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渐进法”:归因小学生习作“囧”象后的教学实践
2018-01-29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中西小学程云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中西小学 程云莉
新课改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而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农村孩子在习作方面与城市孩子的差距显得尤为明显。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至今仍未能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状态,现在的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低下,他们怕写、厌写。尤其在苏北农村学校,小学生的习作“危机”更严重。
一、“体验渐进法”的提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展开了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梳理和研究,这种教学法主要运用于体育教学、外语口语的模拟情境教学、语文教学的作文和阅读习作教学。从我国整个教育界来看,已经意识到体验式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作用。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体制。2001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各学科在课程目标上按结果目标和体验目标来描述。体验式教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笔者立足习作实情,指引学生从“观察、选材、阅读、说话、写作”五个方面努力,这五个方面并不是机械的排列,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调整。笔者将习作活动转变成“渐进式”,“体验”作为尝试方法,即习作的“体验渐进法”。
二、“体验渐进法”的借鉴依据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体验。教学常涉及的情境有四种,即课堂情境、文本情境、文化情境、生活情境。笔者认为习作教学也需要不同情境的整合。
(二)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论核心思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反对传统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他创造性提出儿童的成长就是积极地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的观点,涉及到了课程、思维、教师和学生的地位等方面,渗透于教学中的总原则就是“做中学”,从而为体验教学的模式奠定了教育学基础。
(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联结需要通过体验的过程来建立,是一种渐进的过程,需遵循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的原则。
桑代克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但认为这个学习过程不需要中介,因而他的理论显得简单机械。而将这种教育理论运用于习作教学,教师必然成为中介,且应意识到必须把学生放到大情境中去体验,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为自己的习作寻找源泉进行选材,即习作教学的“准备律”;通过阅读感受、说话训练、习作联系进行积累,即习作教学的“练习律”;在习作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评价和鼓励,即习作教学的“效果律”。
三、“体验渐进法”的实施方法
这种习作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作前的观察选材可让习作教学事半功倍,作中的方法指导不容忽视,作后教师应积极针对习作中的问题进行点拨,进而评价鼓励。现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为例,习作要求:阅读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一)准备律——从观察到选材的基础奁实
1.生活情境——观察——充分体验
此篇习作是写参观记或是游记,重在体验。学生若没有准备,在两节课内很难完成一篇好习作。在习作课之前笔者对这篇习作作了前瞻性的思考,恰逢清明节假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业: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同学们利用假期出去走一走,寻找一些新鲜的事情回来给我讲一讲,怎么样?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游玩时间,多元体验,为本次习作选材做准备。
2.生活情境——选材——猎奇世界
假期结束后,学生果然给我讲述了许多关于假期游玩的新鲜事:香港迪士尼乐园和米奇合影,连云港花果山探索水帘洞,杭州西湖泛舟,苏州周庄赏小镇,淮安盱眙吃龙虾……学生有了丰富的游玩体验,这将是选材的重要来源。笔者即而发问,同学们打算写什么?因为有过亲身体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想写的事情,拟题也就顺理成章了,例如《香港迪士尼乐园参观记》《连云港花果山游记》等。
(二)练习律——文本情境——阅读、说话、写作的相互联结
1.文本情境——阅读——方法寻求
指导学生拟题后,笔者询问学生打算怎么写,顿时鸦雀无声。此时笔者让学生自由阅读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再谈及启发。学生交流后,笔者发现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但是文章怎么写才能生动具体,重点突出,这是本篇习作的一个重点。
2.文本情境——练说——分享体验
为了投石问路,交流后笔者咨询了一个学生,他是打算写花果山的桃花和水帘洞,笔者让他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山脚下,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桃花,很美。水帘洞的水很凉爽。他说得不够生动具体,可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体验。笔者即时进行了点拨、评价。为了激励他,笔者表扬了他。引导学生说话不是一气呵成,说话是为习作准备,需分层次进行。练习说话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由词成句,由句成段,为习作铺垫。
笔者引导学生借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描写海棠花的一段: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忽然一亮,那几颗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棠花的多、密、美和春意浓浓。学生描写花果山的桃花不仅可以写花的多、美,可以从蝴蝶蜜蜂的角度写花香。
该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分享了自己的独特体验:走到花果山的山脚下,眼前忽然一亮,漫山遍野的桃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粉红的花,这繁花从山下开到山上,不留一点缝隙,就像走进花的海洋。蜜蜂、蝴蝶急着赶来,沐浴一场鲜花大海啸。联系文章,结合生活,进行仿说,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为最终的写作打下基础。
3.文本情境——以读促写——丰富内涵
读写结合,是习作教学的宝贵经验。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自身的生活相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在习作课上可以借助构段比较典型的文段,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分析其构段特点,找出构段规律,再进行练笔。
例如,在本次习作课上学生起草习作稿时,笔者发现一位学生在写西湖泛舟的事情,他不知如何下笔,笔者指出可以回顾一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中的写景片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哪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巨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写景文字区区两句,从句式来看,耐人寻味的妙喻将景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顺序来看,作者先整体写了山冈,在局部介绍了松林、溪流、竹林的特点,都用了四字词语来形容景物,整齐优美。在分析例文的语段特点后,可以让学生就生活所见到的湖泊、田野、小溪等景物进行了仿写。
那么分享一下这位学生的作品:我们来到了西双湖,只见那里的湖面波光粼粼,好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铜镜。湖上几只游船你追我赶,两岸的柳枝摇曳多姿,兴奋的游客指指点点,让人流连忘返。学生学会了按顺序写景,学会了怎样安排文段结构才会使类似写景的习作更有条理。
(三)效果律——从参与到结果的点拨、评价和激励
1.课堂情境——点拨——实时反馈
本次习作完成后,笔者精心修改,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方位顺序来写,可是还有不少学生事无巨细地写流水账,因此再次呈现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讲解参观记和游记类习作如何做到重点突出,那就是不要把参观的见闻面面俱到,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两处景点重点描述,根据班级中优秀例文加深其感悟,学生又一次投入写作训练。
2.课堂情境——评价激励——树立信心
“体验渐进法”并不是学生们的盲目练习,教师应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适时点拨评价,鼓励学生增进信心,制定学习阶段相应的评价量规。例如课堂练说方面,如下表:
A 10-9 B 8-7 C 6-5 D 4-1 得分语言表述描写方法运用丰富且恰当没有使用描写方法运 用3-5种描写方法,且运用恰当运用1到3种描写方法,且运用恰当生动、感人流畅、无病句 流畅,但有个别病句不通顺,病句很多
(四)“体验渐进法”的实施延伸
1.灵活调整方法
笔者提出“体验渐进法”,再次强调涉及观察、选材、阅读、说话、练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并不是生搬硬套的程式,习作教学的方法应随机应变。以上只是笔者的尝试过程,不能覆盖所有教学情况。国家课程规定小学生一周有两周习作课,这两节课,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进行以上五个方面的练习。比如说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两节课可以渗透吗?阅读可以在课内,但更多的是在课外。
2.督促课外阅读
学生的习作需要学生丰富体验的积累,如何丰富学生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阅读来潜移默化。作为教师应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交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究竟如何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笔者仍在探求之中。
3.优化习作教学
教师应重视作前指导,和学生共同寻找生活的素材,加以提炼;重视作文的批改,正确归因学生习作,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与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的素养,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自身的写作实践,勤写“下水文”。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师当代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而习作能力正是一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亟待研究的一大难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作为教师,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应“以生为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按照“立足课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笔者正处于教学实践中“体验渐进法”这样一个尝试过程,逐步细化、精致化小学生习作教学,希冀学生的习作水平会给大家一个“蓦然回首”的惊喜。
【1】黄海.小学作文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教学,2007(14)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2)
【4】林惠生.学习型语文教育的“三点阅读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3)
【5】张荣.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
【6】山香教育.教育理论基础【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48)
【7】徐冠群.情境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R】.音乐教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