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模式探索
2018-01-29叶欣欣王德宽王晓亮
叶欣欣,王德宽,王晓亮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一、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现状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经蓬勃发展后,现已自成体系。国内的创业教育虽然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提出,但直到2002年,教育部将9所院校作为创新创业试点,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算正式开始全面启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掀起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素质和创业能力。艺术类学生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和较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艺术类高校现实机遇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已是目前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之一,已经提高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很多高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实践研究证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家和各地方出台了很多创新创业扶持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南通大学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南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类大学,艺术学院在这样一所各类文化和专业的荟萃之地可谓是别具一格。它涵盖美术、音乐等传统艺术类专业及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动画等应用型新兴艺术相关专业。学院借创新创业的东风,集民意、聚民智,打造才艺展示秀这一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与方法,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学院才艺展示秀团队融合了美术、音乐、动画、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具备的技能都能有所展示,展示内容多元化、多样化,具有鲜明的艺术学院专业特色。如展示南通大学西沫工作室、墨趣设绘等艺术学院已有的学生创业项目以及动画专业的动画视频、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模型、产品设计专业的模型作品等。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养路径探索
(一)根据个体特征,多元化组建创新创业团队
创新创业团队需要融合志趣相投的多个专业学生。目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外层面依托南通大学创客协会,学院内部通过学生“逐梦计划书”,将学生的“梦想”进行分类,更科学、更有效地组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构建“团队——小组——个人”三级组织结构,促进团队凝聚力,迅速提升团队整体的创新意识和水平。各项目小组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创新意识以及兴趣方向,并结合学生的个体意愿选择多名学生组成,由于个体专业水平的不同,由导师指派一人担任小组组长(也可以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创新团队则是由多个项目小组组成,各个项目小组可以协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各小组交互统一,协作完成团队的任务。
(二)双重引发,引入双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理论老师从专业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也需要理论实践同步进行,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加强实践的辅导,需聘请校外知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作为创业导师,形成学校专职导师与社会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双导师制的引入,为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实践操作和理论依据搭建了桥梁,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培养。这也搭建起了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将理论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地转化为实用型成果。
(三)建立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
整合校内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多给学生发布和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形成低年级进行创业思维、精神的养成,中高年级形成创业实践、创新的能力。学校应当以学生为本,结合国际教育方式,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主动把国内外学术发展最前沿、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战实例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意的灵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加大学生参观、考察、调研以及与企事业单位产学研合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创新创业建设配套支持
近年来,很多高校加大了创新创业经费的投入和奖励,通过以“挑战杯”“创青春”为龙头的创新创业比赛,真正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加强联动,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成绩记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分,并作为学生各类评奖评优、保研的考核标准之一,让学生的付出更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学院要从已有的创业项目开始,多个策划团队分头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多渠道多层面统筹安排资金,并根据创新创业任务划拨经费,设立创新专项经费,保障实践教学、创新项目资助与奖励,做到“人员、设备、场地、经费”的全部到位,为学生提供无忧服务,确保成为实践创新团队的强大后备力量。
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团队构建的意义和作用
(一)凸显团队集成优势,建立迭代式实践梯队
学生在才艺展示秀团队组织的引导下,通过参与到实践创新活动中,可以迅速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更加熟练地开展自身的专业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相结合,多专业的思想和智慧的碰撞,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而促进团队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学生可以全年经审核筛选后自由进入才艺展示秀团队,随时可以为才艺展示秀团队带来新鲜的血液,也有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团队多层次的梯队建设。团队的成员由于专业的不同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激情和能力,并通过不断地改进,促进相应的环节得到持续的改良甚至大幅度的改变。基于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学生的不断流转,创新团队的能力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逐步形成迭代式实践梯队,从而不断地推动团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创新实践团队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团队是最好的体现,也是最好的创新创业团队模式。就整个才艺展示秀团队来说,正是这种一次次的改良和改变,成为了推动创新的不断动力。
(二)凸显跨学科优势,达到人尽其用
打通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开展跨学科专业的交流,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方法,促进人才培养由单一的学科模式向跨学科跨领域转变。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时,一切要本着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恰到好处地安排好其在创新团队中的位置,既充分发挥其能力,又能够给予其进步的空间。如笔者所在院指尖上的艺术策划团队,分成文案组、设计组、拍摄组和协调组四个小组,以达到人尽其用的目的。
(三)凸显创新创业优势,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通过创新创业团队的培育,一是通过以创促就,主动开拓就业市场,用创业代替就业,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整体就业率;二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主动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三是对新时代社会的贡献度明显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及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持续性长、参与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一项复杂和系统的艰巨工程,其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团队的建设。这就需要艺术高校各级机关和部门联合社会资源,通力合作、环环相扣、密切配合,搭建起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的新时代艺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1]刘荣.当代中国美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D].西安美术学院,2017.
[2]曾晓泉,白瑾.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辨析[J].当代经济,2012(1):94-95.
[3]熙莹,李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模式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3):69-71.
[4]陈勇军.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6):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