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分析及治理刍议
2018-01-29张科
张 科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一、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关于大数据
近年来,“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谓大数据,可以理解为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通俗理解,大数据既可以用来表达当今时代数据的某种特点,也可以用来表达数据科学研究的对象。大数据一方面指出了数据的规模庞大,另一方面也包括了被称为4V的四个显著特征,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数据的高价值、低密度(Value),数据的实时处理(Velocity)。这里的数据,不仅包括了文本、图片、音视频,还包括了人们的网上交易记录、有关事件的地理位置信息等。此外,诸如评论发表、点击、关注、点赞等网络社交行为,也被纳入了大数据的采集范围。在自媒体时代,个体对于公共事件表达看法的最常见方式,应该就是点击与发表评论了。因此,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分析和有效治理,就要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科学的数据处理。而网络舆情的分析和治理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大数据的获取能力和处理分析水平。在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构想。要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具体包括: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进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分析和治理,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指人们借助互联网,对于各种事件所表达的看法和主张的总体倾向和动态发展趋势。18世纪,最早出现了“公众意见”的提法,之后的时间里,有关舆情的理论开始逐步发展、成熟。如今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对社会群体互动的状态和将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晴雨表,也成为了各项政策实施的重要信息反馈来源和决策参考依据。
二、关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分析及治理的意义
一段时期以来,各级政府、社会机构纷纷开始研究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社会舆情研究,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借助大数据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治理。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承担者,高职院校在高校群体中扮演着特色鲜明的角色。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具有比较突出的特征。由于录取批次和分数线的差异,叠加上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抵御和鉴别不良信息的能力相对缺乏。同时,作为青年群体,精力充沛,情感丰富,学生花在网络空间的时间普遍较多,对于网络空间的热点事件和舆论焦点,关注度和敏感度普遍较高。问卷调查显示,笔者所在院校学生有34%每天花4到6小时上网;有38%每天花6到8小时上网;有22%每天花8小时以上用来上网。很多学生已是“重度网民”。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分析和治理工作中,学生理所应当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他们同时也是我们重点保护的对象。问卷调查显示,笔者所在院校学生有34%受到过来自网络的不实信息困扰但未造成实际损失,有27%因来自网络的欺诈而遭受过实际损失。探索并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校园网络舆情分析和治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舆情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相当正面的现实意义。
三、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一)社会关注度较高
高职院校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象牙塔,具有其相对独立和封闭性,又作为社会组织和群体的一部分,是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集中碰撞的场所。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今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这种群体的特殊性,使得校园里的网络舆情事件一旦爆发,便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其影响范围将显著扩大。
(二)学校对舆情扩散往往后知后觉
校园网络舆情事件从小萌芽到大爆发,有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当具有普遍认同的意见或评论逐渐趋向一致时,很容易导致特定的观点病毒式、爆发式传播。问卷调查显示,当遇到自己认为特别重要或爆炸性的大事件时,高达76%的学生选择最先想到转发给同学,只有4%的同学选择最先想到转发给老师或辅导员。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生活学习高度集中,社会经验相对缺乏,思想和意见很容易被同龄人影响,“意见领袖”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已诞生,舆情爆发时,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后知后觉,等到满城风雨时,已是措手不及。
(三)舆情事件有自身传播周期
一般来说,校园网络舆情的传播,会先后经历最初萌芽、迅速裂变、平台蔓延、逐渐淡化以及再次激活这几个阶段。最初萌芽阶段,肇始于事件当事人主动爆料或被关注转发,使得事件从个人属性走向社会属性;迅速裂变阶段,指本来在特定群体和有限个体范围内传播的事件,开始受到不特定人群的关注,成为公众舆论焦点;平台蔓延阶段,指舆情事件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影响范围迅速扩大;逐渐淡化阶段,是指随着公众好奇心和关注度的逐渐降温、转移,或校园官方及时应对处置,舆情事件逐步平息;再次激活阶段,指舆情事件有了突破性发展,加上管理主体对于舆情分析误判和处置不力,使得事件再次发酵。在第一波热潮过去后,校园舆情分析和治理措施,会显著影响事件发展的热度曲线。
(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微”力不小
被称为自媒体的网络社交平台,现在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热土。以微博为例,新浪微博月度活跃用户已过亿。这些活跃用户每天也会产生亿级的话语文本,而未来的重大事件很可能就蕴藏其中。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同,网络社交平台的传播不再是线性的,其互动性功能赋予旁观者表达意见的机会。网络社交媒体的“微”力不小,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者也要见“微”知著,练就敏锐的嗅觉,及时捕获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苗头。
四、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若干对策
(一)价值取向:构建科学指标体系,辩证利用大数据
1.有效的治理有赖于科学的网络舆情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舆情治理一般包括及时准确研判形势,披露事实真相和宣传解读政策,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以正视听,采取技术措施及时屏蔽特定负面信息的传播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对网络舆情的及时准确研判是基础和关键。要又快又准地做出舆情的形势研判,就必须全面整体分析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事件的诸多评价指标,包括参与主体、话题内容、事件影响力、波及群体的范围、媒体介入状态、时间和地点的敏感度、师生参与状态、特定个体的活跃度等。这些评价指标尽管权重不尽相同,但都能显著影响网络舆情发展的轨迹。如果能构建一套既能融入当前网络通用技术环境,又能关切高职院校个性化需求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便能迅速捕获敏感的特定条件因素,准确定位事件热度和危机程度,为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和实施合理的处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辩证看待大数据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获取的海量信息,尽可能掌握全面的数据,及时捕捉异常动态,为舆情处置提供数据预警。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数据本身主要揭示的是“可能的相关关系”,而非“逻辑的因果关系”,大数据需要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体现其价值。舆情的治理,经常需要迅速决策,做出准确的价值形势判断,而非精确的计算,要善于发挥大数据特性来及时决策。最后,要真正挖掘出大数据的价值,做出科学判断,必须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应通过培训既有人员和引进专业人员两条途径,打造一支胜任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检测和研判的专业队伍。借助专业的逻辑理性,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数据里蕴藏的信息,科学预测网络舆情当事人潜在的行为,及时化解不良后果,真正实现未雨绸缪取代亡羊补牢。
(二)现实选择:关注重点人群,构建关键词数据库
1.关注网络舆情传播的重点人群
校园贴吧的“网红”、微博的博主,还有微信公众号的主编,一般都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点人群。他们通常拥有大量粉丝,被大量读者追随,很容易成为某些事件的意见领袖。基于校园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此类重点人群传播的消息是富有“正能量”,还是充满夸大描述和负面情绪,将显著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因此,将关注重点人群纳入常态化管理,有利于及时捕获舆情最新动态,掌握工作主动权。关于重点人群的界定,从网络影响力角度进行观察,可以认为包括那些拥有满足一定数量的好友或粉丝的网络社交平台用户。从信息传播频率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包括经常被其他用户转发信息的网络社交平台用户。
2.关注线下舆情传播的重点人群
除了线上舆情传播的“网红”们,线下也有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处于各种重要角色的交叉点,也对舆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像二级学院、年级、班级、学生社团、生源地、项目组等,都是舆情传播的重要社群。如果有人同时活跃于上述多个社群,那么他对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他在网络上的意见表达和信息转发将有更多维度的影响。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不能忽略线下重点人群的思想动态。一方面要强化对其网络舆情的监测;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鼓励重点人群更倾向于传播健康正面的网络信息。
3.建立并及时更新校园网络舆情关键词数据库
建立并及时更新校园网络舆情关键词数据库,能极大地提升舆情治理效率。青年群体具有独特的话语体系,不断涌现的网络新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网络新词将原有文字赋予新的含义和情感,且迭代迅速,不受既有语法规则约束。一般而言,不参与到特定的群体,就无法理解这些网络新词的真正含义。网络新词不仅在线上大行其道,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甚至渗透进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高校是网络新词使用的集中场所,构建网络舆情关键词数据库,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管控,能显著提升舆情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陶卫平.新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11):168-169.
[2]张九州.课堂教学的传播要素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2):100-102.
[3]龙剑梅.生成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J].湖南社会学,2010(1):150-153.
[4]田苗.浅论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J].南方论刊,2016(1):45-46.
[5]詹剑锋.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学术探讨,2016,7(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