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的CT及肺功能的特征研究

2018-01-28栾浩庄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辽宁大连11641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肺气肿表型肺泡

栾浩 庄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辽宁 大连 1164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由于肺部呼吸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与患者肺部吸入刺激性气体、微小颗粒等引起肺泡和气道异常有关,好发于春秋季交替,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数据统计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2013年全国慢性疾病第四名[1]。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尽早、准确性的诊断,并拟定相应干预措施,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周期。而对于表型为近些年慢阻肺新型研究方向(与急性加重、与症状、与治疗效应、与疾病发展相关),分析不同表型慢阻肺患者之间疾病特征差别。本文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的CT及肺功能的特征,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确诊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范围49~79岁,平均(62.8±4.19)岁,病程范围为2~6年,平均(2.1±1.18)年,根据表型分类:肺气肿型40例,非肺气肿型(慢性支气管炎)24例,慢阻肺哮喘重叠表型14例,频发急性加重表型8例,全身炎症2例。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检查时发现所有患者属于稳定期;(2)患者无气胸、胸腔占位、胸腔积液以及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且患者意识清醒以及无精神障碍性疾病;(3)所有患者经检查符合全球倡议慢阻肺疾病诊断标准(2017年);(4)患者和家属对本次调查内容详细了解,如发病机制、治疗办法、预期疗效、并发症、预测风险等,征得同意并签署;(5)患者在进一个月内为进行类似医学调查,避免影响调查结果普遍性。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肺气肿指数。采用128排西门子多层螺旋CT扫描仪,主要扫描部位为:胸部CT平扫。告知患者放松平躺至操作床上,扫描开始后告知患者吸气并屏住呼吸。采用由上向下进行组成扫描,并进行计算肺气肿指数(LAA%)。

1.2.2 肺功能测定。采用Jaeger(德国)公司生产的肺部功能检测仪,以及欧洲呼吸协会与美国胸科联合拟定参照标准。主要测定内容为:通气功能测定(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及FEV1/FVC)和支气管扩张测定。检查后给予患者沙丁胺醇400μg吸入,重复操作3~5次,选取测定最佳值。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肺气肿指数,将本次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肺气肿组与非肺气肿组,分别计算FEV1pre、FEV1/FVC、RV/TLC值,根据不同表型的计算数值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肺气肿组(LAA%≥15%)和非肺气肿组(LAA%<15%)。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计算处理,同时采用t和χ2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且针对于组内标准差采用±s表示,当P<0.05时说明对比数据差异有意义。

2.结果

统计发现,本次调查根据肺气肿型指数LAA%≥15%为标准,其中慢阻肺哮喘重叠表型、频发急性加重表型、全身炎症表型指数均<15%,且通过观察CT多层扫描重建可见肺部体积明显增大,以及肺部纹理和密度显著降低,通过计算发现FEV1pre(36.89±12.09)%、FEV1/FVC(45.09±9.98)%、RV/TLC(55.02±10.41)%;而非肺气肿组表型FEV1pre(55.19±13.98)%、FEV1/FVC(54.09±11.69)%、RV/TLC(47.83±9.73)%,相比两组患者FEV1 pre、FEV1/FVC两个测定比值发现,非肺气肿组患者明显较肺气肿组患者高,但RV/TLC比值明显较非肺气肿高,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方向不断的拓展,研究发现慢阻肺为异质性疾病,每位患者不同的气道炎症、生理学改变、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均存在差异[2]。通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多个评价维度可分为不同慢阻肺表型[3]。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慢阻肺的发病原因非单一一种,多由于种种因素累积,导致每一位患者对于表型分型难度较大。前文阐述慢阻肺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慢性支气管炎表型、肺气肿表型、慢阻肺哮喘重叠表型、频发急性加重表型、全身炎症表型[4]。慢阻肺表型常见疾病为慢性支气管炎,通过根据分型研究发现最新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与患者小气道的纤维化、炎症以及黏液阻塞有直接关系,以上原因长期累积导致气道管腔狭窄、增厚,影响吸入和呼出气流量,且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发展阶段肺泡未受到损害,仅出现气道炎症,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且从CT多层螺旋影像检查发现患者肺部体积明显增大,且肺部密度不均匀。研究发现肺气肿表型与患者自身免疫力有直接关系,患者肺泡和气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后,机体防御和抵抗能力下降,肺泡失能出现肺泡表面张力降低。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肺气肿表型与非肺气肿患者表型相比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但结合多层螺旋CT影像重建检查发现,肺部体积增大且肺纹理和密度减少。而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发现,发病位置不同,检查指标结果也各不相同[5]。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通过结合CT与肺功能检查结果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1]谭博,张爱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高分辨CT表型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6):433-435.

[2]金明,陈国忠,余红缨,等.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肿表型肺功能及痰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关系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7,36(7):521-524.

[3]阎超群,张攀,史达,等.基于高分辨率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量测量与临床肺功能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258-1261.

[4]高永炳,龚波,武洪林,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通气功能与CT肺气肿指数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2):2224-2227.

[5]朱珍,殷少军,魏丽,等.脂联素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及CT特征的关系[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6):401-405.

猜你喜欢

肺气肿表型肺泡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什么是肺气肿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miR-363-3p表达异常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