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2018-01-29杨艳
杨 艳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堂这一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实效性,将使新一代的高职学生理解和明确肩负在自己身上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有效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及特点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社会发展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必修课程,以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目标为依托,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是促使高职学生将学校与社会连接的桥梁,是新时代高职学生看社会、看世界真面目的重要窗口,因此必须把个人素质的提升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
1.理论性和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发生的热点新闻和关键问题。在帮助他们准确了解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同时,具备正确分析社会舆论导向和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结合所学的思政理论研究方法,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选用教程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每学期初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组织和实施的,都是半年内发生的要闻,并结合各地区的区情作为教师教学学习的必备教材。但国际国内的时事热点瞬息万变,需要老师和同学们随时关注最新资讯,防止最新问题“过时化”。
2.特殊性
“形势与政策”课从教学内容、开课方式到受教育群体面之广较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鉴于此,教育部每学期都会在学期初下发教育教学要点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教学方法的建议。但在教师准备课程的过程当中,又有一些值得学生关注的事件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处处关注新闻热点,并灵活机动地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兼职教师水平不高
据调查,不少高校领导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规范化建设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制定长远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师资队伍配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有思想政治理论以及相关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二是在各个院系担任学生思政工作的专职思政辅导员;三是各院系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这些教师除了专任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思政课教学经验以外,其他师资队伍不仅缺乏思想政治教学经验,更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基础,加之平时繁杂的其他工作,更是无暇顾及课堂教学知识的及时更新,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较为缺乏,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事实上,对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功底,还要有缜密的思辨能力和对国内外时事、政策、社会热点等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安排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陈旧,影响教学实效性
根据16号文件精神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授课,学生队伍的庞大,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教师队伍短缺,各任课老师还承担着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或学生管理等事务性工作,这样既保证不了备课的完整性,也保证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了完成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任务,只能安排在大的阶梯教室里合班上课,这将又对任课教师带来一定的课堂掌控方面的难度。部分学生借此机会浑水摸鱼,坐在教室后排玩手机、睡觉,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给老师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大了难度。由于教室较大,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看得见、听得清,对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要求较高,而临时出现的设备陈旧、老化而得不到及时修理的现象,也将很大程度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高职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特点来看,当前高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部分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对其个人辨识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规划有指导性的作用,加之平时本身喜欢关注时事新闻,甚至对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课效果还是不错的。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认为所学内容跟他们的就业、个人素质的发展关系不大,网络上的名师讲解得比老师更生动、更能引入入胜的消极思想。加之,本课程是以开卷考试的形式去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互联网的学习手段不足
当今,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今天,教师始终在和互联网争夺青少年的关注力。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交换时域性、互动性、多样性,信息储存量大等的优点,对90后的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多数老师为了教学实效性,除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以外,对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了限制,尤其是在课堂上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这种方式看似教师获得了“人机大战”的胜利,却并没有俘获学生们的内心,也没有真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而是时常上演“猫抓老鼠”的游戏。
三、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提高整体认识,优化教师师资队伍
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构建一支政治理论强、教学水平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实效性和特殊性,要求各学院领导能总体布局规划,鼓励各二级学院书记、学生管理人员、思政辅导员等积极自愿地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将择优选取教师上讲台。授课教师一定要学懂、学透马列主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用自身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着身边的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渊博的理论知识体系,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入浅出地讲真、讲活,满足他们对社会全面了解的需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团队合力作用,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和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广泛。光靠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难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教学实践相结合,而集体备课则可以引发授课教师们知识的互补,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唯一可走的捷径。在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中,主备人必须做到精心准备,并提前将准备的讲稿分发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手中,尤其是兼职教师更应花精力去补充学习,促进教师主动去学习相关的形势政策理论和教育学理论。这样,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才能促使大家从教学长处出发,以诚相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擦出思想的火花,有效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形成团队的合力作用,并形成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效地结合学生实际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要想很好地实现最初的教育目标,必须在被教育主体主观接受的前提下完成。形势与政策课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还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在教学的安排上,教务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各学院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科学地编排课表,确保每一个班级都能有最优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授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式、启发式、交互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采用时事热点分析、主题演讲、时政报告、现场辩论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在刺激与反应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思考,主动找到正确的答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的单向讲授向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进行转变。在师生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内容,积极思考,并且外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
(四)变“堵”为“疏”,引导学生将互联网和学习知识紧密联系
形势与政策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和时事热点新闻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如能养成良好的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并能形成一定的自我思维,将有助于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辅助教学工具,高职学生也更能接受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变为形象具体的多元化感知,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同步呈现,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发达的网络资源,通过各大思政学习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建形势与政策立体教学平台,加强师生间互动,从而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真正掌控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胡中华.教学方式多样化: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4):78-79.
[2]温娟,王纪平,庞丽铷.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9):56-59.
[3]戴回天.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提升路径论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