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深化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天津市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考

2018-01-28杨春芳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选科普通高中科目

杨春芳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两地很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两地高考改革方案最突出的亮点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和考试科目“3+3”。2016年4月,天津市出台《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从2020年开始,统一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1]无论从国家新高考方案还是沪浙的先行先试,以及天津和其他省市的逐步推进,新高考改革的主旨更突出“选择”,其中最为核心的即是课程的多样可选。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求普通高中学校不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关注如何唤醒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兴趣,最大可能地开辟适合每个孩子“奔跑”的道路,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这些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并通过选课走班,形成属于每位学生自己的课程谱系。因此,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聚焦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建设及实施上来,找准制约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普通高中课程功能亟待重新定位

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课程功能的期待。新高考方案关于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因此,普通高中学校对于课程功能的定位,应该转变为学生规定学业发展方向的思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让学生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学会规划人生,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

(一)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略显滞后

普通高中课程的直接功能可以定位为促进和引导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健康发展。[3]对高中教育而言,学科课程要遵循课程标准,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科的发展保持更大的开放度,让学生意识到所学课程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跑道”,而非操场般周而复始的“跑道”。[4]如此一来,学校不仅要进行顶层的、更为专业的、贴切于本校实际办学经验和办学传统的课程设计,还需根据本校学情、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可以说,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程度越深,学生所能获得的符合个人需要的人文关怀与个别化指导就越多,就越能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而要实现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个别化教育,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取向,为学生制订个别化的学习方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课程。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应基于自身特色,开发与完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涵盖基础类、拓展类、大学先修类及职业类课程的综合体系。

此外,网络课程也应成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积极作用。学校在构建符合育人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时,应是对原有三级课程的重构,既体现学科课程,也追求跨学科课程,注重学生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既体现基础性,也追求选择性,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成长;既体现知识性学习课程,更追求体验性学习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学。通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然而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比较分散,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更不讲结构,没有形成基于办学历史和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5]

以天津为例,天津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的课程标准和天津市教委、市区(县)教研室的要求开设,基本上是遵循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课改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分别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其中,选修课分为选修I和选修II,选修I是必修课中的选修模块,选修II是校本课程。但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大多数普通高中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都是与高考科目有关的内容。这就是说,虽然这些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课改要求,但仍然唯高考是从,总体上仍显固化、僵化、同质化和统一化,不仅课程种类不丰富,课程的实施模式也基本是按照传统的文理分科开设。因此,在建设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尤其是特色课程方面,普通高中课程深化改革还有较重的任务。

(二)课改配套资源存在局限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得“走班制”成为必然趋势。走班、选科、科目模式选择、课程结构的重组必然引发普通高中学校配套资源的相应变化,师资的重新组合、现有教室的重新调整以及课程体系的重新设计等都对深化课程改革产生一定制约。

针对天津新高考的要求,普通高中选科走班改革首当其冲。按照新的高考方案,选科主要涉及学生对等级性考试科目的不同选择,还涉及学生在合格性考试科目上的选科。比如,有的学生选择在高一年级完成政治、历史等合格性考试,有的则选择到高二完成,而有的学生要学习到高三进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成绩。那么这三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就不一样,这对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师安排等都带来复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选择不同,最终会形成同一个学生会在不同班级与不同学生一起上课的局面。这就意味着课表从“一班一表”变成了“一生一表”,整个学校、课程、老师都要转起来。然而,学生由于选科走班带来的对教师需求和教室变动情况又比较复杂,教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等级性考试科目任教教师的需求上,如语文、数学、外语是必修科目,对教师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可以提前安排。合格性考试科目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所以,可以有预期应对计划,较好地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安排。但是,因为不确定学生是选择在高一还是高二进行合格性考试,完成1门科目需要多长时间,就会影响到教师工作量,对教师需求也有不确定性。比如,为了能让学生在高一时对所有科目都有了解,方便在进入高二时进行选科或选考,不少学校都尽其所能开足科目,以便为学生的选科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而这势必要改变原有惯用的课程、课时、师资安排方式。

实行走班制教学后,学生在未来的文化课学习中,语、数、外可能会在固定班级学习,也可以在分层后的班级学习。而政、史、地、理、化、生等等级性考试科目则可能在不同班级与不同的学生一起上课。这对教师备课、授课,以及学校排课、教室安排、师资调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6门科目,也因为学生选择比例的不同造成班级规模大小不同,进而对教师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还可能存在高一、高二时选考科目教师不足,高三时语数外教师不足,即所谓的各科教师的“潮汐现象”。

此外,选科走班对教室的需求明显增多。实行选科走班教学后,会出现学科班级规模变小、班级数量变多、教室需求量增大等现象。有校长测算过,如果实行走班制,每个学校的教室数量至少应该达到已有行政班数量的1.5倍,才可以维持正常的课程和教学安排。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等级性考试选择不确定,如在6个科目中自选3科,就有20种组合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班的两种组合,因为学习进度和课程不一样,对教室安排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总之,这些改革都会因学校在师资和教室资源配置方面未完全做好应对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学校课程的可选性较低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校建立课程研发团队,落实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并开发出基于学生需求和学校特色的精品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然而由于学校间存在资源条件的差异,各学校的课程开设也不尽相同。据调查,天津市普通高中学校基本都能够开足开齐必修课程,但是必修课程中选修模块的“开足开齐”,并不是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全部选修模块,而是按照天津市教委、市教研室的要求开设选修模块,范围相对要小。对于高考不涉及的选修模块,虽然有的学校在课表上也安排了少量课时,但因为受到高考科目教学工作的挤压,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彻底执行,考什么、教什么,成为部分高中学校课程设置的常态。同时,多数学校必修课、选修课模块的开设大同小异,因为受到高考科目的制约,必修课中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选修I),其实成为统一的必修内容,学生基本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由于学校课程建设能力低下,在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找到最适合本校自身情况、又能顺应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设置方面,未能实现让学生真正根据自己的学科水平、兴趣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自主选择合适的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

二、学生高考科目的选择受到制约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工作前所未有地聚焦到了每一个学生身上,并给予了学生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必须对所学内容、所选学科等作出有效选择。然而,学生在科目选择上主要受选择能力不足、茫然应对或心存焦虑以及在选科过程中更多地受功利主义取向影响等制约。

(一)学生选科能力普遍不足

选科即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高校招生的要求,在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进行等级性考试,与语文、数学、外语3科考试成绩组成高考成绩,供高校录取使用。因此,选哪3个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需要统筹考试设计、选择的时间节点和规则。但这并不是因为学生有了选择能力才让他们去选择。尽管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自主选科的权利,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但部分学生却对此举感到茫然,不知如何作出选择。如有的学生各学科比较平均,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还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从而难做抉择。且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学生,其自主选择能力亦存在明显差异。如调查显示,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对选考科目的明确情况存在差异。大部分来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的高一学生,对将要选考的科目已有非常明确或基本明确的目标,而大部分来自县级市、乡镇及村的学生,仍在考虑将要选择的高考科目或暂时没有打算。[6]

(二)科目选择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在影响学生作出学科选择的因素中,兴趣应是最主要的。有些学生会根据自己未来的专业倾向进行选择,但也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潜力、兴趣、专长、职业规划并不了解,更多的还是根据自己的成绩,以更高的分数、报考学校及就业前途作为确定选考科目的首要依据,甚至有的学生会面临感兴趣的学科与擅长的学科相冲突,以及感兴趣的学科与未来就业相冲突的问题。这意味着,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学生真正喜欢的科目并不一定会成为他们最终的选考科目。这与新高考政策真正的出发点并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仍受追求高分数、名牌高校及热门专业等“社会主流”思想的制约。

(三)学生学习状态尚未转型

事实上,大多数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尚未实现转型。高中前的被动化、制度性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规划和自主的学习能力,“等、靠、要”的学习状态并未因新高考的到来而顺其自然地发生根本转变。高考改革提出考生拥有选考自主权,本是通过高考改革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未来学业方向的手段。然而,学生在应对选考时表现的茫然与焦虑,却折射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病”:选择性教育的缺失以及学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的不到位。[6]现实中由于很多高中生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也得不到来自学校、家长、社会方面的有效帮助,容易产生“我的未来在哪里”“我现在的位置在哪里”等心理困扰,甚至很多学生因改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茫然与焦虑。

三、学校教学管理准备尚不充分

新高考改革将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同时也对教学组织与管理提出新要求。最为迫切的是如何解决行政班与走班之间的关系,师资如何调配,教室如何利用,课程如何配置,课时如何设置,对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一)高一完成部分科目合格性考试难度大

依据天津新高考方案要求,学生高一最多选择4门科目进行合格性考试,这与现行高中课程教学进度有冲突,因为学生可以在高一选择更多的科目学习而在高二进行考试。但是,有些科目的教学内容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进度下,一个学年内难以完成。同时,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考试科目总数达到14门。其中,高一结束选择合格性考试科目数最多4门,高二结束考试科目就会达到4~7门(如果语数外用统一高考成绩替代就是4门,不替代考试是7门),高三第一学期末考试3门。

方案虽然在安排上做到了分散考试,减轻了学生集中考试的压力。但是,如果有部分学生要求高一结束就进行某些科目的合格性考试,这对学校教学进度就会提出挑战。学生在入学后自主选择合格性考试的科目,高一可供选择的科目数量总共是8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比过去增加了,有的是传统教学中高二年级才开设的科目提前到高一年级。比如,过去物理、历史、地理等科目毕业会考可以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末,但现在如果有的学生要在高一结束就进行合格性考试,则要求学校提前在高一年级就要完成这些科目的教学任务,提前完成国家要求的课程标准内容教学,教学时间大大压缩了。有些科目本来要两年完成的,现在要压缩在一年内完成,难度很大。这对过去的教学安排和资源配置无疑是一大挑战。

(二)高考科目与非高考科目不相协调

天津新高考方案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有14门,包含等级性考试科目7门,它的目标是拿到高中毕业证,或参加高职院校招生。等级性考试科目有6门,则涉及大家非常关心的普通高考。一本二本高校的录取标准是语数外成绩+自选3门的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这种安排,实际上造成两类科目的地位差异。尽管有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作为高考招生的参考,其中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影响高考成绩的9门学科,就是等级性考试科目6门,加上语数外3门。每个学生为了高考的胜出,必须在自己的6门高考科目上(3门自选科目加上语数外3门)花费更多的精力。如此一来,除了升学体艺等单科性高校外,在普通高校招生标准下,在高考升学率指标的行政考核下,非高考科目仍旧处于二等学科地位,可能会仍旧陷在过去的应试教育、军事化管理的高中教育泥淖中,而这显然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多样化发展的高中教育改革目标相违背。当然,语数外之外的3门,是考生从6科中自主选择的任意3门组合,而不是非文即理的二重划分。

(三)高一开足全科并完成教学难度很大

根据天津新高考方案,高一学年末的合格性考试科目的选择方式是“2选1”加“6选3”,即在8门科目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最多选择4门。这就需要学校按照学生的选择情况来开设课程,而不再是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来统一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是,学生的选择可能五花八门,并非步调一致(在6个科目中选3个,有20种组合方式;在2个科目中选1个,有2种组合方式。合计40种组合方式),总有学生选择一些与众不同的合格性考试组合方式。这就意味着,学校不能以文理科两种班级安排教学进度,而必须根据现有的学生选择科目进行开班,安排教学。因此,所有这8门科目就要为那些选择该科目的高中生开齐开足,供学生选择。否则,学生就无科可选。而且,为了满足部分学生高一就进行合格性考试,要在高一时就完成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这本身就有很大难度。除此之外,高一还要开设高考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还有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等3门,校本课程选修Ⅰ、选修Ⅱ等,还要满足综合素质拓展中的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需求,这么多的科目开设,特别是相关课程和教师都比较缺乏的农村高中,能否有资源支持,值得探讨。

(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有待提高

新高考改革需要普通高中学校丰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学生发展的需求,或者提供有多种特色的高中教育供未来的高中学生选择,即建立一种“学校适应学生”的模式。

一是学生如何以及何时确定等级性考试科目,即学生如何在6门待选科目中尽早地确定3门科目进行针对性学习。从天津方案上看,倡导的选科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兴趣和高校的招生科目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以及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影响,存在选择困难、依赖、盲目的学生不在少数,选科的理性因素非常缺乏。因此,尽早定下3门学科或者目标院校专业的限定专业科目,有利于学生在高中三年内有针对性地学习发展,而迟迟不能确定高考等级性考试科目,则会对后续走班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如何制定合理的合格性考试科目的学习计划。除了上职业院校外,学生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其实并不影响高考成绩,因为二者是相对独立、分开考试的。那么,对部分学生来说,在高考学科面前,合格性考试科目成了次等学科,尽快完成这些学科的合格性考试,主攻高考科目,则成为重中之重。但这样一来可能会带来学生学习时间和进度上的失调,甚至影响其健康发展。所以,帮助学生合理判断把握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好各项活动,至关重要。

三是如何发展综合素质问题。综合素质评定成绩只是高考录取的参考材料,并不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可能除了其中涉及的加分项之外,在录取过程中可能大部分内容都不会采用。况且,学生特长的表现,目前主要是文化课学习和体艺才能,最终还是落实到高考科目上。其他与高考无关的部分,则可能不会引起实质性重视。所以,从目前高考录取的标准和方法来看,普通高中学校的转型过程应该是漫长而艰难的。

猜你喜欢

选科普通高中科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