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下包袱,轻松迎考

2018-01-28何碧兰

关键词:来访者咨询考试

何碧兰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114-02

一、一般情况

来访者小娟,高一,女生,16岁,父母都是个体户,家庭条件良好,经详细询问、调查,无家族性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平时较安静,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较好。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小娟低垂着头走进心理咨询室,身形消瘦,头发披肩,脸上长了些青春痘,试探的说:“我是XX的学生......我想咨询……。”刚进入咨询室的时候稍显紧张,语速较慢,但在谈到考试的事情时,手臂挥动,情绪激动,语速明显加快。

主诉:想到考试就胸闷、心慌、头晕,觉得自己很失败。

个人陈述:父母对我的学习要求较高,小时候凡事不听话非打即骂。我从小成绩优异,进入高中后竞争加剧,认为吃饭、洗澡、玩等都是浪费时间的表现,每一秒都用来学习才会成功。于是发狂的学习,希望超越他人。但是几次考试下来成绩都不理想,害怕别人笑我不够优秀,觉得自己很失败,自卑。

平时很努力学习,做题的准确率高。但一想到要考试就紧张不安,看不下书。当时会强迫自己继续看,但是越强迫越烦躁。一进入考场,还没拿到试卷,就觉得自己不会做,肯定会考砸,脑子一片空白,只能胡乱应答。可考试后,却陷入了无尽的懊恼、痛苦和自责当中。

最近,一到考试,就会觉得胸闷,心慌,头晕,吃不下饭,并且会安慰自己:“考不好(没参加考试),是身体不舒服导致的。”考试之后,症状会自行缓解。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三、心理测验与诊断

(一)心理测验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3,强迫症状1.9,人际敏感1.5,抑郁2.3,焦虑2.5,敌对1.5,恐怖1.9,偏执2.0,精神病性1.3,其他1.2;总分177;阳性项目数51个。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均分。

2、考试焦虑测验(TAS):指数32分,结果显示考试焦虑水平较高。

(二)评估诊断

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来访者心理问题由客观现实所引起,能否正常参加考试对她来说为重要事件,知情意协调统一,有自知力,个性相对稳定。智能完整,无逻缉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和神经症。经检查也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来访者内心很自责、紧张、焦虑,伴有躯体不适,一到考试就产生胸闷、心慌等症状,对考试焦虑所处的情境有回避行为,造成社会功能轻度受损。

综合以上分析,诊断为考试焦虑问题。

四、原因分析

①来访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自尊心强,得失心重,追求完美,缺乏自信,情绪敏感易泛化;②在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其管教严格,对学习的要求苛刻,现在所处的高中学习阶段竞争激烈;③来访者认为考试失利,就否定自己,并认为会被笑话,对考试有错误的认知;④持久的消极情绪,而又对改变现状的无力感。

五、辅导过程及建议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此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时效性,可防止来访者加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2、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按来访者各环节的焦虑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等级排列,通过想象在来访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来访者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些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3、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是通过全身主要肌肉收缩,训练个体能随意放松全身肌肉,以达到控制全身肌肉的紧张程度,保持心情平静,缓解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目的。

(二)辅导过程

1、第1次咨询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摄入性会谈,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来访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探求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及改变意愿,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来访者进行SCL—90、TAS量表测验,分析资料及测量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2、第2次咨询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

过程:(1)认知重建法:与来访者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她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再现事件,找出当时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当听到老师说要期末考试时,来访者说会立刻想到:“我肯定考不好”、“我不会做”、“别人肯定说我不优秀了”、“我很失败”等消极负面的思维,变得烦躁不安、紧张焦虑。心理老师指出并引导制止这些想法,帮助来访者建立合理的积极的认知,如“考试只是帮助我找出近期学习知识的盲点”、“考试将会帮助我完善知识的积累”、“即使我考砸了,只是一时的,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笑我”、“不要紧,按时交卷就可以了”、“我相信我能行”等。

(2)行为放松训练: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式放松训练,来访者坐在椅子上,心理老师用轻柔的声调引导她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胸、腹及下肢,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都可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3)布置家庭作业:

①定期梳理自己的想法(特别在情绪紧张时),如: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心情如何?希望情況是怎样的?在梳理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并找出不合理的认知,驳斥它,用合理的认知取代它。

②用轻松的语气词取代强烈的词汇,防止消极情绪泛化,如:用“我只是有点紧张而已”取代“我好紧张啊”。

③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

④回去后按照心理老师所教放松方法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3、第3次至第5次咨询: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积极自我暗示。

过程:找出来访者对考试感觉焦虑的环节,按各环节的焦虑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焦虑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0是绝对平静,100是极度焦虑。根据同来访者的谈话,共同商定建立的焦虑等级为5级,分别是:老师通知考试时间20、考试复习40、考试前一天60、进入考场80、考试中100。

按照以上建立的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同时运用肌肉放松法予以全身放松,当来访者通过每一个级别的时候,都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尽量使焦虑程度降到0,经过多次反复的想象脱敏治疗,来访者在想象考试时不再感觉焦虑。

4、第6次咨询

再次施测SCL-90,来访者的量表结果反映出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内。施测TAS指数结果为9,提示没有焦虑。请来访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总结整个辅导过程中来访者的成长。

六、辅导效果与总结

通过回访和跟踪,获悉小娟的症状改善了,进入考场时不再紧张害怕,做题过程中虽然还有点紧张,但不再感觉胸闷,心慌,考试焦虑的症状得以消除,尤其是改变了其过渡追求成功的完美主义认知模式。在辅导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增强了自信心,构建了积极的心态。

在本个案中,心理老师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取得了来访者的信任。心理老师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应用行为认知疗法调整其消极认知,采用系统脱敏消除了来访者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加之来访者的积极配合,来访者成功克服了考试焦虑,得以放下包袱,轻松应对考试。在期末考试中,来访者的成绩由班里的二十五名提高到第八名,并能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在升入高中以后,经常要面临周考、月考、单元考、模拟考等各种名目的考试和挑战,自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情绪反应和困扰。适度的紧张可提高考试效率,但是过度的紧张焦虑,则致使大脑分出精力来应对这份焦虑,从而影响发挥。所以心理老师、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可有意识的传授学生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合理坦然地看待考试,树立自信心,多从积极方面鼓励自己,以获得更多的正面的积极力量!

猜你喜欢

来访者咨询考试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礼物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