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谚语的教育意蕴

2018-01-28杨瑞芬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谚语个体语言

杨瑞芬

(北京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北京 100010)

语言是人类的存在之家。这不仅指语言的具体内容,更内涵着语言使用的环境。“词的意义只有在使用它的生活形式中得以体现,离开了生活形式,词的意义就无从谈起。”[1]56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了语言形式的多样性。[1]272从这个角度讲,对语言的理解与对生活的理解是等同的,语言运用的过程是对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教育正是透过历史上所形成的丰富语言来解读人的存在,为过上一种可能生活提供参照。教育研究者就是在探求语言的文化及社会意义;这是一个使人性不断丰富的过程,使人的精神力量不断扩展的过程。“精神领域的飞跃直接关系到人的整体发展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生活决定着人对世界的看法,作为个人对生活满意度的最终衡量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个体幸福”。[2]98谚语被视为金子般的语言,它促使研究者“重新占有”精神生活,更好地获得一种“精神个性”。[2]99

一、谚语的内涵

《礼记·大学》中指出“谚,俗语也”,《说文解字注》中认为“谚,传叠韵”。我国古代“谚”和“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义。民间对谚语有多种称谓,“俚谚、常言、……俗话、老话、古话等”,[3]这些叫法体现了谚语的通俗性、代际间的传承性及普遍沿用性。五四运动后,国内学者对谚语界定日渐增多,钟敬文先生认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4]温端正认为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指“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切俚谚俗语”,狭义上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俗语”。[5]《韦氏国际英语词典》对谚语(proverb)的界定为:用简短而通俗的话语对经验、观察、故训、俗语等人所共知的真理和事实的表达。欧莱德(Ololade K.Shonubi)认为谚语简洁陈述了深刻议题,是通过对生活方式、生活主体的性格和行为、环境、自然现象等切身观察和冷静思考而得出的结论。[6]米德(Mieder)则将谚语简要概括为“充满智慧的语句”。[7]以上研究对谚语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谚语的产生、特征、与知识的相关性。

谚语不仅需要通过无数人的口头修正形成规范性语句,又必须通过各地方、场景的口头修正变成出自于不同口吻的语言。[8]民众的创造性及对谚语广泛传播的推动力是谚语产生及世代相传的前提条件。谚语的产生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等有关联,产生时间、地点难以严格考证,但必定经过多数人的口头传播而获得不竭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于谚语的主要特征:从语言形式上而言,作为独立的意义单元,简练而精美,且常常借助对照、反问、夸张、比喻、双关、借代等艺术性表现方法;从内容来说,涵盖了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蕴藏着民间普遍认可的真理及思想观点。谚语似一部百科全书,以至于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伦理学乃至哲学等各领域的研究者都在不断挖掘其丰富内涵。

二、谚语是日常生活中个体对“存在”的体悟

(一)“日常生活”的内涵

“日常生活”这个概念由列斐伏尔在《神秘化:走向日常生活批判的札记》中首先提出,[9]与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生活形式”及海德格尔的“日常状态”等概念有相同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二是职业生活,三是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世界。“日常生活”的提出有助于批判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突出主体间性关系,肯定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10]并借助前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整体存在来批判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舒茨进一步指出从行动视角审视日常生活,这对克服传统思维方式中视日常生活为“给定的基本经验领域”,“人为地把它与理性自觉诸领域分割开来的”的困境有巨大价值,进而从主体的总体活动考察日常生活。[11]尽管日常生活既是一个有限的意义域,又是一个有限理性的领域,[11]却蕴藏着社会和个体精神发展间的复杂关系——个体之心理活动对来自社会层面的行动及解释是开放的。日常生活的主体与他人共同创造生活经验,追寻生活意义。莱特浩泽(Thomas Leithauser)将此概括为理论——心理层面的解释。这种解释一方面基于关注日常生活的现象学,另一方面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这个概念探究主体如何借助“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的解释处理日常事务,这构成经验力量的来源,即通过去除焦虑、降低冲突的积极防御机制来帮助主体在思想上处理生活中难以承受的特殊情形。[12]

日常生活中意识的发展与情境紧密相关。个体间通过相互交往、交谈而形成排解焦虑与忧愁的经验。这种经验通过谚语等口头语言来表达,为个体面临新生活情境提供稳定感。个体运用谚语的原初意义及象征意义来传达日常生活史中积淀的智慧,基于情境建构起来的日常生活意识使谚语在代际间不断传承;与此相应,个体通过历史传承而成其为人。[13]

(二)谚语是对日常生活之存在性的象征性表达

谚语关注人存在的整体环境及其日常生活。谚语中很多关于物候、天象、动植物等与自然相关的谚语反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产方式及基本组织形式,“半封建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14]谚语以隐喻方式对环境中各层关系加以象征性的说明。隐喻是指“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15]卡西尔认为隐喻与语言起源相关,“即使是最原始的言语发声也要求有一个从某一认知的亦或情感的经验转化为声音的变形过程,也就是说转化为一种与该经验不同的,甚至是全然相对的媒介的过程,恰如最简单的形式也唯有凭借使得某一印象脱离日常的、普遍的、世俗的领域,并把它抬高至‘神性’层次”。[16]105这里蕴含着人类思维的创造性,“没有这个创造过程,语言和神话都是不可能的”。[16]106因此说,隐喻是“构成全部语言以及神话-宗教表述之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语言、神话-宗教的精神力量”。[16]105谚语中的隐喻使口头表达具有了“哲理性”,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或精神世界,这是教育之本。从这个角度讲,谚语与人的存在及教育的存在统一起来。解读谚语的过程就是理解文化背景或民众心理世界的过程,[17]谚语是连接文化工具和人的心理的桥梁,这个桥梁一方面能把外在于个体的文化工具转换成个体成长的心理基础,即个体对文化工具的内化,另一方面又能把人的心理认识转化为文化工具,通过语言本身的创造性来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超越性,使人通过创作来展示文化力量,完成教育或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谚语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存在于特定文化情境或生活过程中的活动。文化的丰富性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多种可能性。特定地域的民间文学素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如民歌、舞蹈、仪式、神话、故事、谚语等,各样式间相互渗透而作为整体浸润在民众生活中,塑造着特定文化中个体的性格并帮助其逐步社会化。其中,谚语与日常生活的亲缘性更牢固而持久,通过精炼的语言形式影响着“经验的感知与排序”,因而对每一个体具有更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力,成为人们思考过程和文化生活中的决定因素,[18]以至于梅杰(Mejai B.M.Avosh)认为谚语可以为“本土教育中的终身学习提供理论框架”;[19]从这个角度讲,谚语的创造者——人类祖先是不需要质疑的教育理论家。谚语所具有的“教育理论框架”价值与其历史性、口语性及生活情境性密切相关。

(一)谚语中蕴藏着祖先的智慧

梅杰认为谚语是需要阐释的“神谕表达”,是“座右铭”。人类祖先通过占卜、祈祷活动向神灵求助来获得未知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力量。如,萨满教中的萨满师通过原始舞蹈等肢体语言和歌诀与天地神灵沟通,以此来预言、为病人治疗或控制天气。这些“祈祷词”或“歌诀”通过巫师之口传播,在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渐渐融入民众口语中,构成谚语最早的来源;与此同时,为创造可用知识提供基础,确保个体在听从祖先命令的过程中与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观相统一。[19]各文化背景下的群体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践来证实祖先和老人的经验是“知识”无需怀疑的源泉。如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借助谚语来协商共事,凭借祖先的精神力量解决土地争端、部落冲突等矛盾。

谚语传达了先辈智慧,对所有人都具有教育和指导的权威性。经历生活考验后,先人努力靠谚语来将生活智慧进行编码和解码;对全部生活过程的观察、反思与批判构成其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样谚语就成为“由祖先开始到群体中所有老者的连续统一体构成的“专家”话语”。[19]正是先人建构世界的话语孕育了新生世界;[19]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仪式、集体协商的历史、习惯法及治理生活的规则或规范通过口头文本作为新一代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此意义上,日常生活史即是大规模内的人生经验。由经验凝结成的谚语是最生动的教育工具,也是最体现历史文化内涵的教育工具。

(二)谚语是一本精致的口头“书本”

口头表达与文字书写是人类学习、思考与交流的两种基本方式。文字出现之前,口头表达长期承担传承文化的功能;即使人类发展至今,口头表达所固有的特点使其显示出书面文字所无法替代的教育意义,对人的思想感情更具有深层影响力。如哈萨克族在战斗时把祖先名字作为口号而鼓舞斗志。从这一角度讲,谚语的教育价值尤显重要。

第一,谚语中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引导力。谚语在世代相传中总是借助长者之口在日常生活中传达,且与个体终身成长相伴随;家人间的情感使祖先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个体成长的所有时空。“精神”作为人的生活信念或内心力量超越了认知,与情感、意志、行为相结合而共同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间建立良好关系。阿娜德(Anand Prahlad)是一位长期研究谚语(后期开始研究诗歌、故事)的学者,他的祖母把从日历、贺卡中搜集的大量谚语用于日常生活中时,他常常会驻足沉思来享受那一时刻的美妙;谚语中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吸引着他在学会写字后也像祖母一样搜集谚语,并使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的家人经常讲故事或笑话,我很喜欢;但这也远不及谚语对我的吸引力,听到谚语我是最兴奋的。”[20]童年与祖母共处的生活经历使得谚语成为他一生中与生命对话的方式;亲密交谈的精神生活环境饱含着爱及精神成长的自由氛围,“来自于人与人间相互支持及情感上的愉悦”使他过上了“艺术式的生活”。此后,他倾其一生追求这种生活与专业性生活之间的平衡。他指出,“倘若人变成一个完全学术性的人,生活充满理性与竞争性,身上所不断掩饰的部分会因为未经培养而不断枯萎,使生命只以一种微小而又暗淡的方式继续存在,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忽视它们只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短暂”,而真正的“生活”意味着“拥有丰富的精神及与伟大力量的接触”。[20]阿娜德使日常生活和谚语研究相统一的历程表明谚语可以使人的精神和性情获得滋养,促进个体在现代社会保持生活的平衡。谚语所传达的生活智慧是人性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二,谚语作为一种“活的语言”有助于演讲、对话和讨论的深度,是民主生活必不可少的素材。民主生活极为珍视个人思考及“理性讨论”的价值;运用令人信服的谚语既能够激发人的深度思考,又能为对方表达提供充足时间和机会,这为良好互动创设了宽松环境。

传统的民众生活尚没有建立起现代社会的科层组织,亦没有文字性的规章制度;不同群体间的纷争和矛盾常靠有威信的人演讲或口头协商来解决,口头对话的力量尽显其中。丹麦民众教育家格龙维(Grundtig)说:“在精神家族里,口语是子女,文字是奴仆;活的语言,并不是人云亦云的说话,而是骨子里带有人格和信仰的说话;活的语言,在自由的说话里升腾,在精神的通道上穿梭,把生命从一个灵魂移植到另一个灵魂。”[21]富有力量的对话直指人内心世界,建立起不需要文字契约的生活方式并为众人拥护。谚语常成为家人间、朋友间沟通的“活素材”,借助各种修辞方式的谚语不仅听起来朗朗上口,给生活带来愉悦感,更传达了历史上久已存在的知识和思想。借此,优美的民族语言“生存着、活动着、运用着、表达着……民族的教化、快乐和愉快”得以显现;“操同一乡音,满怀深情热爱祖国母亲”,“乡音”蕴含着个体对民族的深厚情感;乡音使人们乐于彼此承担义务,且分享共同体的创造。[22]

第三,谚语能在各种场景中灵活运用,通过观察和行动过程中的言说而对生活形成一种洞察力,并把具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和思想显性化,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谚语中的词汇涵盖了特定文化背景下家庭及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几乎都蕴藏着教育时机,谚语因其隐喻性和象征性促进了教育时机的达成,“不得不去深刻品味其力量”,[23]促进了行动者及言说者的批判分析及深度理解,同时也满足了聆听者的求知欲。隐性教育力量借助“活的文字”显现。

(三)谚语是活动性的“书本”

“语境”用来表示语言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具体言语行为发生的特定情境。弗思认为语言所揭示的意义不仅与一个特定景象和声音环境相联系,且深深根植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活动过程中。“谚语的必要方面是其情境性”,[24]这使教育更契合于个体的文化背景。祖先对自然界风雨雷电、动植物生命探索性地解释、利用及广阔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中存在大量谚语。谚语产生情境的多样性决定了谚语运用的灵活性。正是在日常生活的非正式教育中,长者将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却又异常丰富的常识或思想借助谚语等传递给下一代。

现代社会的精装书本常使“整体世界观中的思想变为线性状态”。书面知识的思维方式使个人在教育活动中瞬间确立优先行动步骤难以实现;谚语的情境性和灵活性却促成了正确的行动选择,[19]帮助教育实践者反思具体情境中生成的教育意识,即文化或生活对教育的根本意义,进而有助于培养下一代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做事习惯。从这个角度讲,谚语是年轻一代一生依存的“活动性书本”,是当代社会中个体终身学习的活字典;它“活动”在个体成长的各个时空,特别是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等仪式上。这个过程,个体传承了民族文化,在理性和感性共同滋养的整体性生活中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里的“教育”不是业已存在的,而是“生成各种关系并使这些关系不断加强的社会性的、情境性的、具体经历中的对话活动”,是由社会实践构成的一个象征性领域”。[25]正如斯普朗格所说,唤醒人心灵力量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宗教等文化现象有着内在的整体意义上的联系;“教育不仅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而且也在推动与发展着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26]

四、结 语

谚语因为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照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这里的教育以尊重个体经验与社会情境互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的发挥为前提,[27]主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丰富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是个体或群体创造生活的基础。因此,谚语的教育意蕴就在于基于人生存的文化环境来理解人的存在,进而体察人的道德和情感。这既是谚语言说者与自己内心世界对话的过程,更是谚语倾听者在本土文化中理解生命智慧的过程。这个智慧源自于祖先的创造及民众的口头传达,伴随于个体的整个人生,为个体的终身成长建构起有效的指导框架。这一指导框架对现代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深入阐释。[28]

猜你喜欢

谚语个体语言
语言是刀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谚语趣画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