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的概念与特征辨析
2018-01-29
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校园心理剧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我国的大学及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传播与应用。实践发现,校园心理剧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学校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情绪、青春期、求职择业等心理困扰的处理,结合其他艺术治疗的方式,有着良好的辅导效果。2017年N市举办了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暨作品征集活动,从这些剧目中,可以分析出目前中小学校对校园心理剧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其特征的把握,这里面既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需要加以规避的误区。
一、校园心理剧概念的内涵辨析
1.心理剧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把握校园心理剧的概念,需要对其与心理剧概念之间的异同加以澄清。本质上看,心理剧属于艺术治疗的一种心理疗法,在内涵上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表演者为来访者或当事人;二是进行戏剧演出或角色扮演;三是探索心理问题,试图解决心理冲突;四是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心理剧由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于1921年提出,早期的心理剧治疗侧重于即兴的、戏剧样的演出,其治疗的功能并不突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发展,心理剧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基本的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剧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正式介绍到我国。20世纪90年代,有研究者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进行了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校园心理剧实践,又在中小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心理剧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2.校园心理剧的概念。
通过梳理心理剧概念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校园心理剧是在心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校园心理剧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内涵,而非简单地限定了心理剧实施的场域。校园心理剧是集戏剧、小品、心理健康问题为一体,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扮演自己,在心理辅导教师和全体演出者及观众的帮助下,借助舞台来呈现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帮助当事人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既能解决当事人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又能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受到深刻的启发与教育。
3.心理剧与校园心理剧的区别。
基于对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心理剧与心理剧的区别在于:一是在目标上,心理剧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能够解决较深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而校园心理剧则用于心理教育,解决较浅层次但具有共性的心理发展问题。二是在角色设置和主题选择上,心理剧多以当事人作为主要角色扮演者,是咨询师围绕当事人的求助问题,为了协助当事人觉察与宣泄情绪、体验关联人物的感觉和想法、学习新行为与预演未来情境,而由当事人扮演相关人物,进入他们的经验之中的技术。这需要咨询师帮助当事人克服在公众中暴露秘密的恐惧,亲身体验问题的产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但校园心理剧的扮演者可以是当事人,也可以是其他演员,选择的主题多是常见的校园心理健康问题,如入学适应不良、考试焦虑、人际冲突、网络成瘾、亲子矛盾等,扮演者并没有过多自我暴露的心理负担,解除了心理防御,他们更能够体会和表达设定角色本身的经验。三是在开放程度上,心理剧的参与者需要更安全和亲密的团体氛围,在团体中建立支持性而非攻击性的关系,观众往往属于咨询团体的一部分,并不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对咨询伦理的要求较高。而校园心理剧则可以面向广大观众演出,旨在发展出心理应对方式的教育,演出者与观众并不形成过于紧密的连接。因此,校园心理剧是一个由编剧、演出、分享与延伸共同创生的心理作品,其整个过程都具有心理教育意义。
二、校园心理剧的实践特征与实施误区
校园心理剧在本质上是心理情景剧,是将学生在校园及社会生活中引起心理冲突的情景以戏剧的形式集中展现出来,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独白、旁白、替身、虚拟现实及超现实童话等心理剧的咨询技术,使扮演者和参与者产生共通的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重塑,改变认知,纾解情绪,处理心理冲突与内在矛盾,从而达到心理成长的目的。因此,校园心理剧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价值,但其本质上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方法。
1.校园心理剧的实践特征。
对N市参赛的100多个剧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校园心理剧作品呈现如下的实践特征:一是取材基本属于校园生活范畴,主题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人际冲突(同伴友谊、亲子关系、师生交往)及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校园气息。二是表演者多以舞台情境为主,以多幕剧的方式展示剧情冲突,将矛盾推至激化程度,然后寻求解决之道。三是学生表演者投入程度较高,使用多媒体道具呈现场景,多用旁白推动剧情,用音乐渲染气氛,用独白或独唱表达人物内心感受。四是表演基本依托剧本,部分题材由现实生活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来,但表演者并非当事人本人。也有部分超现实童话题材,但本质上表现的也是青少年遇到的现实难题。五是剧目基本主旨为倡导真善美,内容积极向上,问题多会成功解决。主人公往往是在他人的引导和自我的反省中改善人际关系,习得新的行为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误区。
这些剧目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优秀作品,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但就校园心理剧的本质特征来说,很多剧目并未把握其精髓,以至于这些剧目更像是道德教育,而非心理健康教育。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校园心理剧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而且具有心理剧指导教师资质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指导教师多为班主任,有些剧目是学生自发编排的,容易将校园心理剧变成如后进生转化、帮助与关爱同学、理解父母和亲人、感恩教师等道德教育,参与者缺乏内心深刻的情感体验与表达,以及对心理困扰的自主应对。二是整个过程过于强调表演性和与剧本的吻合,缺乏自发性的表达与改编,注重形式之美与戏剧呈现,没有突出心理的体验性和流动性,因此多了道德说教的意味,而心理共鸣与应对之道并未凸显。三是心理剧的技术,如角色互换等,并未得到应用,角色过于单一和固化,未能充分实现角色扮演中心理换位思考的价值。四是将校园心理剧的功能局限在表演上,事实上,表演之前的预热、表演之后的分享、延展到生活中的作业,才是校园心理剧真正发挥作用的环节。可以说,这些校园心理剧目在较深层次的心理体验上触及较少,在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的层面上着墨较多,存在着对校园心理剧认识上的不足和实施上的误区。如多数剧目在解决冲突时,会有一个扮演教育者的人物出现,或是老师,或是社会上的成人,或是具有较高认识水平的同伴,对“问题”人物加以引导,促进他或她的转变。无疑,这样的剧目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但问题解决的方式过于外化,缺乏对人物心理感受的表达,也没有发挥出多重角色转变的心理触动与转化的功能。在表演完毕后,学校并未组织开展相应的分享与交流活动,这也让校园心理剧的价值大为弱化。
三、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的实施建议
1.在形式上,需要“重感受轻表演”。
校园心理剧并非不能有表演的成分,事实上,表演给了表演者将自身同心理问题隔离的机会,便于减少参与者的心理防御,从而促进问题中情绪的自由宣泄和勇敢表达。而宣泄和表达,本身就起到了心理辅导的作用。但感受和情绪是流动的,以戏剧的方式表现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能脱离剧本,可以允许表演过程中适当的自发改编,更应倡导真实而自然的情感流露。同样地,在选择演员时,并不一定要强调主角的表演才能,而是可以选择有类似困扰的学生,让其在表演中感受问题的澄清与转化。当然,这需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能一味追求心理效果而造成对当事人的伤害。
2.在内容上,需要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指导。
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在编排心理剧时,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参与,以保证主题在心理教育的范畴之内,而且能够较好地在校园心理剧的表演过程中恰当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校园心理剧展示的是心理困扰,容易给表演者带来“标签效应”,特别是有真实心理困扰的当事人作为表演者时,更要注意心理教育的伦理和对学生心理隐私的保护。在表演结束后,需要对表演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去角色化”的仪式,以免观众在观演后对其随便议论,进行人身攻击和挖苦嘲笑。
3.在主题上,需要挖掘学生的心理困扰。
目前校园心理剧的主题偏重社会环境给学生造成的困扰,这些问题虽说也引发了学生的心理冲突,但更多的是依靠外在环境的改善才让问题得以解决。而校园心理剧应该更多地展示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在面对问题时的心理应对机制、在自我认识上的客观与辩证,以及心理上的转变对问题解决产生的积极作用。但这些主题需要从学生处进行挖掘,可以通过向学生征集的方式进行主题的归集与提炼。只有贴近学生心灵的剧情,才能够打动学生并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4.在实施上,需要完整的心理教育过程。
校园心理剧的功能是渗透性的,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机制,形成“编—演—看—议—写—用”的流程,从主题的选择,到表演的内化,到观众的接收,再到深化的分享与写作,最后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是一个长程的心理教育与发展的过程,并非仅限于舞台的表演。因此,想要充分利用校园心理剧,让其发挥最大的育心功能,就需要更加多元的心理教育方式的介入。
总之,对校园心理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需深化,以充分发掘其心理辅导与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