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
2018-01-29梁宪民
梁宪民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福建 福州 350100)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不断发展,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有些高校研究生导师对于德育工作并不是很重视,不能自觉地去开展相关工作。所以,本文将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办法。
一、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研究生导师的本质工作还是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老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很多研究生导师只是单纯地去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这一层面。所以,就出现了一些与高校研究生相关的恶性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这对高校教育的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打击。所以,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在平日的教学中,要让研究生同学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中感受导师的教育的思想性,把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融合进入平常的教学之中。老师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二、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监察制度
许多高校针对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方面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但是执行并不是很有力。其中,大多数学校存在规定被沦为空头文件,很多研究生导师并不熟悉相关规定或者说根本就没把相关规定当回事,没有深入贯彻学校的指导思想。老师执行不力,而学校又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没人去督促研究生导师贯彻学校的政策。在这些弊端之下,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就举步维艰,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没有设立相应的监察机构,也没有布置相关的人力去监督这一工作的进行。这是学校的失职,学校不应该只是出台政策,政策已公布,其他就不管不问了。
(二)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利
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许多研究生古板地认为自己只要进行研究生学习业务上的教育即可,而关于德育工作,则更多去依赖于学生的辅导员来进行。在传统观念中,辅导员被看作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就是这种认识的偏差,造成了研究生导师与学生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上的互相不协调,严重阻碍了学生德育工作的进行。德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德育工作必须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其中,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孤立进行。这样的德育工作根本不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德育工作的中德育和业务这两方面的工作出现了分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导师与辅导员之间不协作的问题。
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关于德育工作配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各个部门之间关于德育工作的分工不明确。有的领导采取中庸之道,只是为了维系各部门之间的和气,并没有给各部门职责给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了许多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被各个部门相互推诿,相互“踢皮球”。多德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不再相互推卸责任。各个部门要承担起自己在学校德育工作应有的责任,学校领导要加强监管,严查此类工作,对于出现工作疏忽的部门要严厉地进行批评,这样才能促进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自觉性的提高。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管理,设立工作评价机制
研究生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教育目标要有相应的标准,不应只是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更要去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信仰。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更要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成长,培养出合格的高校人才。如果学生学习优异,但是思想已经变质,那么他对于社会就是有害的,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失职。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层面的管理,不能放任自流。所以,必须要对老师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工作水平,设立相应的教师工作效果评价机制。对于优秀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为其他研究生导师的学习榜样,带动教师团队的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对于那些依然我行我素,没有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思想的研究生导师,则要对该教师进行严厉的批评,不能顾及情面。因为德育工作对于整个研究生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态度不端正的导师批评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要想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还要从教师的选拔和考核机制入手,在学校聘用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不仅要考察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业务水平,更要去考察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对于那些工作业务水平不够过硬的教师,一律不准录用,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对于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教师一定要立德树人,做好相关德育工作的知识储备,不能只是以往的只管文化课,而对于学生的人格思想不闻不问。老师要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相关德育工作的自觉性。
(二)设立教师行为规范,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有很多学校没有对研究生导师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没有给出教师行为规范,导致了有些教师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立德树人的作用。所以,研究生导师要在整个教学期间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层面的发展,要对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进行具体详实的规定,要让研究生导师明确他们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可以对此提出具体要求。比如,首先要求研究生导师要了解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这样可以摆脱前面某些老师借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为由来“和稀泥”的相关问题。这样就明确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其次,学校要求研究生导师要立德树人,以身作则,两袖清风,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恪守学术道德和相关的学术规则。要有一颗严谨的治学之心,为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三观。学校还要严格要求研究生导师对自己所培养的学生要树立极高的责任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研究生导师要加强与自己学生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学校学习遇到困难,老师要耐心积极地为学生解答。学生思想上出现问题,老师也要耐心开导学生,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教师则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学生学习。这样的老师,学生看在眼里,心里也会默默地学习老师的一举一动,教师的德育工作就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之下完成了。这比教师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地进行德育工作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有利于推进德育工作的进行。
(三)高校各个系统进行相互协调
高校内的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有时工作联系不是很密切。所以,想做好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就必须统筹好高校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让各个部门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举例来说,对于研究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辅导员和导师这两者,而想做好研究生的德育工作,那么就必须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和导师的工作进行相互协调。其实在实际分工中,辅导员一般是负责学生的思想指导工作,而导师多是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但是二者的工作不能是两条永远不相交的平行线,那样学生的德育工作就会很难开展下去。所以,导师要加强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二者要经常性地进行相互信息交流,对双方的工作给以支持,不能只是埋头去干自己的工作,眼里没有别人。二者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互相独立的关系。二者可以及时进行工作问题上的沟通,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的进行。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要提高自身德育工作的自觉性,不能持有觉得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推给辅导员就行了的错误工作思想。两者要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此来推动相关工作的进行。
(四)细化具体工作要求,设立相应的监察制度
高校应对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工作状况进行细化,规定到具体工作要求之中,比如可以要求老师必须每个星期召开一次师生会议等相关的硬性要求,以此来推动研究生导师的德育工作的进行,让导师把相关的概念内化到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关于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如果只是空泛地进行规定,没有具体的要求,很可能一切就流于形式化了,对于相关的工作没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要设立相关机构对导师的德育工作进行监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设立相应的监察制度,每个学期对所有的导师出台一次工作水平报告。对导师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汇报,这样有利于督促导师进行相关的德育工作,让教师更好发挥立德树人的榜样作用,推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马君雅.“德育”演进视野下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维度探析[J].文教资料,2016(16):96-97.
[2]金鑫.在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导师德育教育模式的行动研究调查报告[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5-7.
[3]刘康平,张华,郑景文.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下的导师德育工作探索[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2):50-54.
[4]崔延生,付婷婷,谭智敏.研究生导师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
[5]刘康平,张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德育保障中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协调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9):96-99.
[6]吴宁宁,张颖.导师主导性视域下研究生学术诚信培养研究——基于对近10年3次调研数据的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