶相分离的现象,常常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孤岛效应”.但是,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不仅要靠思政课教师这支主力军进行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高校范围内全环境的育人力量,营造全环境的育人氛围,这就需要整个高校育人环境要素的相互配合.比如,高校宣传组织部门可开展纪念活动、庆祝活动、大小型文艺晚会等形式的红色文化宣扬活动,培养学生的红色仪式感;或加强红色符号在全校范围内的传播,从革命战争年代所流传下来的漫画宣传画等图像符号、标语口号等文字符号、旗帜徽章等象征符号都凝聚着革命热情,引领着民族精神,高校可通过展出、参观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心理,从而在外围给予思政课教学以支持和配合,促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推进落实.
总之,从革命战争年代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实现红色文化基因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对接,无疑会为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注入新动力,从而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