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心理教育和心理学教育的融合

2018-01-28张海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学心理健康

张海钟

(兰州城市学院 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21世纪的18年,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逐步走向普遍化、规范化,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逐步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活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本科化、硕士化、编制化,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设备配置越来越信息化、现代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却日益脱离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原理,游戏化、玩耍化的活动课程,多数进口于香港台湾的心理辅导,形式虽然活泼,气氛虽然活跃,却与心理学原理越来越远,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趋势和走向,需要深入探讨矫正。现结合笔者为心理咨询辅导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讨论。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举隅

笔者为心理咨询辅导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了将课程设计与方法实训结合起来,原计划每一章节先设计活动课程方案,随后到中小学进行实操,但因为中小学教学时间与笔者教学时间冲突,而且中小学因为担心教学质量问题,并不欢迎学生见习实习,同时直接到中小学开展活动课程存在交通问题和时间冲突。因此,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三年级12个组,每组4名学生负责一个年级的活动课设计,要求组员分工,一名学生写一个自己在中小学某年级阶段的心理自传,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到中小学某年级某班调研,一名学生负责活动课程设计教案和课件,一名学生随堂进行观摩教学活动。以初二年级为例,课堂教学时,第一位同学汇报自己初二阶段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认知机能,情绪情感机能,意志机能,以及人格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案例分析;第二名同学汇报到附近学校初二年级调研的数据分析和心理特点,第三名同学说课汇报初二心理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第四名同学用一节课时间做初二年级心理教育课程观摩教学。经过整个学期教学,笔者发现,这种教学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中,绝大多数都是网络下载的现成教案及配套课件,其中多数是游戏活动,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但都是港台引进的活动课程,有的就是团体辅导的变种。突出的表现是与心理学无关,标题概念虽然使用了心理学的情绪、自我等概念,但内容都没有贯穿心理学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渗透。

比如有这样两节课程:导引活动是寓言故事《小马过河》,通过一个故事来认识自我,教师说一起来看看,这匹小马在干什么?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小马为什么不敢过河?后来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学生讨论后,指名2~3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说:一个人正确地认识自己很重要,因为小马不了解自己,所以才不敢过河。第一个活动是猜猜他是谁?请5个同学走到讲台上来,背向大家。座位上的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次序地发出各种声音,如笑声,说话声,唱歌声,叹气声,欢呼声等,请台上的同学猜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并讲出他们的名字。教师说大家想一想,他们是怎么猜对的呢?学生讨论后,指定2~3名学生回答。第二项活动是“我的特别之处”,要求学生多方面夸夸自己,比如:(1)谁能从能力上夸夸自己,夸得越多越好。举例:我会讲故事;(2)谁能从品德行为上夸夸自己,夸得越多越好。举例:我尊敬老人;(3)谁能从学习上夸夸自己,夸得越多越好。举例:我作业从不拖拉;(4)谁能从身体素质上夸夸自己,夸得越多越好。举例:我的手指灵活;(5)谁能从性格上夸夸自己,夸得越多越好。举例:我很细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分别找学生回答。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三个活动是“聪明的我”,每个人以“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在XXXX方面做得比较好”,夸夸自己做得好的3件事,小组交流,相互之间找优点。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优点自察和优点轰炸,你有什么感受?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指定2~3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展示自己的优点,并学会发扬自己的优点。对待别人要宽容,多看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最后是寓言故事《春季森林运动会》。课程最后教师总结说: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还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能反展完善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你就会有拥有快乐的人生!

二、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中脱离心理学教育的归因分析

按照笔者的理解,心理教育就是时下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机能的教育,比如认知机能教育、情绪机能教育、意志机能教育,同时融合的是人格教育和自我教育。而心理学的教育其实就是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应该说这两种教育同体于教育过程,但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却并没有同体,这就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时下的港台进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材料、视频资料都是游戏活动,其中并未融合心理学的知识,甚至学生到了高级中学毕业,还不知道有心理学这门学科,对心理学的认识还在流行的那些心灵鸡汤层次,停留在江湖心理学的层次。浏览下载很多视频,只发现一个视频的教学中穿插了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其他视频都是用美术、音乐、体育活动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追求问题的根源,第一是教育部1999和2012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都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得成为心理学学科化教育,全部要求是活动课程,但是教育部并没有规定不得穿插心理学知识,即使不用心理学的概念,起码应该以心理学的原理为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础;第二是中小学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半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多教师是语文、政治甚至音乐教师转业,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得证书,有些甚至通过作弊手段获得证书,完全没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储备和理解,参加某些培训班后,照猫画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基于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教材,很多教材都是互相抄袭,甚至每个年级教材缺乏差别,难以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第四是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过于深奥抽象,直接给学生讲难以理解,但结合游戏活动讲解,很多教师缺乏教材编制能力和教学组织设计能力。

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不是完全脱离心理学知识,活动本身包含了心理学的原理,但教师并没有显意识层面的认识和把握。可能教材或活动设计者自己心里清楚,而教师则无法理解。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科书或者手册的同时,编制教师教学用书,解析每个活动的心理学背景,特别是中小学发展心理学的年龄针对性,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增强教学针对性,穿插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笔者认为,既然数学这样抽象的学科都可以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心理学与每个人的自身紧密联系,完全可以在低年级穿插讲解。

三、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程与心理学教育结合的基本思路

早在10年前笔者就在论著中厘定了本土化的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概念[1]。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是利用人类已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心理素质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卫生学角度的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应当是教育学角度的标准,心理学可以分别制定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在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测验的编制和具体测量中,要以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为依据,分别编制心理健康测验和心理素质测验。在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分别建立工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个病句,但已经约定俗成。因为心理健康是不能教育的,[2]维护心理健康必须依靠心理卫生活动,心理教育是教育活动,是心理素质的教育。但无论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心理素质教育或者心理教育,其本质其实是心理机能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心理教育就是传授心理知识、发展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活动。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中能贯穿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将更加有利于心理教育的科学化。至少应该使学生知道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注意)、情感、意志、人格(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动机)、自我意识(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些基本概念,至少应该知道学习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性爱心理学、生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果只是组织学生游戏辅导,就会使学生误解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当然,单纯向学生讲解心理学知识可能行不通,因此教育部文件的要求有正确的一面。所以,融合心理教育辅导中的游戏教学活动和心理学知识传授活动,无疑是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良佳选择。

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穿插传授心理学知识,需要分年级阶段进行,根据12个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安排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传授内容。比如小学阶段可以安排在认识自己的活动中,知道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初级中学起码知道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知道遗忘的规律,知道复习巩固的重要性。高级中学起码知道思维的分类和过程、情绪情感发生的机制,意志行为的品质,特别是人格的基本概念和人格障碍。各个年级学生起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保健的基本方法,起码知道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的功能,如何到心理咨询机构去寻求帮助。人的心理发展有阶段性,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的理性理智阶段发展,而不是只强调适应学生的感性心理发展阶段。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知识的教科书编排,向来都是既尊重学科内部的演进逻辑,同时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认知发展阶段。心理教育和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应该与学科教育保持同步。

四、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贯穿心理学知识的策略举例

正如前文所述,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非心理学专业毕业,同时因为很多教材的港台化游戏化,实现心理学知识融合于心理教育活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首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后还需要观念转型,策略交流。比如前述心理教育课程案例,教师起码应该在最后总结时告诉学生,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教育,具体表现为自豪、自强、自卑、自信、自尊、自爱、自力、自主、自制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努力的自我成长。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就像小马不敢过河一样;如果不经常表扬自己、夸奖自己,就会失去是自信,不能自我提升。如果不努力地自我成长,就会在森林运动会里落在后面。

有个教师给高中二年级讲情绪情感的定义,其举例导引很独特,可以参考。导言说,宋朝有两个大文豪,一个苏东坡,一个范仲淹。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大家都读过,苏东坡写的《喜雨亭记》大家也知道一些。《岳阳楼记》描述那场大雨是“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随后作者感慨“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苏东坡写的《喜雨亭记》则云: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同样是亭楼,同样是下雨,两位文豪描述的性情截然相反。范仲淹“感极而悲者矣!”苏东坡“又从而歌之”。问学生,为什么两人的心情不一样呢?学生说,因为情绪不一样,因为感受不一样,等于没说,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感性阶段、形象阶段。老师说,这是因为俩人的需要不一样,认知不一样。范仲淹当时面临庆历政变失败,被贬官,需要晴朗的天气排遣郁闷,却遇上大雨,更加悲凉,苏东坡因为当时的扶风三年不下雨,急切盼望下雨,修建园亭落成之际,天降小雨,所以在文章中歌之咏之舞之蹈之。由此可以发现,情绪情感的性质决定于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认知到,客观世界中的人和事满足我们的需要,就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愉快的情绪情感,反之,客观世界中的人和事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或者阻碍了需要的满足,就产生消极的、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客观世界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总而言之,现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内容和形式,虽然其中隐喻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但因为概念日常化、生活化,形式游戏化、活动化,学生以为心理学就是游戏、就是玩耍,长期以往,使学生误解心理学的科学性,阻碍学生的心理水平发展速度,而且某些心理教育活动实际上已经变成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心理教育的独立性,因为需要将心理学教育融入心理教育活动之中,逐步提升心理教育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