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于老师
2018-01-28
(作者系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
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的刘春老师嘱我谈谈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我想三言两语肯定是道不完的,只能择几点印象深刻的简要述之。读者可去查阅于老师的著作和影像记录,定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于老师的课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读书。
这可能和大多数教师的感受一样,但是他的读,却又和当下许多课堂中的朗读不太一样。不少教师认为自己课文读不熟不要紧,可以让学生跟着课件朗读,而于老师一定是自己读到烂熟甚至能背才开讲;一些教师喜欢要求学生读出情感,读出个性,于老师更看重读正确、连贯、语气自然,而把语调、节奏、韵律的要求提给做示范的自己;还有些教师认为读不如讲,讲得深刻全面,学生才学得多、学得快,于老师则不遗余力地读,他认为读和背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事情,读通顺了,读熟练了,就有积累,有语感了。当学生朗读不过关的时候,他甚至会要求学生跟着老师读,模仿老师读,一句句、一段段地读过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他对弟子说,不要怕别人说我们“抱着孩子过河”,如果学生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语文就空了。这种强调读的做法凸显了小学语文的基础性,也是小学语文课堂该有的模样。
于老师的读并不是死读,我们知道于老师的教学有“五重”,其中一条叫重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书读完了闭上眼睛想一想,悟一悟,他说:“光读不想,这就成了书读人,不是人读书。”朗读是积累,默想生智慧。孔子就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说,孔子给颜回讲学,他一整天都是沉默状态,像个愚钝的人。可等他退下后,孔子再考察他课后的言行,发现他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发挥得不错,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呀!这里颜回的沉默就是在悟,就是在体会,而于老师深谙其道。
第二点印象是于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于老师爱在课堂上读书,他朗读的《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打动着学生;于老师爱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表演,他和学生合作的《小稻秧脱险记》就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杂草抢夺小稻秧营养的场景。于老师还喜欢让学生借助他的简笔画加深理解,喜欢把板书的每一笔都写得工整、美观……这些课堂上的声音、画面、线条都充满着艺术的美感,颇受学生喜爱。
可能有教师觉得,艺术修养得靠天分。这对艺术家而言,可能是,但在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兴趣和勤奋。京剧、京胡、书法等等,他无一不感兴趣,也无一不下过一番功夫。这些艺术方面的勤学苦练,都在他的课堂上得到了体现,使他的朗读、讲解、表演、板书都充满美感,引人入胜。让教学有美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并非是为了炫耀教师个人的本领,而是为了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栩栩如生的演,行云流水的教,让课堂上的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逐渐涵养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像于老师说的,老师的兴趣爱好多了,课堂上能抓住学生的本领就多了。这是教学艺术的根本指向。
《论语》有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于老师的思路和孔子是相通的。无论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还是一名教师的艺术修养、人生境界,这些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不能强行推销的。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教师是个无趣的人,是个没有艺术修养的人,单靠语言就想说服学生去过一种有修养的、美的生活,如何可能?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像张敬斋老师(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老师)对于老师的影响一样,是靠身体力行的,是靠言传身教的。当教师个人的言语表达、精神视野、生活方式得到了学生的欣赏与认同,课堂教学才有了生活的根基,才能够产生美感,才能影响学生。因为儿童是天生的追星族,当你的生活方式成为一颗美丽的“星星”时,他们必定向往之,追逐之。
第三点印象是课堂上的于老师可以很轻松地走到学生中去。
在学生眼里,于老师可能不像一个老师,他做了很多一般老师不怎么会做,或者不怎么会刻意去做的事情,可他却觉得这些事很重要,我每次读到这几句话,都不由得生出敬意。他要求自己:不倒背着手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因为太有长者的架子;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而不等学生先敬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或者交谈;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经常讲故事和笑话,要幽默;做值日,因为老师是班级的一员;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错误,不文过饰非,不推诿责任;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当面不好说,便采用书面形式。
其实读下来就发现,没什么大事,都是日常的、具体的行为,但就像于老师说的,对学生的尊重要真实可感,对学生的教学也要真实可感。具体的日常的行为就是最切实的感受。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很“艺术”,提问方式和组织教学的方式都很“尊重学生”,可如果他在课后,在日常生活中,在他具体可感的语言行为中,学生却感受不到他的尊重、他的平视,这样的教师能够真正影响学生吗?
今天,我们翻看各种教学研究的文章,里面的理念、思想、派别不可谓不多,但似乎不屑于去谈论一些具体的教学行为,因为那样似乎显得层次不够高。可是再美好的教学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落实到课堂、课间、课后乃至生活中,那么对学生的教育何以可能?赫尔巴特早已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论语》中记录的也无非是孔子的言行,并没有直陈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何如此?李泽厚说,孔子的道,就在伦常日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把学生视为一个和自己一样,需要被尊重的人,教师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上,在课间,课后,走到学生中去。
写着于老师,写着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我不觉想起了过往。我和于永正老师、张庆老师相熟几十年,从事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教学研究和实践也已有二十多年。我们风雨兼程,走过了一段充满激情、同舟共济的美好时光。这些年头里,于老师用精彩的教学把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化为一个个让学生难忘的故事,一段段让学生动情的朗读,一次次师生共同演绎的精彩,春风化雨般落入学生的心田,融进他们的童年生活,并留下一颗颗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美好生活的种子。这是学生的幸运,是青年教师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
于老师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
[1]于永正.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J].教师博览,1997(06):33-35.
[2]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J].人民教育,2015(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