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民间艺术的语境结构特点以及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018-01-29程狄
程 狄
(江苏开放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一、艺术语境下的民间艺术结构特征
(一)现代艺术语境的概念和形成
现代艺术门类发展有四个环节,艺术家自身的审美意识、作品的艺术性、观众群体的审美意识、艺术发展的外界土壤。所谓“语境”下的研究,即在艺术“语境”下分析个体艺术的这四种组成元素。美国艺术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对这四种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给予描述。他认为,这四种元素构成了三种关系:作品与创作者的审美一致性、观众对作品艺术审美的接纳性、艺术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他的这一理论对当下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和对艺术作品的个体艺术性分析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英国学者卡瓦拉罗对艺术作品的具体分析认为应该视其为一种带有数据化隐喻的“文本”。“文本”化的本质就是具有开放性、可阅读性、消费性等,而不是出于“孤芳自赏”的状态。观众的认知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艺术文本在消费中的变化都对艺术审美的发展产生影响。卡瓦拉罗的这一观点肯定了艺术的开放性和经济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上述两位学者的“三种关系”论和“文本”论对当下复杂的艺术思想研究来说已经显得过于简要。“语境”论的出现,为深入探索艺术系统的组成要素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艺术“语境”的应用方式也成为当下急需研究的重点。围绕卡瓦拉罗的“文本”论,将艺术视为一个可阅读和消费的文本,既然具有消费性,其就成为一个生产化的系统,生产→欣赏→消费形成一个完成的过程,这时,艺术“语境”的含义与外部社会“语境”重叠。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要产生消费性,也必须考虑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最终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地存在。艺术语境下的现代艺术成为一种结构严谨、完整的艺术生产方式,且逐渐形成了专业性,作品、艺术家、观众的身份分工明确,与社会语境既存在相互依存,又保持一定的界限。
(二)民间艺术语境结构的特点
现今对民间艺术的概念属于狭义上的范畴,即没有纳入到艺术学科课程设置体系的地方性艺术门类,例如地方戏剧、剪纸等,具有地域性、分散性、专门群体性。在艺术学语境下对其艺术生产和传播方式进行考察,与现代艺术相比拥有众多的特殊性的反差,这种反差性是民间艺术在当下得以复苏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地方性宗教等思想内涵的紧密结合。贡布里希认为原始岩画是一种具有日常功能性的艺术表现,这一见解与对民间艺术精神内涵的解读相契合。民间艺术作为小众艺术样式,形式简单,但是是一定历史时期某一区域宗教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的集合体,是研究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例如江苏北部的淮剧、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农民画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产生初期并不是以艺术生产、消费为目的,其语境是放置在古老的文化传统,如某种仪式、风俗习惯以及当下如何传承两个方面之中。因此,民间艺术的作品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不能等同于现代艺术,需要纳入至城市整体的民众文化意识,成为精神意识范畴的一种审美活动,而不是片面依赖单一的视觉外显。
二是民间艺术语境构成重在与社会语境的融合。民间艺术语境的标准不能依照现代艺术的标准进行认知和传播推广。民间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融合在社会群体活动中,渗透在社会习俗和地域文化当中。因此,民间艺术的语境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其语境结构是完整的,虽然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具有可消费的公认性,但逐渐向艺术品转化,例如剪纸、皮影等;其二,由于民间艺术的民众参与,具有了社会性,因此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语境;其三,正因为民间艺术不具备独立的艺术生产模式,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语境与社会语境的结合,将艺术样式直接与社会文化相结合,而不是放在艺术生产的语境当中。社会语境比艺术语境相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更加具有直接性,即直接影响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和推广方。
二、民间艺术与城市文化的互动
(一)广泛的群体参与性
民间艺术在当下社会生活的融合方式之一就是转变为文创作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其参与门槛的降低为群众广泛参与从而开阔其市场提供可能性。由于民间艺术的语境构成中对群众的艺术素质没有限定,也没有出现现代艺术的生产模式分工,即参与人员的主观参与性降低,以被动为主,只是单纯的观赏者身份。但在社会语境下,民间艺术不存在职能的分工,是一种无消费意识的群体参与性活动,例如广场舞、街舞等形式,虽然不像绘画等艺术样式精致,但胜在参与人员众多,也是现今城市居民文化的表征之一。可以在公共区域内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将民间艺术与民众艺术相统一,提升居民对艺术的懵懂认知,为艺术文化产业市场培育潜在的未来消费群体。
民间艺术或者称为民众艺术,其本质是一种平民文化,且不具有消费性、展演性,因此不存在要依据市场经济因素来规定准入原则的高门槛化。民间艺术的展示样式可以视其为艺术创作的资源之一,通过现代化审美的重新提炼和包装,演变为一种专业化艺术样式,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门类,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民间艺术形式基础上发展的民众艺术也随之参与到城市文化形象的创建活动,并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一种资源。例如,当代绘画题材中对城市人群精神面貌的意象表现等。
(二)不同表现形式对城市精神表现的直观化
民间艺术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外显特征有差异化。民间艺术的思想多元性代表了不同群体的传统文化意识,在一座城市聚集后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表现样式,要利用民俗节日对这些习俗文化和艺术表现样式进行推动,多方面繁荣市民精神文化,从而达到对城市形象的完整构建。同时,民间艺术样式由于其原始性、简单性、朴素性,带给民众的精神影响直观化、本能化,民间艺术的本质就是民众心理情绪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与艺术家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有着本质区别,受众群体的艺术素养缺乏决定其要能转变为市民最直观的情绪宣泄的载体,以自我主动参与的形式,排解现代城市生活负面精神影响下的压抑情感,同时也作为城市文化表现的附载体。
(三)民众主体性对城市市民精神空间的营造
民间艺术在城市文化中的显现多为公共文化的展示,如戏曲艺术。美国艺术学者杜威认为,公共活动中的样式是将社会语境与实践、艺术教育整合的一个具有审美意识的整体。这说明民众艺术的语境构成要素具有社会性。但现实中常可见到民众艺术的样式表现被曲解,成为畸形的文化产业。民间艺术通过民众生活得以表现,但必须是相联系不能割裂,不能出现不合时宜的一种“丑化”面貌。民众主体性在这种场景中并没有得到彰显,反而被错位的模仿性民间文化所埋没。因此在多语境重叠下的民众艺术中,艺术反而并不是主要内容,群体的主动参与性才是根本,城市精神文化的彰显也是依靠众多的群体主体性。
民众艺术主体性的发挥,对城市居民精神环境的和谐以及整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都起着重要作用。民众艺术的本体是民间艺术,因此民间艺术的质朴性、交融性成为民众艺术的精神内涵,群体之间的亲密感和非利益感也随之产生,这对一座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现今城市中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仪式性已经不再存在,但民众艺术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群体内部的融合和自我展示,与社会文化保持联系,是一种动态的变化样式,在扩充市民精神空间的同时也对城市公共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整体文化的构建起到推动作用。
三、结语
脱胎于民间艺术而形成的民众艺术,作为普通群众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化的表现使得它在当下城市的市民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孕育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时也为现代城市中盛行的当代艺术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民间艺术游走于群众性与艺术专业性之间,它的双面性决定了它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必然会再次复苏。对民间艺术语境构成的分析,可以转变对其在现代城市会消亡的论断。重新定位民间艺术的价值,开展对其研究,引导在城市公共区域的实践展示,是激发城市居民文化个性形成,推动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城市文化市场发展的有效策略,从根本上促进形成多层次性的城市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
[1](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4]张道一.民间美术文集[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5](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