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德育的启示
2018-01-29秦雪娇
秦雪娇,徐 东
在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的涌入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之中,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念.它虽然在中国已经走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但是对于杜威教育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问题.杜威的德育思想作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而在当今物欲横流、重知识轻道德的社会现象下,重新理解杜威富有特色的德育思想的本质与时代性,借鉴其精华,为我国幼儿德育提供借鉴.
1 对杜威德育思想内涵的解读
杜威的德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德育理论以实用主义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与社会适应的能力;德育内容即把社会生活与学校的教学内容相联系;道德教育的方法是讨论、探究方法和社会、活动方法.
1.1 德育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与社会适应能力
杜威将教育目的界定为“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且“要养成一种人品,能对社会有益,能做社会有用的一份子”.[1]61他认为“智理情感调和其中”才是学生适应社会的最好办法:一方面,杜威强调学生应具有同情性,即“对他人表同情,我求知识,因为要增长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且认为“人为同情而求知识,一定能为它去造福社会”;另一方面,他认为要更好的造福社会,必须以智理去启导情绪,光有同情心是不够的,还应有知识、有能力才行.[2]179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服务社会,德育的目的是追求更好生活,道德作为基础性的条件保障了好生活的可能性,[3]而且道德生活需要对学生的人格方面进行训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智慧、情感和能力是杜威极力强调的社会品德的必备要素.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是在具体的经验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动的善的表达.“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能力,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发展,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和谐.能力只有与它所派上的用场联系起来,只有与它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才成其为能力.”由此可见,只有当我们的习惯、能力在实践中真正运用时,我们才会对所谓的善的定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解答,由此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1.2 德育内容:源自生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是杜威德育教育理论的精髓,在其德育理论中,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生活即是发展,不断发展和不断生长就构成了生活.”[4]60人的自然属性即是不断的生长的,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杜威认为生长不仅指身体本身的生长,还指向道德与智慧、能力的不断成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观念的人”,而不是培养“关于道德观念的概念”.因此,杜威主张德育首先应该与学校生活联系起来,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把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其次,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观点要求将学校看做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实质就是在小社会中学习与发展.他强调学校应该具有社会的一些优良品质,强调学校学习的内容应该体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特征.
杜威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分为直接的道德教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5]直接的道德教育即是教师给学生直接讲述道德理论的方式让学生获取道德观念;间接的道德教育则是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与已知的道德知识联系起来.直接德育通过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很大的弊端,导致学生的学习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直接德育可能会造成传授的德育思想与现实不符,造成假、大、空的局面.所以强调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不把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出发,树立良好品德.
1.3 德育方法:讨论探究式、社会活动体验式
杜威是一个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为一体的教育论者.他认为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6]173-174一是运用讨论探究式的方法.杜威否定传统德育教育中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德育知识,认为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智力水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结果,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而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在接受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发现和碰到各种各样的道德疑难问题,靠灌输解决不了问题,而只能靠学生的智慧和能力,通过探究和讨论来解决.[7]8二是社会活动体验式方法.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是小型的社会,学校生活与社会相联系.学校要使学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学生的生长发展规律,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经验中塑造个体的道德品德,实现自己的价值,即“做中学”.在活动中去讨论、探究、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没有活动就没有经验.杜威认为,经验是从做事中得出来的,经验与活动不可分割.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习”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于是他提出了五步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观察解释——提出假设——推理假设——检验推理.
2 我国幼儿德育现状
根据杜威的德育理论反思我国当下幼儿的道德教育,发现有诸多不足.其重点体现在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使幼儿的知行分离;幼儿的德育内容与其现实生活相分离;道德教育的方式太过单一,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幼儿的德育环
境使幼儿的自律感不强.
2.1 德育目标理想化:幼儿的知行分离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幼儿的德育教育太过于理想化,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刀切”,言传不能身教:比如一些教师或家长教导孩子过马路时,要遵守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发现他们自己并不愿意停下来等一等.这些现象导致了幼儿的知行分离.他们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却发现教师与家长的教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使其形成认知上的冲突.而且,德育目标未与幼儿的情感、知识、能力相结合.教师忽略幼儿的实际情况而传授一些“假、大、空”的德育观念.幼儿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观点与意见,他们的道德知识得不到实践,道德情感得不到转移且道德能力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甚至道德教育忽视了个性差异和地区差异,教育者既没有把握地域特点,也没有关注幼儿自身个性特点.
运用过于理想化的幼儿德育目标,且忽略幼儿自身的发展与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导致幼儿“知行分离”的道德教育,却期望将幼儿发展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人显然是不明智的.
2.2 德育内容理论化: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分离
德育教育只是教育者单纯的说教,且将道德知识只容入理论观念中,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是不可行的.他们受到社会中许多不良因素的导向,习惯了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其性格大多嚣张跋扈、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在与他人交往中不顾及他人感受,生活不能自理,且承受压力的能力差.儿童的道德水平的回落不仅反映整个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而且将会是教育和社会混乱的原因.[8]杜威所说的生活指“人类民族的全部经验”,德育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道德教育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更合适与其日常生活相联系,而非只是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幼儿是生活中的人,与社会一起成长进步,幼儿的德育内容应该来自于其身边的人、事、物.
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来自于幼儿身边的各方面,不仅仅只是教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提纲,让幼儿在课堂上呆滞、被动的接受所传授的内容,更多的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周遭的事物,从而去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平.
2.3 德育方法简单化:忽视幼儿年龄特征
中国传统的德育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道德修养法,包括学思结合的方法、自省法、克己法、慎独法;二是道德教学的方法,包括教育灌输法、民俗继承感化法、知行并重法、身教示范法、礼乐结合法等.[9]传统德育教学不顾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编制一个自认为最好的道德框架,强制性的套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体系中,把幼儿塑造成理想化的德育范本.德育方法是道德教育达到道德目标的桥梁,它的作用不可忽视.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只能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全盘接受或全部否定,他们不能分辨教育者所传授的正确与否.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教育者所讲述的类似情况时,就显得有些局促.这种使用单一的教育手段,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其生活脱离;把道德教育从其他教育活动中抽离出来,重形式而轻实践,较少关注幼儿道德知识内化的教育方法所教育出来的幼儿可能造成“双重人格”现象.
判断德育方式最有效的方法是幼儿对在学习结果有无收获,幼儿德育教学要注重幼儿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德育方式应该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体现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2.4 德育环境形式化:重物质轻精神环境创设
杜威在强调道德教育时,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必须能暗示出一种环境,使人的能力可以有组织且又自由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10]114,可见德育环境对于幼儿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幼儿德育环境包含物质与精神环境:从物质环境上看,关于幼儿道德知识环创却不尽人意,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更多体现的是高、大、空的东西,主题不鲜明,且内容多来自于书本,与幼儿互动行为较少;从精神环境上看,幼儿园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教育者注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照料,忽视幼儿的人际关系等一般心理环境的构建.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不注重幼儿认知、情感体验,德育却更多的是为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而外在的强制要求.活动中幼儿感到压抑,教育方式呆板、缺乏灵活的表现形式,使幼儿处于沉闷、紧张的学习状态.幼儿与德育物质环境发生互动较少,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得不到发展,影响幼儿个性形成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最终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
3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生活德育的启示
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德育生活化体系.他认为应该“停止把教育纯粹当作后来生活的准备,把它打造得具有当前生活的全部意义”[11]44.面对当前我国幼儿生活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借鉴杜威具有开拓性的道德教育理论,有利于为幼儿树立科学的德育目标,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与认知,促进幼儿德育生活化.
3.1 树立科学的德育目标:知行合一
(1)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最高与最终目的是道德教育.[12]128我国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以德为首,注重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幼儿的可塑性较强,在教育活动中将幼儿的经验与德育知识相联系,促进德育知识的潜移默化.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潜力,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逐步培养其判断是非的能力,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为只有真正满足个人需要的教育目的,才能唤起个人的智慧,切实加以实行.[13]75幼儿的自身特征要求德育目标需要建立在幼儿生活的基础之上,以幼儿的经验出发,把道德知识融入进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搬砖式”道德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告诫我们应该注重德育教学的重要地位.正如习主席所讲,“德育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4]要想把人生的纽扣扣好,必须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幼儿道德目标:知行合一.幼儿道德教育目标应该解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生活的环境中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解决当前存在的困境,最终达到知行统一.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大社会的道德目标.“德育从其根本主旨来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15]22具有德性的教育需要结合幼儿生活的经验与兴趣.杜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认为一个人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需要激发他求学的兴趣.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幼儿的兴趣,激发其内心的学习欲望,其目标一定具有实践性,而不是“纸上谈兵”.把道德教育知识与其经验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16]
3.2 注重德育内容:幼儿德育生活化
(1)将幼儿生活经验融入道德教育.杜威认为经验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更能够促使德育目标的实现.幼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关注度是比较小的,也就决定了他们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接受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也不能脱离他们经验的中心去寻找道德教育材料.这不仅对幼儿的道德知识的成长无任何益处,而且还导致幼儿对道德教育的误解,从而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幼儿亲身经历的、耳濡目染的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事件为内容,系统的、有计划的去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在实践中去提高幼儿的道德能力,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目的.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融入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将道德知识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思维特征巧妙的传授给幼儿,然后逐步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加深道德认知的程度,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新的经验.
(2)德育内容从生活中取材.幼儿德育内容从其生活中取材有两大好处:一是从生活中得出的教育内容经过时间的检验,更能够符合道德价值的追求.在生活取材的道德价值观,就像试金石,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例如孔融让梨的生活事件,就是源于我国的优秀传统的德育素材.以这种通过严格筛选、来自于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件,作为幼儿德育的内容是可取的.二是更能为幼儿所接受.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活力.它与书本上教条的概念区分出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需要,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成为幼儿自身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幼儿的生活中取材应该来自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某些方面(性道德、环境道德等)不应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3.3 创造新的德育方法:体验与经验相结合
(1)探究体验式德育方法.探究体验式方法是将受教育者置于德育活动中,教育者运用真挚感人的言语、举止、表情、情境以及其他情感因素作为教育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17].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跟不上当今幼儿德育的发展实际.幼儿在德育情境中通过与已有经验发生碰撞,根据自身生理需要与情绪相连接,把当时的情感内化.首先,学龄前幼儿易受暗示,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可以运用这一特征,为幼儿创建合适的情境,注重幼儿情绪情感的体验.其次,让幼儿能够动之以情,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对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加以评价与运用.好的情绪体验应该得以及时的强化,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感;坏的情绪体验可以让幼儿了解到世事无常,在今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时,懂得从容的处理.
(2)社会活动式德育方法.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所拥有的特征学校也具备,学生日常进行的活动能够体现其社会性.所以,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日常社会活动的方式进行.首先,应该加强幼儿兴趣的培养.杜威认为,一个人如果对他的工作真感兴趣,他就能够忍受暂时的挫折,在克服精神涣散中寻找兴趣.[18]35兴趣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活动中以兴趣为起点的德育教育会更易促进幼儿学到的知识的内化;其次,以社会活动为主的德育培养方式,让幼儿在“做中学”,幼儿在直接的体验与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起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例如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益活动,幼儿园的互帮互助活动等让幼儿去体验、感知帮助他人的快乐,教师及时评价总结,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升华,个人品质得到发展.
3.4 创设和谐德育环境:物质与精神环境并重
(1)物质环境生活化.在杜威的德育思想中,德育环境指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一些事情做”,让学生主动去完成一些德育作业.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应该注意到:环境创设的适宜性、目的性、幼儿参与性以及审美性原则.幼儿德育环境的创设不仅需要环境的美观,而且环境创设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假、大、空”的德育内容去塑造幼儿的德育环境不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不能使其与环境发生互动,导致环境创设的形式化.物质环境的创设应紧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德育要考虑幼儿现有认知水平,注重物质环境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发生碰撞,最大限度让幼儿主动与环境发生互动来增长自己的道德知识;“人创造环境,适宜的环境同样也塑造人”.物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充分利用幼儿园条件,创造适宜的德育环境,促进幼儿道德知识的潜移默化.
(2)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在杜威的德育理论中,强调对学生精神环境的创设.他认为,道德不是教授来的,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培育起来的,道德精神环境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幼儿道德情感、知识、能力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有着重大的联系,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幼儿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良好的人际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友好的与他人相处:师生关系融洽、同伴关系友好,互帮互助,合作分享.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设置情境,将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带入其中,给幼儿充分心理准备,使其身临其境.通过创建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认真分析其道德行为,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与途径,在实际的道德情境中表现出来.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创设是缺一不可的,物质环境如同硬件设施,而精神环境就像软件设施,要实现幼儿道德教育良好运行,必须硬件、软件一同抓.
综上所述,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生活,要形成有道德的人需要个体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感知,把其外在的观念内化到个体的情感体验中.而且,生活是道德形成的必由之路,要达成道德教育的目的必须发挥生活的作用:从生活中来,最终为生活而服务.
:
[1]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沈益洪.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3]王登峰.学校日常管理规则之于学生的道德价值审视[J].基础教育研究,2017(5):15.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5]代玥.杜威德育理论对我国中学德育德育实践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6]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管亚军.杜威德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大学德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8]关莹.关于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J].新课程论坛,2006(2):4.
[9]陈俊.幼儿德育方法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119.
[10]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杜威.杜威全集(第4卷)[M].王新生,刘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邱磊.杜威教育箴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3]戴本博.中外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淡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15]马勤学.学校道德教育新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16]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S].教基(2016)39号.
[17]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5):18-19.
[18]杜威.德育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