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28亓路路
摘 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微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短小精炼的视频和各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些年来,微课程逐渐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教学模式,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本文从微观课程的优势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出发,将计算机教学应用到微课程上,提出构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并在课前充分利用学生的微课资源,在课前、课后利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自学和学习效果的兴趣,为未来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应用研究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计算机技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新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微型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则以计算机教学为基础,然后利用微课程辅助教学,两者相辅相成。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
一、 微课的特点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创造了Microlecture这一术语,它指的是将视频作为教学实践中的主要载体,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视频中还包括材料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教师评论等相关教学资源。它们形成了具有一定构成比和呈现方法的主题。微课程与传统教学资源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微课程是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的。
与传统和单一资源类型相比,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型,是为克服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而开发的,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在5~8分钟左右,时间短,与传统的课堂时间相比,它更符合视觉停驻规律。与传统课堂内容相比,微课程教学内容较少,突出重点问题,主要是教授某一知识点。同时,微课程资源容量小,整个微课程资源的总容量一般为几十兆字节。视频格式通常是支持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可供教师和学生在线使用。观看微课程教学视频,还可以查看辅助资源,如教学课件和教师评论信息。同时,这些资源可以下载到终端设备,使移动学习和远程学习得以实现。
2. 微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需要有突出的主题和明确的方向。它主要以微课程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收集”课件、多媒体教材、学生反馈评估、教师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创造出真实的教学资源。在这种特定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师生更有可能实现“默会知识”“隐性知识”等高水平思维能力的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技能,改变教学观念等,更快地达到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的快速提高,也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微课程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3. 微课程主要用于教授课堂中的某个知识点,或反映课堂中某一教学主题的内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相比,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精细,教学点也更加明确,微课程的設计和制作都围绕着它的主题。微课程研究的主题也来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或者来自学习策略、生活思维、教学反思和教学方法等实际和具体问题。
4.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包”概念,它不是一堆简单的多种资源。它是通过网页形式的教学主题或知识点的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任务和活动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突出主题,构建内容。同时,微课程还具有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特征,具有强大的动力学和生成能力,可以修改,扩展和生成资源要素,也可以随着教学环境和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微课程的内容,并动态更新。
二、 微课的具体应用
微课应用需要依靠视频播放终端和网络,而计算机基础课程则是直接的计算机操作学科,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学、研究和探索。因此,部分学校的个别专业为计算机课程建立了微课教学平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计算机技能。
(一) 构建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重新安排了课程的教学时间,改变了师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设计和制作课件,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和拍摄,制作微课程教学视频。在课前,学生可以被引导独立学习。课后,他们将组织成学习资源并上传到微课程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反馈、反思、交流等。使学生不再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在课前和课后独立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思维能力。
依据微课的特性,构建出了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的微课教学模式框架,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主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为其关键要素,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才能保证微课教学模式下和谐学习环境的建构和再生。根据微课程的特点,构建了基于计算机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框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因素。
(二) 微课的前景展望
教师在课前将教学内容整合到微观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中,以便将其上传到大多数平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可根据自己的适应性调整微教学视频的速度,视频和课件的重复播放可以使通常感到羞于提问的学生平静地学习,解决了后进生的转换问题。微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它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回答了师生之间的问题。它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和交流,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许多工具和软件被广泛使用,微课在教育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它可以结合自己的基础和学习接受程度。不仅可以填补空白,还可以加强和巩固,这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教学资源补充。对于教师来说,微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听力和评估模式。在微观教学平台上,教师的课件归档,微观教学视频和课后反思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如今,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数字产品的普及,基于微课程的各种学习方法将变得越来越流行。
三、 结论
目前,中国的教育正在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建设。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各种专业课程必须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革才能跟上节奏。利用微课程本身的优势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两者特点,使学生在基础计算机课程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微课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科目、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课程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于微观教学,仅用作辅助教学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有针对性,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8-44.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6.
[4]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5-28.
[5]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7-75.
[6]任海燕.微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2):139-140,145.
[7]孙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2):220-221.
[8]诸晓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102-103.
作者简介:
亓路路,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