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浅析

2018-01-28吴清义

读天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现如今,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其培养为社会主义下富有我国特色建设的接班人,这对人才强国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展开是极为有利的,以此确保我国可以处于国际激烈竞争中的不败地位,而数学文化和核心素养关系又是极为密切的。为此,本文接下来就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途径进行一番探究,希望会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

当前我国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讲,他们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他们未来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尤其作为核心素养培养重要途径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带有一定特殊性的。要求通过数学具体学习过程,使学生对社会与个人知识储备等能够正确看待。通过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彰显出素质教育本质,这也是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

一、 核心素养定义与内涵

核心素养以素养作为基础,而素养的社会功能是不言而喻的,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包含有价值观、情绪、能力与知识等。同时核心素养又在素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指的是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具备的生活阅历、完善知识、能力、态度及所受教育的整体。新时期学生需要具备核心素养包括:其一,人及本身发展情况,包含人本身美好的特质,还有为达到本身需要与愿望而应具有的目的性明确的行动素养;其二,人和人、人和社会相处的能力与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

二、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 学生培养应密切联系生活

数学对学生思维起到会很好培养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还有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提升方面,更加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数学和生活是存在紧密关联的,而且理论向来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因此开展小学数学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应当对自己丰富生活阅历加以结合,这样把理论和实践密切连接在一起,才会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如果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故事结合到教学当中,再多设置些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如果此方法运用得当的话,那想必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也会取得明显成效的。

比如想要着重对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各位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像如下这样设置问题:养猪场想要投放一批猪到市场上,分成三次,首次卖出较总体数量三分之一超出一百只,而第二次又卖出较总数量一半少一百三十只,在第三次继续卖出三百三十只的数目。请问猪的总数是多少?在对这道问题进行整理解决时,教师还可做适度引导,提醒学生利用假设思维把问题解决掉。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目的所在。

(二) 重视知识和技能形成过程

要对学生良好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务必要将学生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就需要先梳理好知识内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当辅助学生清楚地掌握所有公式具体演变和推理过程,掌握数学概念内涵与本质等内容,而且还需要及时做好归纳,使学生知识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丰富。从而最终目的为学生掌握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深思维深度不断得到加深,核心素养得到大幅提高。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有一堂课是让他们对正方体、长方体等这些几何图形概念加以认知,假如教师只是单纯死板通过书面讲解形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们,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有几个面和边,又依次有何特点,那么学生势必会对这么多抽象理论难以接受。而如果教師带领学生们玩一些与讲解内容有关的拼搭游戏,这样把理论课程变成实践课程,化被动为主动,把球体、长方体等摆在学生们眼前,让学生切实看到、摸到,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思维多向性和灵活性加以培养,让他们形成空间感,进一步引导他们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从而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想效果。

(三)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

要注重对学生的启思,做好知识的有效渗透,尽可能为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学习提供一切条件。要求教师应当将示范工作做好,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一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每个环节、一点一滴之中都要对学生对各类方法的实践给予鼓励及指导,最终还要确保学生可以把这些方法化为己用,学会举一反三。为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探寻重点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对学习内容充分理解前提下,进一步做好概括、筛查与安排,再建立起学习的框架,将所有问题重难点列出来;最后用简明语言,将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内容的核心与实质把握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实践与学习,实现其发散思维的目标,也进一步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对《画正方形》这节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正方形画在宽四格、长八格方格纸中,而且要确保四个顶点分别处于相应网格点上面,这是学生们都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而且会求取出对应面积是1,4,9和16。但教师接下来就要启发学生如何才能使得出来的数字不是这几个,使学生通过自身研究与实践,打破原有思维僵局,学生经对图形本质特征的联想,进而得到将小方格的对角线作为正方形的边的一种正方形新画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变得更为活跃,也为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响应国家素质教育口号,就需要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发展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培养出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四有青年,以及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国家未来主人翁。小学阶段是所有教学任务中一个重点阶段,但是其教学研讨的份额却并不重。而国家教改工作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便在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在此背景下,针对小学乃至所有数学教育工作开展深入研究,实现教学现代化过渡,将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雷长征.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7(29):38-39.

[2]赵广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7(29):72-73.

[3]郁丽娜.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98.

作者简介:

吴清义,小学一级教师,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安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