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理念”引领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2018-01-28王慧慧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理念发展教育

王 欣,王慧慧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1 引言

“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1],柏拉图关于“理念”的对话起点是与经验、感知等虚幻事物不同的客观存在,是存在的根据和指导。以此阐发的“理念”与一般归纳总结的思想、观念、法则不同,它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因此,永恒不变的理念就成为个别事物发展的范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十三五”布局谋篇。至此,“五大理念”成为社会发展的指导和根据,为其建构范型、勾画未来。将之映射到教育领域,“五大理念”则是高屋建瓴、统筹谋篇的顶层设计,是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选择。

高校继续教育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原有含义是指专门为具有一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提供的教育活动[2]。但时至今日,它已经从对特定人群的教育演变为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成为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身,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知识存量与技能存量的重要教育教学活动。近年来,国家持续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夯实根基、开辟道路,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事有必至”的明智之策,为终身教育发展顺风扬帆,由此可见,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远见谋略和正确决策。而引领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究其本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并不仅仅是只停留于表面、相互独立的抽象概念,而是内在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的理念统一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3],“五大理念”相互结合,才能共同发挥作用。换而言之,“五大理念”的关系并非是凤只鸾孤的独立,而具有层层递进如若“禅房花木深”的逻辑,内中暗藏“玄机”,是最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之一,值得深入挖掘探究。因此,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犹如行文一般起承转合,具有一套完整的主导理念与有序的逻辑关联,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

2 “五大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价值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体现。”[4]必须用“五大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非学历教育培训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发展高水平、高层次的非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转型战略。据此可析,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的时期,拥有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机遇,而“五大理念”正是推动其完成转变的主导观念,具有毋庸置疑的价值。

2.1 有利于转变发展思路

“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首要审己,后再转变。易言之,用“五大理念”重新审视高校继续教育,有利于在剖析自身问题基础上,审时度势,进而转变发展思路。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过分注重办学效益,致使学历教育误入歧途,学校名誉荡然无存。殊不知像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早已将继续教育的战略重点转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显著,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了学校影响力。但是迫于管理体制的压力,真正愿意改变发展思路的高校寥寥无几,所以,用“五大理念”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有利于以创新为发展基点,进而转变发展思路,厚植发展优势。

2.2 有利于明确新发展方向

古人云:“大道以多歧亡羊”,前进中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虽书写为简单的十字词语,却蕴含着智慧的至理箴言,用“五大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有利于在转变发展思路过程中,明确新发展方向。据研究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解读分析,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将呈现两个互动趋势,即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互动,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互动[5]。前者的互动势必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后者的互动预示着非学历教育会在未来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中持续升温,最终与学历教育平分秋色。基于“五大理念”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新发展方向,即以协调作为其发展节奏,注重高校继续教育各相关要素的协同发展,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吸引更多成人学生;以开放作为其发展格局,有利于打破地域间界限,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使高校继续教育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气象。

2.3 有利于找准发展着力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有守正出新的时代气息,又有一脉相承的深刻积淀,业已从整体上标定社会发展的路径和目标。用“五大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其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认识,找准发展着力点,实现保持良好态势协调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找准高校继续教育主流化的第一发展着力点。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基于“五大理念”把握历史机遇,有利于逐渐把继续教育推向主流化,建立一个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资历和学历上互通和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既符合创新理念体制机制改革的内涵,也契合教育开放与整合共享的未来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有利于找准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化的重要发展着力点。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创新为引擎,开放为格局,有利于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化,保证高校继续教育长久有序发展。

3 “五大理念”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

3.1 坚持创新发展,驱动新引擎

“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创新是一个以创造力为核心动态的超越过程,它是从实践需要出发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2]。坚持创新发展,就要破除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旧做法,进而进行超越性的理性加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因此,用创新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引擎和内生动力,能够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是进行教育变革的前提和第一推动力,具备较高科研水平才能形成既专业又精致的教育服务。首先,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创新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难以保障科研质量。所以,增加专职教师数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确保科研顺利开展,创造出更为精致的教育服务产品,提高学校知名度。其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师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大胆革新,提高整体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社会之需,高校继续教育要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育人体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共同实施教学管理与改革。当下之时,应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实现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3.2 注重协调发展,把握新节奏

协调发展就是让不同事物在既定时空条件下按照自身内在逻辑、合乎规律地变化[6]。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调发展所呈现的变化应该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时至今日,协调发展的内涵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广为关注和倡导的问题,即如何使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在形成内部有机统一结构的同时又与外部社会环境保持良性互动状态。而关于高校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可以从其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把握。一方面,注重内部协调。首先,保证高校继续教育自身协调发展,建立从专科到研究生教育的人才系统化培养体系,探索学历衔接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招生管理办法,使高校继续教育从边缘化迈向主流化,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次,搭建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的桥梁,实现二者协调。优化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比例结构,以此缓解二者比例失调的现状,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互相转换制度,拓宽高校继续教育学生学习途径,使其享受到更好资源。另一方面,实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事实上,高等继续教育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主要是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系统与周围环境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平衡。要达到高校继续教育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首先要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服务类专业建设,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其次,加强高校间合作,形成一个满足社会需求和尊重教育规律的公共教育治理机制,保持两者之间平衡和谐,把握协调新节奏,形成笙磬同音的气派。

3.3 倡导绿色发展,领航新境界

绿色发展的本义是一种集和谐、生态、可持续为一体的社会发展方式,引申到教育领域,绿色发展则要遵循教育内部发展规律,以生态哲学的整体论为指导,构建一种先进、科学、优质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教师与教育本身三方共赢。鉴于此,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应首选绿色为其发展理念,领航发展新境界。首先,教学过程渗透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指为实现社会永续发展,把生态学的思想与原理融入到现代全民性教育中,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教育系统。据此,高校继续教育可在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过程中渗透生态知识与生态技术,制定专门生态教育教材,重视生态课程的建设和普及。其次,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内涵式发展。高等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以其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和资源,注重内在属性及其本质改变。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要找准目标,打造优势专业,强化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同时,塑造学校品牌,对于高校继续教育来说,品牌建立在一系列教育科研精品和社会服务之上。长远观之,高校继续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观念到体制的种种挑战,不触及深层次的问题难见成效。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在高校继续教育内部,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办学。总而言之,所有措施都不是“单兵独进”,而是系统联动式的多措并举,才能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3.4 推动开放发展,塑造新格局

用开放理念引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就要发扬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风格,在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改变“一支独放”的局限,转向求得满园春的发展新格局。诚如“按图索骥术难买”的寓意,因循守旧只会陷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困境。所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就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来融合新旧、撷精立极。首先,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改变旧有格局。要在完善培训管理机制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开拓市场,进而多方位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另外,为确保非学历培训顺利开展,要建立一支专业培训师资队伍,加强培训课程体系的研发,培育具有高校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文化。其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以此聚众之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与此同时,提供开放式教育培训服务,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适应性。再次,以开放的国际化标准重新审视高校继续教育,并以此定位自身发展目标。学习和借鉴国外优质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为广大成人学生提供灵活多元又具有质量保证的服务。总而言之,以开放理念指导高校继续教育,在兼收并蓄的实践中塑造发展新格局,展现发展新面貌。

3.5 践行共享发展,汇筑新成就

共享发展理念践行的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路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国情实现的新飞跃[7]。梁启超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有两大要件不可缺少:一曰生命,二曰权利。”共享是人之本性要求,无论是治大国的领路人,还是烹小鲜的管理者都应明白“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的哲思。继续教育是走出课堂已久的人彰显受教育权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的手段,因此,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是其职责所需、社会所盼的必行之策。首先,建立健全共享机制。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制定共享建设计划,深化校际间优势资源互补,整体优化区域内高校继续教育的专业结构布局。同时,建立全国范围内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同地域间合理互补,科学分配资源,提高整体水平。其次,增加经费投入,搭建共享网络平台,加快高校继续教育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建设,成立数字化资源研发制作部门,提高专业化水平,扩大优质课程资源的覆盖范围,推动共享共用。在,建立校际间高校继续教育共享协同发展联盟组织,定期召开论坛,畅通信息交流。同时,为加强共享联盟组织的专业性,可以以课题合作的方式进行科研交流,从而共同提高。由此可见,共享的结果是共用共赢,共赢则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成就。

[1] 刘晓.柏拉图理念论及意义[J].魅力中国,2014,(21):231.

[2] 刘莉,张爱文.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经验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7,(4):5-15.

[3] 叶忠海.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J].职教论坛,2016,(6):46-49.

[4] 本刊编辑部.“五大理念”的重大意义[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2):13.

[5] 张晓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及规律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6-18.

[6] 何爱霞.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论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7-9.

[7] 吕景全.“五大理念”引领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发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5-12.

猜你喜欢

理念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