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

2018-01-28曹建平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人员素养

曹建平

一、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一)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涵义

以人为本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存在的一种价值理念,注重的是将人的生存与发展视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提倡的是以人为价值的中心与社会本位。以人为本指导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管理人员构建一套有关教学实际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内容及管理工具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实现自我为基准,将人作为教学管理当中的主体对象,所有的制度及管理措施都应突出人性,要注重人的主观思想,尊重人权,决不能跨越人的正常发展规律,忽视人的实际需求。[1]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是由学校的管理人员、广大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以人为本的体系。人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更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教学始终都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价值取向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全面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

(二)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推动性。在具体的管理系统当中,只有当结构规范内化成管理目标的主动意识、组织目标转变成为管理目标的主动行为,管理目标的内在动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才会真正出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主要是凭借管理目标内心的潜在动力与创造力所进行的,而不是依靠高等院校权力的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有较强的推动性。其次是文化性。文化是某个整体在特定的时期中所形成的价值观、思想、行为及理念的综合体。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专业理论知识都会受到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并含有诸多文化要素。[3]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并不只是单纯地依赖服务于命令的形式来让管理目标产生某种行为,而是依靠创建某种氛围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凭借管理人员自身高尚的情操及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管理目标的思想与行为。最后是鼓励性。所谓的生理、安全、社交等需求全部都是为了能够维持生活所必备满足的基础需求,而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则是高标准需求。其中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充分满足管理目标及自我实现的高标准需求管理模式。

二、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高校基本属性的需要

高校是有规划、有组织实施专业教育的机构,高等教育有专业化的人员及相应机构负责,以促进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的社会活动。相对于其他事业型单位来说,高等教育属于教书育人的细致类社会活动,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及优秀的职业素养,应能够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深度交流。[4]在高校领导—教职人员—学生的基本结构群体中,人既是教学中的主体,也是客体,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初衷及所要实现的目标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主要是培养专项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高校各专业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历及科研能力,能够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高等教育不仅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开放的教育环境,更需要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5]

(二)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目标过于片面。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充分实现组织目标,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是推动教师及管理人员专业发展,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让全体学生、教师以及高校能够实现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管理中,某些高校的管理人员通常讨论的是评价、晋升、创建名牌等,注重的是硬件设备设施的更新、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等,虽然这些工作也至关重要,但相对于全校及其师生的发展来说,应将其放在次要位置。[6]在教育教学方面,出现了重视教学、忽视育人的现象,弱化了教育的基本功能,通常将重点放在学生个人成绩提高上,忽略广大学生道德素养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大力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教师的专业培养与正确引导。而在教职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重视教师忽视管理人员的情况,高校领导认为管理者属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协助者,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才是影响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体谅人、依赖人、促进人,高校应成为学生与所有教职人员理想化的发展场所。

其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过于落后。高校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在强化教育教学规范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由于一直沿用原本的管理体制,其中的限制条件过多,让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学生在谋求创新中受到诸多阻碍。在这种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教育教学活动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其管理水平也无法切实得到提升。[7]

再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落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相对于现代化教学条件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综合水平却较低,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及方法过于落后,无法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的需求,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虽然许多高校在教学规划、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等方面都充分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但因为网络设施以及院校教务系统尚未开发,致使大量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依旧需要手工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整体效率较低,还极易导致信息丢失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质量。[8]此外,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管理思想及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及能力,观念较为保守,阻碍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最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综合素养较低。大多数高校更加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导致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综合实力较弱。从教育教学管理成员结构上看,他们的个人素养与专业能力均无法满足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长时间受到行政管理理念的制约,在管理思想上缺少积极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2)某些管理者并不是来自专业的教育管理领域,不具有系统化的专业管理知识,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3)由于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数量不够,且人员流动性较大,新进人员较多,工作内容及工作量较大等问题,让许多管理者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与深造,进而无法晋升职位,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导致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日益下降。[9]

三、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全面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转变管理方式与方法,是增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其关键就在于应首先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目前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经常以强制性的约束方式为主,忽视了奖励与引导制度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此,教师应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积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并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二)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和管理人员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综合素养及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综合素养情况。对于当前教师与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应加大对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提升的培训力度,构建高素养的教学团队。高等院校应实施严格的员工准入标准,在上岗之前应对全体人员的个人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掌握清楚,招聘到既有稳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还要加大继续教育力度,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为他们建立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重点培育院校的教研带头人。并要为广大管理人员与教师们提供更多综合素养提升的机会,以此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革新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传统灌输式的落后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各大高等院校应积极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将职业需求作为主导,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应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转变以往教学形式及手段,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此,就需要教师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相互交流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根据在课堂中所设定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巩固已学知识,进而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过渡。其次,应重视并强化教师与学生间的身份互换。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简单尝试与学生间进行身份交换,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与热情,并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为课堂教学活动预留充足的时间。在身份互换时,可让学生临时充当教师的角色,向同学讲解详细的知识,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过程作出评价及补充,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后,教师应重视生活教育。目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缺少时代性,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与现实生活完全脱离。对此,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应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跟随时代的步伐,重视学生实际需求,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增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10]

(四)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

在以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师更加注重基础理论方面的教育工作,忽视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与以人为本观念相违背。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加大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力度,积极转变以往教学当中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主动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角色表演、合作学习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打破以往沉闷的教学氛围,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利用理论与图片、音乐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运用各种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及时互动,在网络平台中构建相应的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发表想法,真正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

(五)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机制

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应充分结合目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评价机制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对教学过程当中的不同评价方法及形式实施改革。在实际评价中,应增加对学生当下具体学习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既要含有学生的应试考试成绩,又要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进而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针对具体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完善,真正发挥评价机制的正向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高校也要注重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若是高等院校只是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则无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利用课外教学活动来拓展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延伸学生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在课外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人员素养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