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西汉“迁豪”政策的历史考察

2018-01-28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六国西汉贵族

王 威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秦、西汉迁徙豪民的政策,载于史册的是从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并迁徙六国的旧贵族开始,一直持续到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夏,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1]317前后延续了200多年,其时间跨度之长,所迁人数之多,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仅就秦汉“迁豪”政策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简要的分析,不到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要论述“迁豪”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豪”的含义,即“豪”群体的范围,换言之就是哪些人可以称为“豪”。秦汉时期,史料中关于“豪”的记载颇多,有“豪民”、“豪强”、“豪杰”、“巨姓强宗”等说法。关于豪族的社会构成,孟祥才先生认为,在秦与西汉初期,指的是“六国的旧贵族及其少数富有的依附者和富商大贾”;西汉文景,尤其到武帝之后,“主体已经不是六国旧贵族的留裔,而是官僚,大地主与富商大贾三者的结合体了”。[2]203马彪先生认为“爵邑之人”(宗室、外戚及恩宠)、“秩禄之奉”(官僚)、“素封”(富商大贾阶层)这三种人是构成秦汉时期豪族群体的三大成分。[3]崔向东先生则认为汉代豪族由以下七种社会势力组成:六国宗室及其后裔、高赀富人、豪民兼并之家、豪杰、世吏二千石、汉代军功阶层和食封贵族、地方强宗。[4]徐杨杰先生认为强宗大族的来源主要有四部分:六国旧贵族、六国的地方暴富及恶势力、汉代新贵、地主阶级上层。[5]瞿同祖先生则把豪族分为六类:战国时期的旧家族、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皇族、外戚家族、官僚家族、富商家族、游侠家族。[6]总的来说,差别不大,大致包括了六国旧贵族及其后代、皇族、官僚、富商大贾、地方强宗等。本文中对于“豪”的定义,采取划分时段的办法,在秦和西汉初期指的是六国的旧贵族和富商大贾;在文景武之后,指的是《后汉书·班彪列传》载班固所上《两都赋》中的“三选”,即所谓的“吏两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7]1339

一、秦代的“迁豪”

秦代见于史籍的迁豪活动有不少次,如《华阳国志·蜀志三》:“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8]38秦代迁到蜀地的包括卓王孙,史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铁山鼓铸,运筹策”。[9]3277除了巴蜀,秦代迁豪的主要迁入地是咸阳、晋代和南阳地区。例如,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9]239“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9]3269这次迁徙的具体人数,史料中并没有提及。另外,“不轨之民”是否都是豪民,也不甚清楚。但是,“其中必有一定数量的豪民,大致是不错的”。[2]205《汉书》卷100《叙传》又载:“班氏之先,……秦之灭楚,迁晋、代之间,因氏焉。”[1]4197再如著名的冶铁富商孔氏,“宛孔氏之先,……迁孔氏南阳。大鼓铸,……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9]3278这正如孟祥才先生所概括的迁入地的大体范围:“不外乎秦地或距秦地较近的地方。南阳、湖阳、晋代、陇西等地,基本上是处于以咸阳为中心的圆周之上。”[2]204

那么,秦王朝迁豪的用意所在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将“豪”群体分为六国旧贵族和富商大贾两类进行分别论述。

其一,六国贵族。众所周知,秦人是因为一部分嬴氏部族参与了武庚挑唆的三监之乱而遭到周公的惩罚,被迫西迁的。那么,作为赢氏子孙的秦始皇想必也熟知这段历史,并且知道周公这样做的动机——为了使他们离开故地,斩断他们与故国人民的联系。在统一六国后,他明白虽然六国的政权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六国贵族在自己故国的政治影响仍在、经济实力仍然很强大。他们“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10]67“国亡家尚在,不贵但富有。”[2]206同时,他对六国的顽强抵抗记忆犹新,于是他仿效当年周公的做法,将六国残余贵族迁入咸阳及其附近的举动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六国贵族失去图谋不轨的据点,置于直接控制监视之下,使得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举家迁徙,能带走的东西并不多,比如最重要的房屋土地这些统统不能携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六国旧贵族的经济实力。

其二,富商大贾。笔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能与六国贵族一样成为被迁徒的主要对象,则出于多种原因。首先,秦始皇削平六国沉重打击了他们——政治上降为“黔首”,经济上丧失了许多特权。因此他们对秦王朝也抱着敌视怨恨的心理,很可能与贵族残余势力勾结起来从事各种反秦活动。其次,他们在当地以众暴寡、以强凌弱、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无疑与秦始皇奉行的“上农除末”、“黔首大安”的政策是背道而驰。这些人靠经商致富以后,又以巨额财富为后盾,兼并农民土地,大量购买奴婢,影响了国家的征税基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秦王朝才将他们列为抑制、打击和迁徙的对象,以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小农经济,保证赋税收入。其三,咸阳是国都,在政治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时还远远没有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基于此,秦王朝“迫切需要在咸阳及其附近地区繁荣地主经济,以便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11]15将这些拥有千百万家赀的巨富迁徙到咸阳,实际上也等于将全国主要财富集中到咸阳,可以大大增强咸阳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快咸阳地区的经济发展。

那么,迁豪政策又带给了秦王朝怎样的影响呢?

第一个方面是积极影响。首先,把怀有异心的六国残余贵族势力和富商大贾迁到咸阳及其附近,基本上解除了东方潜在的威胁,稳定了东方的局势。秦始皇在世期间,东方除存在个别的暗杀活动——张良“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1]2023之外,几乎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反秦活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那些被迁徙的六国残余贵族和豪富在中央政权的直接监控之下,也似乎变得老实本分多了。即使在秦始皇身死之后,关东大地上反秦起义的烈火熊熊燃烧之际,这些贵族豪富也不敢轻举妄动,联合响应起义。其次,大大增强了咸阳的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使之一跃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这一点,我们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可见一斑:“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这一段虽然是描绘阿房宫的,但是也从侧面体现了咸阳的发展状况。另外,部分迁徙到巴蜀地区的豪族,来到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待发展的地区后迅速地投入到了贸易、生产中去,进一步开发了偏僻地区,也加速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正如晋文先生所说,“秦的迁豪对某些边僻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的贸易,也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2]

第二个方面是消极影响。第一点,秦朝对于六国贵族的打压过于严酷,一味地镇压,没有采取怀柔手段加以笼络,这导致六国贵族始终与秦王朝处于对立的状况。楚南公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呼号将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清楚。第二点,迁豪固然迁走了许多的旧贵族、富商大贾,但是也不可能将之一网打尽,总有人可以通过隐秘山林、逃亡等手段,逃避迁徙,从而潜伏下来,伺机而动。如秦末农民起义中的项羽、田横、张良,都是六国旧贵族的后代。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从迁豪的举动可以看出秦王朝侧重于对贵族、富商的打击,对他们更加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王朝对普通民众的忽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忽视,秦王朝才会对毫无止境的剥削和压迫民众的行为不以为意。例如,“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9]256“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9]252“发诸尝捕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9]253这些活动无不消耗了大量的民力财力,激发了百姓对秦王朝的不满。第三点,富商大贾,旧贵族的迁入,诚然使得咸阳周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正如晋文先生指出的那样“秦的迁豪乃是严重摧残原六国地区的工商业为条件的”。[12]迁豪政策的实施,沉重打击了迁出地区的经济,遏制了其经济的发展,使得其元气大损,不利于全国经济整体的发展。

二、西汉的“迁豪”

汉承秦制,西汉王朝继续实行迁豪政策。史载西汉最早的一次迁豪出自《汉书》的《郦陆朱刘叔孙传》:

“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与。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1]2123

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汉高祖迁豪的主要目的,即“强本弱末”。把这些六国后代和豪杰名家迁到关中来,既可以充实关中、北防匈奴的入侵;又可以加强中央的力量,消弭地方上的反抗力量。

笔者阅读史料发现,自高帝之后,西汉凡是实行过迁豪的诸帝,其迁入地主要都是为守护帝王陵园所设置的邑地即陵邑。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惠帝和文帝时期迁豪的记载,所以有些学者在讨论迁豪的过程中就将之忽略了。但笔者注意到了班固《西京赋》中的“三选七迁,充奉陵邑”。[7]1338其中的“七迁”,当指迁豪入居的七座陵邑。据班固原文及注,这七座陵邑即霸陵、杜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那么既然“三选”、“七迁”并列,说明安陵(惠帝)、霸陵(文帝)的居民主体也是从外地迁来的豪族。这也就证明了文帝、惠帝时期也发生过迁豪的活动,因此并不能因为正史的缺失就轻易否定。

下面就景帝到元帝时期迁豪的情况做一番攀爬梳理。景帝时期迁豪的记载是“作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1]143景帝时期的这次的迁豪的主要形式是招募,并给予了钱财:“赐钱二十万”。武帝在位期间共有三次记载,分别是建元三年(前138)“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1]158元朔二年(前127)“又徙郡国豪杰及赀三百万以上于茂陵”;[1]170太始元年(前96)“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陵”。[1]205可以看出武帝对豪强的打击是极其严厉的,值得一提的是,武帝除采用迁徙手段之外,还大批任用酷吏,诛杀豪强。关于这一点,《汉书·酷吏传》中有大量的记载。在这里试举几例:张汤“排富商大贾,出告缗令,鉏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1]2641王温舒“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至流血十余里”。[1]3656不仅如此,汉武帝还派遣刺史“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1]742其中第一条就是查“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1]742这很明显是对“强宗豪右”的压制。这三次迁豪的对象主要是郡国的吏民、豪杰、以及赀三百万以上的富商大贾。需要注意的是,武帝同样也给予一定的优待。

昭帝时期的记载有两次,分别为始元三年(前84)“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1]221;始元四年(前83)“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1]221。昭帝时期同样采取了募民的形式,同时也给予“赐钱田宅”、“赐钱,户十万”的优厚政策。宣帝时期也有两次迁豪的记载,第一次为本始元年(前73)“募郡国吏民赀百万以上徙平陵”;[1]239第二次为元康元年(前65)“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两千石,赀百万者杜陵”。[1]253宣帝时期徙豪的标准是赀百万以上者,同时又有丞相、将军、列侯这样的人。

随后即位的元帝在永光四年(前40)发布了诏书:“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1]292元帝的诏书,表明了中央政府决心放弃迁豪充实陵邑的政策。诏书中所提到的原因,无非有两条。第一条是置陵县有悖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第二条是现实的状况,“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

关于汉元帝废置县邑,停止迁豪的原因。徐悼云先生认为,“世家大姓,已经在地方上盘根错节,有了不可忽视的势力,不再像武帝时一样轻易受人支配了”。[13]这是强调了武帝后期世家大姓势力的发展。葛剑雄先生在其《西汉人口地理》一书中肯定了人口压力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对废置陵邑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4]可以看出葛先生是突出强调人口经济因素的。孟祥才先生认为,西汉统治者“从打击豪强变为与豪强同流合污”是罢陵县的根本原因。[2]206孟先生强调的是政府对待豪强态度的变化。也有学者认为“元帝朝豪族出身的人已经控制了中央政权,以打击豪族为目的的陵县制度在此时被废除也就顺理成章”。[15]这是从豪族势力的壮大以及其政治地位上升的角度来分析的。这些观点无疑都具有其合理性。笔者认为,元帝罢陵邑和停止迁豪是与其“好儒”和汉代的“以经治国”之道有紧密联系的。元帝之前的各位皇帝,虽然或好黄老,或好儒术,但治国都是霸王道杂之,刑礼并用。这正如宣帝训斥元帝时说的那样“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1]277既是王道霸道杂用,那么对于这项旨在打击豪强的政策的坚决执行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元帝“少而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1]298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儒学风潮。王健先生所说的“儒家治道的一些原则确乎为君主所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政与秦政分野的关键,也就在于儒家政治传统对君主行为无形的浸润和制约”,[16]这应该也就是指元帝时期。元帝时期,“已不在对经学还有所保留,而是在各个领域都采用经学来处理问题了”。[17]这些领域包括:其一,政治方面。宰相多由儒生担任,《汉书·匡张孔马传》载:“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当子晏咸以儒宗居宰相位。”[1]3366其二,经济方面。在西汉中期,汉王朝一直推行一种工商官营的榷利政策,随着以经治国的深化,这种工商官营政策也基本停顿,有的已然停止。据《汉书·食货志》载:“元帝即位,……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1]1142其三,法律方面。武帝、宣帝都重用“酷吏”,而西汉后期,统治者则不但强调德主刑辅,还减免法律,“镯除轻减”。元帝诏书中“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就充分体现了经学的思想,我们可以说这正是以经治国的治国之道在元帝时期深化的表现。

本来,元帝此诏应该已经标志西汉迁豪置陵邑的政策的寿终正寝。但是,笔者注意到,汉成帝时仍然存在迁豪的记载。《汉书》卷70《傅常郑甘陈段传》载陈汤语:“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1]3024陈汤的目的仍是“强京师,衰弱诸侯”,同时多了一条“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有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汉成帝也采纳了陈汤的建议,“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1]3024但据《汉书·五行志》的记载,“是时起昌陵,作者数万人,徙郡国吏民五千余户以奉陵邑。作治五年不成,乃罢昌陵,还徙家”。[1]1341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因为昌陵没有建成,所以迁豪之举也只能作罢了。所以,笔者认为这不能算是西汉迁豪政策的成功实施,所以在行文中,笔者仍将元帝的诏书看作是迁豪政策结束的标志。

对于西汉统治者迁豪的普遍目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则史料中加以概括。《汉书·严朱吾丘主父严终王贾传》中主父偃“又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以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上又从之。”[1]2802又《汉书·地理志》云:“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1]1642“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1]3024第一点就是“以强京师”、“内实京师”、繁荣首都的经济、加强统治力量;第二点就是“外销奸猾”、“衰弱诸侯”、消弭地方上的反抗力量;还有一点,即“奉山园”,要想将皇帝的陵寝需要变成一个繁盛的县邑,是离不开这些富豪大家的。

与秦代迁豪政策一样,西汉迁豪政策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积极影响:第一,与秦代相类似,在古代交通运输条件尚不发达的前提下,迁徙所能携带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前文以及,土地房屋不能带走,所以,这些东西轻而易举地被收归国有,没入为“公田”。国家可以把这些田地分给自耕农、半自耕农耕种,这样不仅使国家的赋税增多,又可以把人民控制在土地上,防止了动乱的发生。第二,这样做也可使豪族各霸一方、胡作非为的状况大为改观。因为那些之所以能够“滞财骄溢,武断乡曲”的豪族大家,是由于他们能够“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10]67要想最大限度地抑制这种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与发展,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人物迁离本土,使之处于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万里之统,海内赖安”,[7]3307这段描述高祖迁豪之后情况的史料,就充分表明了经过大规模迁徙之后,地方上的豪杰名家、豪猾之民等势力有所削弱,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封建统治秩序趋于稳定。综上,我们认为,西汉的迁豪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本弱末”、“强干弱枝”、“不诛而害除”的作用,这对加强西汉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消极影响:第一点,在经济上,西汉统治者逐渐开始对被迁徙的豪民加以优待,几乎每次迁徙之后,政府都要赐给他们田地、钱财和宅地以示对他们的拉拢,安抚他们的情绪。如高祖“与利田宅”[1]66;武帝“赐徙茂陵者户二十万,田二顷”;[1]158昭帝“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1]221把这些钱财和田宅赐给本来就拥有大量资产的豪族,对其重新发展势力,东山再起起到了推泼助澜的作用。加之关中一带是有名的富绕之地——史载张良劝刘邦定都长安时曾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1]2032,2033诸皇陵所选地当是自然条件最优越之处,这对豪强的重新发展无疑是有利的。结合以上的种种有利条件,豪族大姓徙往关中后,便迅速发展起来。到西汉末年,诸陵已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富豪:成、哀之时,“京师富人杜陵樊嘉、茂陵挚纲、平陵如氏、苴氏”[1]3694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兼并农民土地。

第二点,在政治上,虽然汉武帝曾下令强宗豪右“不得族居”。[7]1155但这一规定,只能暂时削弱豪族的政治实力,却没有触及到症结所在。被迁徙者不仅享有国家赐予的钱财、良田美宅,而且之前他们分散在各处,迁徙后则全部集中在京畿地区,人多势众、连成一片。这样一来,只要给予他们时间,他们很快就能够再度发展起来。据笔者的统计,东汉的所谓四大家族有三族都来自于西汉时期迁豪的迁入地,“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赀千万徙茂陵”;[7]1165“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7]795“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日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7]827这些家族在所迁入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到西汉末年,关中地区已经基本上为豪族地主所控制,他们的行动还可以左右政局。例如,绿林、赤眉起义军未能在关中站住脚跟,除了自己政策的失误之外,与豪族地主的抵抗也有很大关联。梁向明认为,“光武帝迁都洛阳,与关中,特别是迁徙到长安周围的豪族势力的强大不无关系。豪族势力拥有私人武装,在自己的庄园内自成休系,这对封建政府无疑是个很大的威胁。”[11]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迁入陵邑之后,豪强大族们迅速发展的情况。

三、秦、西汉迁豪政策的比较

汉承秦制,汉朝统治者对秦代的迁豪政策大体上是继承的。但在某些方面却又根据形势或其独特性加以调整,如迁豪的目的、迁入的地域、迁豪的手段、迁徙的对象。下文仅就这四个方面对秦、西汉迁豪的情况做一个比较分析。

第一点,迁豪的目的。秦代迁豪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即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使得他们不能够联合起来反对国家政权。到了汉高祖时期,由于政权的刚刚建立,又存在着匈奴强盛,关中人口不足这些客观条件,所以高祖迁豪到关中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是充实关中,北防匈奴的入侵。二是加强中央的力量,有足够的力量震慑诸侯。到了景帝之后,西汉迁豪的目的正如主父偃所说的那样“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1]2802即通过柔和手段——“不诛”而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猾”的目的。另外,《汉书·地理志》云:“后世世徙吏两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1]1642可以看出,较之于秦,汉的迁豪政策多了内实京师和奉山园两方面的目的。

第二点,迁入的地域。秦代迁豪的迁入地有很多,有巴蜀、南阳、晋代和陇西等。汉代的迁豪则有所不同,除了高祖时期提到的关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之外,后代历次的迁豪无一不是迁到历代皇帝的陵邑中去,为皇帝守陵。这也就是晋文先生所提到的“秦的迁豪也根本不是一种计划周密、组织有序的开发活动。……尽管它的实施有着迁徙的大体方位,但在具体地点上却并没有严格规定。”[12]这也就是说秦代迁豪的迁入地是可变的,汉代迁豪的迁入地基本是固定的。

第三点,迁豪的手段。在秦朝,无疑是采用了军事强制的手段,乘着扫荡六国的余威逼迫他们迁徙。西汉时期采用武力强制迁徙的情况应该是存在的,因为迁徙无可避免地剥夺了豪强原有的田宅和对乡里的控制,使他们丧失了大量的资产和势力。可以肯定,真正的豪强是不愿意迁徙的。《汉书·游侠传》载:“及徙豪茂陵也,解贫,不中赀。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1]3704从这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身为豪强的郭解是不愿意迁茂陵的。景帝时期出现了募民徙陵的情况:“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1]143随后又有昭帝“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1]221宣帝“募郡国吏民赀百万以上徙平陵”。[1]239我们发现,政府会给予田宅金钱的优厚待遇。孟祥才先生所说的“起码到武帝以后,被迁之豪已不是封建王朝的对头而是它的支柱了”,[2]211这反映了“汉王朝与豪强关系的根本性变化”[2]211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不管怎么说,汉王朝从一开始的强制迁徙,到后来的募民,又给予一定的补偿来看,国家所采取的政策趋向于柔和。这种改变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豪强地主因为是地主阶级的主体而成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主要代表。封建王朝不管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是否愿意,它只能成为这个地主阶级主体部分的代表”。[2]214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封建王朝与豪强地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对豪强只能是打压中透着拉拢。

第四点,迁徙对象。秦代的迁徙对象主要是六国旧贵族和富商大贾,汉初高祖时期也是如此。到了汉武帝时期之后,变成了“三选”,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家赀百万以上的富人、豪杰兼并之家。这一变化反应了西汉的阶级关系的变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政权的稳定,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在不断的减弱,新兴的豪族势力(地主、官僚、商人)在不断地崛起和壮大。

四、结 论

“迁豪”是秦、西汉中央政府普遍实行的一项针对豪强大族的政策。毫无疑问的是,这项政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西汉的迁豪活动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迁入地区的基本固定、迁入地的丰富化、所迁人口身份阶层的变化、迁徙手段的变化四个方面。到了汉元帝时期,因为豪族势力的上升与发展、“以经治国”思想的影响、儒学思想的风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这项持续很久的政策最终被废除了。

猜你喜欢

六国西汉贵族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秦史论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伊朗核问题六国和伊朗发表共同声明,决定谈判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