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阈下当代中国与美国的德育分析

2018-01-28阳,张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何 阳,张 杨

一、德育概念分析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教育主体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道德信条、道德思想等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以期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1]从更深的层面来看,道德教育是对生活在社会范围内的人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比法律、规则等更具自觉性和深刻性。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来说,道德教育在内容、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方面又各有不同。总的来讲,道德教育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中,所强调的都是使人追求向上、向善的美德教育,是社会在物质发展的条件下人文精神素养的与时俱进。道德教育不仅对个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人追求完美人格的必然需要,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古以来,无论是西方远古时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东方的孔子、老子都无不重视对个人品德的培养,甚至把德育至于一切教育的核心地位。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人真正的发展,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指标。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发展的最高层次,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中最基本的是一个人的道德的发展,没有道德的发展不仅是对他人的威胁,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威胁。[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尤为重视美德的教育和规训,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就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德育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爱国、明志、诚信、知耻、厚仁、勤俭”等,为为人处事树立基本的道德观念,也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促进自身生存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3]“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要求,从文字记载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演变和文明的推进,逐渐得到明确、规范、升华、丰富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德育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进一步发展了的道德思想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加强,虽面临诸多困境和矛盾,但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效。

美国在继承传统道德思想上远远不如中国具有优势,美国的建国历史时间较短,并且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当代美国关于爱国主义、民主自由、爱自己爱他人等德育思想的教育不得不说是成功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所以在美国的德育中既要避免出现种族歧视和文化冲突,又要考虑到民族习惯的不同,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所有民族的道德教育体系。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强调基础性和共同性的道德准则,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够做到没有民族或种族差异、符合合格市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对德育的理解和认知中,美国有其自身的一套区别于中国的德育思想体系,对美国国民是适用的,对中国的德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中美德育现状分析

(一)德育的内容分析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其收到预期效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德育之所以能够得以进行的基本要素。在中美德育的内容比较分析中,因社会文化背景、历史因素、现实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致使两国在德育内容设定时也会出现较大差异,最终的目的是不同的。诚实、仁爱、勇敢、爱人、自律、宽容等不仅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美德,也是大部分国家道德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除去这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外,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指导思想以及现实国情等因素。

在中国的德育内容中更多的是强调德育的认知,而缺少德育的辨析,即缺乏对学生什么是真、善、美这类道德素养的行为辨析引导。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设定德育内容时使传统美德与时代相结合,以达到道德素质培育的目的。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集体主义、爱国爱党,也强调对个人立言、立信、立行的培育和教化。[4]美国在德育内容设定方面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在美国人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美国人民有很强的民族自豪、自信和责任感,这是首要的也是必然的。建立在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精神之上的道德准则更多的是强调自由、平等、诚信、爱国等德育思想。在寻求个人的发展层面,美国的德育更凸显了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但这一自由发展的前提却是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私情感,因而德育的内容不免就会更倾向于追求独立的个人的利益的满足。此外,美国德育与美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德育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都得来源于美国文化,美国在道德价值观的灌输中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美国精神、消费方式、美国文化、美国最优等,旨在按照统治阶级的统治理念和方式来规训国民,以期达到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5]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美国也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设定不同的道德培养精神。比如在上世纪中叶,在新技术革命的引领下,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是时代发展亟须的精神素养,美国加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直观效果是使美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领军者。本世纪初,全球化的加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主体已不再是独立地能够完成一项工作的个体存在,并且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美国在此时代要求下,开启了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战略计划。

(二)德育的方式分析

德育方式是达到德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以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中美在德育方式选择方面有相同点,但在方式选择的着重点上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两国所处的现实条件的不同。中国德育重视校园教育,并且把德育的重要责任归于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承担德育的职责方面,其余课程则没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德育方式往往只停留于课堂上教师的单向道德思想的灌输,[6]这一方式有其优势,反复的解释和灌输有助于学生自儿童时代就对道德思想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但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这一单向灌输方式缺乏实践的养成,不能形成内化于心的道德准则的遵循。其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家庭、社会单方面地归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这不但加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思想道德的培育工作的完成。我国在单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来进行相关思想道德的培育和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对于紧跟时代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思想道德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的道德教育方式更多地选择隐性教育方式,在道德培育上更加注重在实践活动中自然养成,美国除去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如道德哲学、西方伦理哲学等课程设置来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十分注重实践教育,主要是通过社区活动、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德、养成美德。[7]并且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从小养成较好的道德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是一个习俗道德很强的社会,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的扩大,使生活在贫民窟或是底层社会的人们缺少了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此外,美国在德育的方式选择中,非常重视运用宗教的道德教育功能,宗教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信仰宗教的美国人习惯于用上帝的震慑力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每任美国总统都会有明确的宗教信仰,虽然达不到历史上的全民信教的态势,但绝大多数国民都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是很好的德育的一种方式,现如今,在美国的宗教信条中,很多会被借鉴到政治话语下的德育中,这一借鉴不仅有利于国民接受和会意德育中的价值理念,更有利于团结和凝聚民心。从历史的沿革历程来看,宗教在教化国民中的作用是比任何政治性的教育说教更具有长久性、持续性、深刻性。[8]宗教曾在西方社会的历史上扮演着绝对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和覆灭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美国的德育没有丢弃这一重要的国民教化方式。大众传媒在美国的德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相对来说较为隐蔽的方式,但效果却更易显现且更强烈。大众传媒使国民的热情更易于被调动起来,是情感的积聚场,也是情感迅速传播和感染彼此的重要领域,从而使德育得以迅速在目标受众中迅速扩展。政治与教育不可分隔,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好莱坞电影、美国英雄相对应,这一教育形式不仅对于培育美国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产生了重大成效,而且通过电影的输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国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美国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得以在本土以外的地区生根发芽。

(三)德育的效果分析

教育效果是评判教育行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育行为只能被评价为失败的教育行为。在中美德育的效果比较分析中,可见两国在选择各自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已经决定了两国所收到预期效果的程度。在选择效果的评判标准中,中美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德育效果的评判和分析中,存在倾向于简单的以分数的高低来划定一个人的道德境界或道德素养的现象,但在更大的程度上,社会对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评价更多地则是根据一个人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所做贡献的程度以及精神影响价值。以分数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往往存在于校园教育中,虽然这一评价方式和体系便于教育部门指导和考查德育成效,但在无形中却形成了以分数论成效的片面化指导思路,这样一种评分或是按答题效果来评判或是按照老师个人印象来评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虽然在我们的校园教育中一再强调德育,但这种形式化的评价体系却使德育效果甚微。

中国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与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把德育设立为专门的学科由学校来进行,不仅培养了大批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也使社会主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才队伍的培养是中国崛起的才智根基,没有人才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成了无源之水。当代中国德育虽有诸多弊端,但从总的效果或是长远来看,收到的效果依然是巨大的。在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更是得益于网络载体而得以迅速传播,使人们在感受道德的美好的同时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尤其对青少年或是成年人的道德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9]而美国在德育中,虽没有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专业课程的设置,但却寓于一切学科和一切活动中,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传播道德教育,尤其是对爱国主义、自由民主等现代道德思想培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在利用现代传媒、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条件下,对国民的道德教育效果要远比中国成功,我们应借鉴其成功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辨识其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分。

三、我国德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德育与时俱进的延迟

在当代中国德育领域中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冲突,德育思想在与时俱进层面上相对来说是迟缓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经受惨痛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之下,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发展生产力上。虽然道德教育从来没有缺场,但相对于人才智力培育来讲,德育实际上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并且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于思想道德准则的确定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和确切性,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是道德领域的主要冲突,也是其他冲突产生的社会背景因素。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慢与朽和现代的快与变,人们的思想道德就无所依,道德变得没有底线和准则,如果不加以引导,将给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并且,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形成的时间非常短,转瞬间,前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就会被抛弃在时代的长河中。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提出的:人类历史正经历着由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所引领的第三次文明浪潮,而这一文明浪潮比前两次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浪潮要迅猛得多。[10]如果借用这一理论来察看当今时代的中国,显现于思想价值层面的是人们价值观念的不稳定性。在越来越倡导独立和自由的价值理念下,一些越轨行为也会被当作自由的代表被倡导,被颂扬,成为青少年追捧的目标和对象。这样一种现象彰显的是道德教育没有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进行内容和方式的更新,致使道德教育的正统方式被网络碎片化的思想潮流所引领。在当代中国,必须加强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避免德育无所依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方式滞后

德育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道德词汇的说教和解释中,没有跟进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受教育心理、道德素养的现状、即成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这对于进行符合整个社会发展需求和中国文化要求的道德教育是很大的障碍因子。在进行德育之前首先必须厘清诸多关于德育的因素,如:德育内涵、外延等,此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及人们需求变化不断充实德育内容,扩展德育方式方法,增加德育主体和载体,加强德育硬件工程建设。而在如今的德育中,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方式更多的是在指向质疑、打破传统价值观的大氛围下进行的。在道德教育中,只注重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认为德育老师的职责只是把书本上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灌输给学生,而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接受,接受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事关德育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国的教育思维方式中存在着一种即可见效的紧迫感,每一教育活动都要有一个能够衡量的标准以标示着教育目的的达到,在追赶式的发展过程中,国民教育更倾向于加强和发展见效果、成果佳的智力教育,而对于成效期漫长的德育往往因见效慢以及难度大而被忽略、被推迟,因此,对于德育方式的选择更多地倾向于时间短、投入少的一种考量,往往会选择简单、便利的一些德育方式,这样对于德育成效的获得无疑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割裂

内容空洞缺乏现实指向性,道德说教多于道德引领和道德实践,当课堂上所讲授的道德准则遭遇现实情境而出现偏差时,就会受到个体质疑和排斥。[11]这种思想与现实的脱节使得现代德育实践不仅困难,而且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学校中机械式的道德规训和道德律令的灌输和说教式的德育培育方式不仅使学生难以接受,不会从内心深处去感受道德的美好和重要性,而且会使学生因逆反心理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显性的德育虽然是重要的道德培育方式,但是太过于死板和形式化,就会走向徒劳无果的境地。当学生没有或缺乏很好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时,简单的或机械的理论灌输,很容易使学生在现实中不知如何利用理论知识,不知如何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内化于心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的分离

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脱节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这种道德共识的不一致性会导致孩子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注入,会形成价值的个体冲突,因此,在对这些价值观念的选择中,孩子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这对于形成稳定的、持续的、深刻的道德规范来说是异常困难的。中国德育如今更多地依赖学校来进行,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即便家长本身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但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上,往往在不自觉中便采取了无视或缺乏正视的态度和方式。加之,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当今,大家庭越来越多地分散为小家庭,即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在小家庭组织中越来越少地继承原来在大家庭中的种种祖训、家训、家风,小家庭更注重新观念、新思想,然而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层面便出现了无范式所依的窘境。

四、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一)更多引入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隐性道德教育具有无意识性、潜移默化性、影响深远性以及广泛的渗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正是显性道德教育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当今时代所最需要的教育方式。[12]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并且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以及传播的即时性、快速性,使得学生对课堂的简单理论传递已经失去兴趣,因此,必须利用好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个体在面临新事物呈几何数增长以及海量信息时,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更加厌烦简单的说教,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隐性教育不仅要寓于网络信息中,还要寓于一切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尤其是道德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便一个人儿童时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素养,但如果后期将他置于一个混乱的糟糕的环境中,那么,他在后期的环境熏染下也会成为后期环境中的一员。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甚至是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越来越成为关键性的因素。隐性道德教育有显性道德教育所不具有的诸多优势,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转变教育思维方式,使教育方式多样化,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来进行德育具有片面性。儿童在成长的初期对家庭的依赖远大于学校,而在个人道德养成中,社会给予个人的影响远超于学校。即便是在学校已经形成了某种道德观念,如若在家庭和社会上得不到巩固和认可,那学校德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更广泛,因此,这两者对个人的人格养成具有更加持久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育中,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把家风、家训、家规等列为教育子女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准则,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而在当代社会,随着自由、民主等思想的传播,家庭对孩子的个体要求逐渐减少,更加注重孩子自身的自由发展,甚至大多数家庭已经没有了家风、家训、家规等道德理念,转变为家长的口头教育和行为引导。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应当加强和巩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理念,并且进一步引导和确证拥有美好道德的重要性。德育本身就属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分开来讲就是教和育的共同组成。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更加注重的往往是教,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育。在多数教师看来,对学生的道德培育是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自己的职责仅仅是负责学生的智育,即知识的传授工作。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处处体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必须把家庭、学校、社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道德教育环境,使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重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知行合一”,在这一认知中,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个人在行事的过程中不仅要知(认识),而且要尤为重视行(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相统一,才能称得上是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的重要思想。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在当代中国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思想仍可见其先进之处,德育理论教育是德育最初最易入手的地方,理论的正面教育和培养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但是空谈理论教育使学生缺少了对德育理论从入耳到入心的契机,因此,必须把道德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讲,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根本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没有实践,进一步的先进认识就无法产生。同样,先进的认识不用于指导实践也将是无用的。英国思想家斯宾塞曾明确地对教育进行了划分,提出了智育、德育和体育,并且认为,对德育的评定是要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对儿童进行道德的培育,让他在自己的行动过程中自觉习得道德的准则,在行为发展中逐步接受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思想道德理论的感受、感知。

(四)道德教育必须按规律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要契合实际要求和时代发展,循序渐进地按步骤和阶段实施。德育必须严格剔除和禁止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把德育的培养目标划阶段来进行,从整体上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众所周知,一个人在他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不同的,这是个人成长规律和成长环境的自然发展和变化,因此,德育也必须遵循规律而进行。在幼儿初级教育阶段以及小学教育阶段,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和依赖是非常强烈的,在可理解的范围内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在这一阶段,德育就需要对儿童的道德认知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必须有明确的道德准则的培育,不仅要培养儿童尊重父母、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美好品德,而且要培养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尊崇和自觉坚持的态度。在青少年时代会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没有或缺失正确的引导,那么就会把学生引入歧路。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加强与他们的对话和交流,引导和疏通其思想上的不解和困惑,继而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祖国、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成年人的道德培育要根据其现实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而进行,培育成年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想道德情感。道德教育按规律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利于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易于达到预期效果。

(五)坚持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人文关怀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就道德教育提出过诸多切实可行的理论,他主张,道德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教育者的单项灌输,要寻求受教育者能够自然接受的兴致点,要与受教育者商量和探讨某些道德律令和准则,并且在自觉判断和自然消化中达到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辨别学生的主体意识,洞悉学生的个体思想动向,并且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来进行思想道德理论的探讨。学校德育模式和理念需要改变,在人与人之间,没有谁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任意地批判和指责另一个人,更不能因教师站在传道授业的位置与受教育者形成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得以进行的核心角色,道德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思想道德准则必须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此外,道德的判断标准不应以有没有维护谁的利益而设定,而是应该站在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的角度去考量,真正地站在人的角度去衡量,去思考。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发展,道德教育是使人成为更加完善的人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