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粘胶短纤维行业技术进步及发展趋势
2018-01-28汪进秋
汪进秋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河北 唐山 063305)
目前,全球最强的粘胶短纤维研发和生产企业为奥地利兰精公司,在亚洲、欧洲、美洲均建有工厂,在NMMO溶剂纺丝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其次是印度博拉集团,在印度、泰国、印尼、中国等建有生产基地。除二者外,全球粘胶纤维产能较大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中国,包括唐山三友、赛得利、中泰化学等,但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主要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均设有设计研发中心,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的第三代技术正在发展与普及,使粘胶短纤维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越。
1 国外粘胶短纤维技术形成与发展
粘胶短纤维技术最早由英国 Courtaulds(考陶尔兹)公司发明,并于 1905年实现产业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以及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冗长,“三废”难治理等原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缩减粘胶短纤维产能,强化产业集中度,以利于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及污染治理,整体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发展速度、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发达国家粘胶短纤维产业已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包括荷兰、奥地利、德国、韩国、俄国、日本等,尤其以奥地利兰精公司为代表的“天丝”技术,已垄断第三代技术长达20年[1]。
2 国内粘胶短纤维产业的形成
1994年时,除九江化纤厂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短纤维生产设备外,其余基本为 50、60年代水平。当时,我国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约有29家(不包括国家已批的筹建、在建厂家),多数规模在0.5-1.1万吨左右,2万吨以上规模的只有丹东、吉林、九江、新乡、余姚5家企业[2]。总体缺陷在于:设备单机容量小、能耗高、自控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稳定性差,废气、废水排放量大,技术落后。
20世纪90年代末,唐山三友化纤投产了2万吨/年粘胶短纤维项目,主要工艺技术装备由奥地利兰精公司、德国埃伯纳公司引进,是我国当时粘胶短纤维项目起点最高、工艺设备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使中国粘胶短纤维生产技术跨跃30年的代沟,直追国际先进水平。随后,九江化纤、南京化纤、山东海龙等通过引进或合资,先后完成了产业技术升级,使中国粘胶短纤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3 国内粘胶短纤维产业的发展
3.1 装备技术发展
针对我国粘胶短纤维产业形成初期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环境重污染,以及产品单一、质量差等问题,山东海龙成功开发“年产 45 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使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单线产能由原来的 1-2万吨/年提高到4.5万吨/年,烧碱、硫酸、二硫化碳等原材料消耗降低20%,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均得到提升。
唐山三友通过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将最初设计能力只有 2万吨/年的进口生产线提高到 3万吨/年,并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6万吨/年、8万吨/年、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粘胶短纤维生产线,构建了模块式大容量粘胶短纤维生产系统,单位产品综合消耗降低 27%,产品的优等品率达到99%,实现了高速、高效、高产能与高度自控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具备了粘胶短纤维生产线从工艺设计到配套制作的全部能力,包括 DCS控制系统开发。不但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更使我国粘胶短纤维制造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15年,宜宾丝丽雅年产10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线建成投产,项目关键主机设备由恒天重工开发和提供,标志着国内粘胶短纤维装备技术再上新台阶。该项目的投用,是国产粘胶短纤维技术装备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至此,在普通粘胶短纤维方面,国内技术装备水平已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并正在努力超越。
在第二代、第三代技术方面,技术突破还显不足,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实验开发阶段。第二代技术方面,唐山三友通过集成开发已完全掌握高湿模量粘胶短纤维生产技术。第三代技术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恒天天鹅、山东英利引自奥地利One-A(昂一)公司的NMMO溶剂法纺丝技术,目前已稳定运行。同时,由中国纺科院自主开发的1.5万吨/年NMMO溶剂法纺丝生产线也已投入运行。溶剂法纺丝技术原料取自木材,可不断自然再生,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彻底解决了传统粘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含硫废气排放问题,属绿色纺丝技术。但 NMM0溶剂法纺丝技术复杂、溶剂回收困难,投资巨大。
3.2 产品开发
3.2.1 普通粘胶短纤维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在产品的差别化、功能化上下功夫,比较成功的有唐山三友的高白纤维,唐山三友、山东海龙的无机阻燃纤维,吉化和唐山三友的竹纤维等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是产竹大国,资源丰富且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特殊粘胶短纤维――竹纤维,已形成“天竹”“云竹”等多个品牌和系列。
目前在竹浆纤维的加工过程中,采用竹浆粕变性生产工艺,成功地保持了竹纤维的抗菌抑菌性能[3]。
另外,竹纤维中还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叶绿素铜钠,竹纤维对大气中的紫外线反射率较低,具有很强的吸收紫外线作用[4],因其独特的功能,应用领域、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前景广阔。
3.2.2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
莫代尔纤维是二代粘胶短纤维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由奥地利兰精(Lenzing)公司于 20世纪 70年代研究开发而成[5]。国内只有唐山三友开发出了实质意义上的莫代尔纤维,并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竹代尔纤维,代表了国内二代粘胶短纤维的最高水平。
竹代尔纤维集竹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优点于一身,尤其在服用、染色等方面性能突出。竹代尔纤维的耐水洗性能较好,且经过多次洗涤仍保持鲜艳如新,与棉织物一起经过 25次洗涤后,棉织物手感将越洗越硬,而竹代尔纤维面料恰恰相反,越洗越柔软,越洗越亮丽[6]。竹代尔纤维再次拓展了竹纤维的应用领域[7]。
3.2.3 莱赛尔纤维
莱赛尔(Lyocell)纤维,是NMMO溶剂纺产品的统称,是最早产业化的溶剂纺丝技术,其代表产品为奥地利兰精公司的天丝,是近 30年来研究和开发最为成功的人造纤维,被誉为 21世纪的绿色纤维[5]。除了具有普通粘胶短纤维特性外,在强度、染色性能等方面独领风骚,代表着未来纺织服装原料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只有恒天天鹅、山东英利通过引进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纺科院自主开发的万吨生产线也已投入运行,其他企业仍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
4 粘胶短纤维“三废”治理
粘胶纤维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是CS2和H2S气体,重点在于CS2治理。
目前,发达国家粘胶短纤维企业,通过产能转移、高成本治理、绿色纺丝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已基本解决行业污染问题。而国内企业还处于用后治理阶段,距离“三废”彻底治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国内做得较好企业有唐山三友、宜宾丝丽雅、山东海龙等[8]。唐山三友围绕高效装备、节能技术、智能生产、环保处理等关键技术集成开发8万吨大容量高效节能粘胶短纤维装备技术,废气总硫处理率达95%以上,二硫化碳循环利用率达80%,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70%,在推动行业装备技术升级的同时,更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恒天集团为宜宾丝丽雅开发的10万吨/年粘胶短纤维关键装备与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突出。
5 发展趋势
随着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出台,粘胶企业的污染问题将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9]。我国企业可以在进行三代技术研发、攻关的同时,把已形成优势产能的一、二代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以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研发新型绿色纺丝技术。
目前,天竹、云竹、植物基“竹代尔”纤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的成立与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竹浆纤维乃至竹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高端粘胶短纤维产业。
[1] 彭志,周永超.粘胶短纤维行业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8(6):191-195.
[2] 徐宝妍.我国粘胶纤维行业与国外发展的差距及建议[J].人造纤维,1998,28(6):14-16.
[3] 李杨,王进美,李彩霞.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J].纺织报告,2015,34(2):77-80.
[4] 王志进.环保型竹纤维面料的开发[J].国外纺织技术,2003,31(1):27-28.
[5] 杨明霞,沈兰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纺织科技进展,2011,33(2):16-23.
[6] 唐山三友集团.竹代尔纤维[J].纺织装饰科技,2014,28(4):22-22.
[7] 卢晓彦,梁莉萍.竹代尔:引领植物纤维新风潮[J].中国纺织,2013,63(9):50-51.
[8] 马立臣,张耀武,徐利冬,等.对粘胶纤维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人造纤维,2008,38(5):19-26.
[9] 骆强,陈功林,徐纪刚,等.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1,24(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