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乡村家校合作“厚障壁”找寻乡村家校合作平衡点
2018-01-28
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求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2012年2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2012年6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在该纲要中,“中小学应当逐步建立班级和学校两级家长委员会”又一次成为热点。[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家校合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在一些乡村学校,家校合作还是一块“处女地”,家校之间即使有联系,也只是学校单方面的“通报”和“告知”,不是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合作“一定是主体之间在相互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共事,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2]。在乡村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要认真探究家校合作的可能途径,唤醒乡村家长的内生力,找到乡村家校合作的平衡点,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一、走近——探究乡村家校“厚障壁”
4年前,我接手了一个新班,打算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跟家长们交流一下。但当我在班级群通知家长会的具体时间时,几乎没有家长给予回应。在我连发三遍通知后,终于有7个家长回复了,但回复内容却相似——孩子交给老师了,老师怎么管都行,他们绝对没意见,也绝不护短。就这样,我精心准备的家长会只能取消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事后向一个老教师请教:“家长们为什么不支持我开家长会呢?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家长们对我有意见?”那位老教师说:“你没做错,他们对你也没意见,只是乡下与城里不同。一方面,乡村家长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在教育方面,他们不如老师;另一方面,大部分父母都在外打工,即使来参会,也是爷爷奶奶来,他们更加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了。农村就是这样,没办法,孩子的教育,只能全靠老师。”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想过开家长会的事情。偶尔遇到特别顽皮的,三番五次通知,家长才能到校,交流后的结果也大都以孩子挨顿打而结束。因此,我与学生家长之间几乎是“零合作”,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话,可以这样说,当下乡村的很多家长与教师之间也存在这样可悲的厚障壁。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乡村家长们学历不高,在他们纯朴的观念里总是认为老师特别了不起,自己没有资格跟老师谈教育。甚至有些自卑的家长干脆不见老师,时间久了,教师和家长因缺乏沟通和交流而越走越远。其实不管家长和教师之间隔着多远的距离,他们之间总有一个纽带联系着,那就是孩子。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所以尽管彼此之间隔了一层“厚障壁”,但却有合作的可能。而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首要的便是消除这层“厚障壁”。
二、理解——点燃乡村家校合作内生力
内生力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包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行投资等的能力。而家校合作的内生力,我认为是具体到每个人发展的内部实力和主观能动性,不依靠外部环境和条件而自我具备的发展能量,是一种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能力。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家长会,我终于明白要想唤醒乡村家长的内生力,必须先了解家长们在想什么、要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
1.乡村家长们在想什么。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了解到家长的想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孩子的成人和成才。同时,年龄越大的家长越在意孩子是否能取得好成绩,而年龄相对年轻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不成才也可以接受,但一定要成人。
2.乡村家长们要什么。从家长们的反馈来看,他们的心声基本一致,分别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要求:希望孩子懂事、自觉、认真学习,少让家长和老师操心;希望老师有责任心,能管好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3.乡村家长们关心什么。家长们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成绩,区别是年轻家长眼光更远一些,会想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能否独立的问题。
由此可见,不管家长身在哪里,心中最牵挂的都是孩子。而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也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既然家校之间有共同的目标,那教师就应该唤醒乡村家长的内生力,让其具有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能力,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是要让个人的才智和健康体魄以及工作热情得以发挥,从而使组织的整体效益成倍增长。”[3]因此,当家长们还没有家校合作的意识时,我并没有强行改变他们的想法,而是表示真正的理解,并逐步走近他们。家校间良好而积极的沟通与联系,不仅仅只为达到“互通信息”的目的,还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学校与家庭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因此,家长没时间来学校,我就去家访;家长说孩子难管,我就告诉他们教育孩子的一些小妙招;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我就找孩子谈心,让孩子学会理解家长;家长说孩子成绩差,没必要多花心思了,我就帮孩子补习功课,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就这样,我用真诚打动了家长,他们开始理解并支持我,而且他们自身也有所改变,开始审视自身的不足,开始向优秀的家长学习。可以说,他们的内生力也在不断地生长。
三、融通——找到乡村家校合作平衡点
当我们理解了家长,真正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我们就可以走进他们的心里,这也给家校合作提供了可能。但真正找到平衡点,打破他们心里“孩子只听老师的话,孩子的教育全靠老师”的“坚冰”,自然要在前几次的家校合作当中让他们看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他们真正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到合作中。当他们在家校合作中收获成就感的时候,这个平衡点便自然产生了。
1.从学习走向生活的融通。2017年下半年,我接手一个新班,担任了七年级的班主任,4年前那次失败的家长会让我学会了绕“道”而行。适逢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开始过住校生活,我便借此契机,在家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家长朋友们,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建群的理解和支持!我建立家校群的目的不仅是方便联系,而且还想发挥你们的作用,真正实现家校合作,助力孩子成长。我们班孩子都是第一次过住宿生活,他们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床铺和物品,所以明天下午我想邀请4位家长来上一节班会课,教孩子们学习整理内务。如果大家同意我的想法,请报名参加。再次感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信息一发出,立即有家长回应了。第二天的班会课上,家长们先对寝室作了整体规划,包括生活用品的分类摆放、床铺整理、衣物洗护等,然后又具体指导孩子们如何洗衣服。整整两节课,家长们忙并快乐着。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充分理解了老师的辛苦,同时也认识到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这个问题,表示以后在家庭教育中要着重培养。而孩子们也从活动中理解了大人的不易,不再轻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第一次家校合作,我绕开了“谈教育、谈学习”的“道”,选择了家长们擅长的生活课。从活动效果来看,我这次的绕“道”而行是成功的,家校之间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实现了学习与生活上的融通。
2.从行为到心灵的融通。2017年12月29日下午,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学生活的第一个元旦晚会。从方案策划、节目排练到制作邀请函,学生与家长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在集体中实现了成长。晚会上,家长们积极参与,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零食,而且还即兴表演了歌舞,与孩子们同台演出。家长们自发地从幕后走到台前,表明家校合作不再局限于一些具体事务上,而且有了心灵上的融通。
3.从心灵到思想的融通。如果说4年前那次失败的家长会是由于我准备不足的话,那么4年后家校合作有所改观的原因可能就是家长们思想的转变,或者说是我“综合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我于2017年11月开始了班级“亲子阅读”活动,这是乡村班主任综合性影响孩子家庭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阅读活动才开展4个多月,但却成了家校合作的纽带与润滑剂,即使是在外务工的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亲子共读。阅读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一些家长的育儿观,并促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同时,他们也渐渐理解了教育是要在成“事”中成“人”的道理,我和家长们也因此实现了从心灵到思想的融通。
作为乡村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乡村班主任的指导、帮助、唤醒会深刻地影响乡村学生。如果乡村家校之间能够消除“厚障壁”,找寻到乡村家校合作的平衡点,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乡村学生一定可以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