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养·范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四个要素
2018-01-28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近年来,成尚荣、陆志平等专家学者将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凝练为“儿童的语文”,这是对于老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理念的准确概括。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于老师紧紧围绕“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元素,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本文尝试概括出“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四个要素——“情”“趣”“养”“范”,以期深入探寻于永正教学思想的核心与实践路径。
一、坚守教育的根性力量——情
“情”是于永正“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根本和命脉。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第一便是“重情趣”。他说:“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于老师对学生的情,如涓涓细流,绵长深厚。早在读书时期,他就立下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教育誓言,并用一辈子的坚守、全身心的努力去践行。
“蹲下来看学生”是对爱最形象的描摹。于老师说:“蹲下来看学生,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许多错的东西,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在于老师的教育故事中,迟到的学生因为勇敢地“报告”而得到鼓励;打架学生的矛盾被“二位好汉,大战十几个回合也未分胜负,是不是歇歇再战”的幽默话语轻松化解;连读八遍才将课文读流利的女生、总是混淆同音字“向”和“像”的学生总能得到老师的耐心等待和悉心指导……只有蹲下来,才能真正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只有认同儿童的顽皮好奇,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读懂他们的思维言语,尊重他们的千差万别。
“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是于老师爱学生的至高境界。于老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他不仅尊重理解学生,更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复归婴儿,永葆童心。哲学家尼采说,在“精神的永恒的轮回”中,儿童是起点,也是终点。于老师回归天性,无功利心、充满好奇、富于创造的“孩子气”和儿童形成了和谐的共振,教育因此变得很简单。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于老师用一颗赤子童心,创造了“儿童的语文”的教学化境。
于老师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且痴迷终生,以致达到“此也忘,彼也忘,唯教学不忘;这也能,那也能,教语文最能”(张庆语)的境界。于老师说:“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这里面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于老师具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拥有“一眼看穿”“一语道破”的本领,能透过文字,读出文本内在的意蕴。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中,他带着学生读出了藏在“躲”“挡”“笑”等字眼背后的母爱;在《在仙台》中,他从看似最普通的“星期六”一词,启迪学生发现藤野先生认真细致的品格……于老师尤为推崇朗读,他说:“把课文读得通畅,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得入情入境,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是语文教学的升华。语文所承载的一切,也会随之融入学生的血脉。”他的朗读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小稻秧脱险记》《秋天的怀念》《爱如茉莉》……以读带讲,以读促悟,神奇地打开了学生感悟的大门。于老师还爱写作,爱写下水文……在教学时,于老师总是带着真诚和睿智,为学生提供真学习、真成长、和谐圆融的学习情境。
二、唤起儿童的内在动力——趣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兴趣是儿童学习最直接、最持久的动力。于老师毕生倡导把课上得有意思,追求把课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地学。
有趣味的课堂首先是童心自在的课堂。于老师喜欢“是师非师,是课非课”的教学状态,既有老师的学识风范,又不端高高在上的师者架子;既学有所获,又无固化的成人思维和强行统一的机械制约。教师以学习伙伴加导师的身份,用游戏化、情境化、活动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以良好的心境接纳学生,用幽默诙谐的言行调节儿童的行为,调试儿童的情绪;当童心拥有了安全感、积极的情绪,自然能以充沛的热情参与学习、主动成长。印象最深刻的一课是《狐狸和乌鸦》,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于老师扮演狐狸,用椅子当作狐狸的树洞,一个小男生扮演乌鸦,站在椅子上。当“乌鸦”嘴里的“肉”掉到地上时,“狐狸”叼起来就向外跑。学生大叫:“您不能向外跑!”于老师问:“我向哪儿跑?”学生说:“您得往椅子下钻!”“为什么?”“因为您的洞在大树底下!”全班学生哈哈大笑。于老师说:“我光顾高兴,忘记我的家在哪里了。”全班学生又一次捧腹大笑。这样的课堂,童心跃动,妙趣横生,师生共乐,令人向往。
有趣味的课堂还是童心生长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来自其获得的成长感、成就感。于老师认为,教师要教出恍然大悟才有意思,学生要学有所获才有意思,当学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体验到不断成长的快乐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所以,于老师教学时会选取教学点,如《祖父的园子》中“帽”字的正确写法,“童年趣事”的读写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中“让”的多层次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对课题的三次探究等等,这都是在引导学生在“设疑—求知—满足”的动态平衡中,不断体验恍然大悟之感,品尝学有所获之味,并由此形成深层的学习兴趣和持续的学习动力。
三、顺应儿童的生长规律——养
于老师说,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重在积累。“涵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解释为蓄积并保持(水分)。于老师用水分涵养来比喻语文学习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以象取意,不仅生动形象,更有滋养蕴涵的意味。于老师的“涵养说”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从《易经》中的渐、升两卦,到诸子百家的言说,都有强调积累的论述。中国人重积累的传统绵延数千年,影响和造就了无数读书人。于老师的“涵养说”继承了母语学习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对教育的坚守,同时又拥有独特的儿童视角和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于老师认为“多大的人,干多大的事”,语文教学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他深谙语文教学之道,同时理解儿童的需要。他说,儿童学习语文最为重要的“涵养”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张庆老师提出的“七字诀”: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说(说话)、作(习作)、习(习惯)。而重中之重是写字、读书和背诵。综观于老师的近百个课例,写字、朗读、背诵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于老师教学最鲜明的标识和最大的亮点。
于老师不仅注重学生语言基础的涵养和积累,还注重学生生活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这表现了于老师基于儿童生活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依赖于生活经验和感受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于老师带着学生去果园参观,到郊外踏青;一片吃剩的面包都可以作为交际的话题,一盆瓜叶菊也能变成写作的好素材……学生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留心观察,真切体验,积淀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感受,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于老师的“涵养说”还包含“慢”的意味,他说:“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养”需要顺应儿童的成长规律,包容儿童的错误,静待儿童的自我成长。“养”还需要有“熏”的耐性,“磨”的韧性。于老师总是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走进阅读,记诵经典,多动笔墨,养成习惯。“习惯”是“养”的终极目标,“一旦‘熏’到成‘自然’的程度,就意味着成功”。于老师倡导并践行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日复一日地教的主张。在课堂上,他不厌其烦地辅导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他一笔一画地指导学生写字,直到写规范、美观才罢。
“生活是花,语文是根”,“涵养”的语文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能力、发展情感,养成习惯,为学生带来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
四、探索契合儿童的方式——范
卢梭说:“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因此,儿童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是模仿,教师教学最有效的路径是示范,是“跟我读,跟我写”。于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有示范的意识和底气。《学记》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于老师认为,当一位教师敢于说“我就是语文”的时候,语文教学就会变得很简单。所以,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练“本领”上下功夫:练“声情并茂”的朗读功夫,练“有章有法”的写字功夫,练“文从意到”的写作功夫,练“一眼看穿”的品味功夫。即使在患重病期间,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于老师就笔耕不辍,撰写了数万字的文章;他还勤于挥墨,书法作品日臻纯熟;他录下的音频《猪八戒吃西瓜》绘声绘色,让人忍俊不禁,《第一次抱母亲》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于漪老师说:“真正的教师有真东西,而且能把真东西教给学生。”于老师拥有语文的真功夫,所以他总是教给学生真本事。
教师还要有因时因事所需、灵活多样的示范方法。研读于老师的课例会发现,几乎每堂课都会出现写字示范、理解示范、朗读示范、表达示范。同时,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年级的不同,示范的方式也不一样。以朗读示范为例,“低年级一开始就范读,必须‘先入为主’,必须‘抱着走’。中高年级则让学生先‘尝试’,师生再交流。”《乌鸦喝水》一课,从读准字音,到按照标点、段落读好停顿,再到带着表情读,于老师用了五次范读,一次领读。在四年级《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中,于老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这样示范:“读书要像说话那么自然,眼睛要看准,不要着急。”对于难读的长句子,他依然会领读。高年级的朗读则要更加深入,如《爱如茉莉》一课,于老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母女二人的对话,通过示范启发学生:“读好了对话,就读懂了人物的内心。”现在许多教师不范读、不范写、更不写“下水文”,总是纠缠于分析课文、讲授知识,这使得语文教学在烦琐分析、高耗低效的困境中挣扎了许多年。让鲜活生动、带着情感、充满感染力的示范指导回归语文课堂,像于老师那样敢于说“我就是语文”,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情”“趣”“养”“范”是于永正老师“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中极为关键的要素。教儿童学语文,“情”是根基,“趣”是动力,“养”是目标内容,“范”是重要方式。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于老师虽然永远地离开了讲台,但他的实践经验与教育论述将永载教育史册,他丰富鲜活的课例与著述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库,等待着更多的小语人更加深入地研读、传承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