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国化民必以国民相适相合为要
——《两界书》的社会治理思想初探

2018-01-28城,文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天道思想管理

云 城,文 开

(1.深圳大学 城市治理研究院,深圳 518060;2.深圳大学 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深圳 518060)

《两界书》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以中国文化精髓为核心,突破历史、神话、宗教、哲学、文学等传统学科范式,创设了一种独特的跨界叙事和文本形态,是一部体现了华夏原民易儒智慧的哲理书。[1]甫一出版,该书便受到各界关注,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教授认为“本书含有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建平教授认为这是“一部融合了哲学、神话和文学的书。”[2]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赞许本书成功剖析了中华文明,对人的素养以及如何提高素养作了详尽的阐释;著名哲学家、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认为本书“绝对是一本充满哲理与智慧的好书”,是“世纪杰作”,“开辟了人类心灵的化境”。[3]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陶思炎先生认为“该书既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坦诚披露,也是藉心灵对话的方式唤起当今人类的警醒,引导读者在两界认知中领悟生命的意义。”[4]

作为“凡人问道”,《两界书》包含了对“理家治世”等管理之道的探寻。细读《两界书》,其中的盟约、承续、教化、工事、问道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治国理世化民”,[1]241社会治理思想意涵。本文对此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一、《两界书》的人性假设: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复杂性

社会治理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人性假设是管理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不同的管理流派——X理论、Y理论、Z理论等——正是建基于性善论、性恶论、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自我实现人等等不同的人性假设之上。基于对立统一的“两界”思维,作者士尔从道与欲(灵与肉)、善与恶两个维度对人性进行设定。

(一)人身道欲相叠,却未交融

作者借神话寓言,认为天帝所造之人,“人身道欲相叠,却未得交融”。[1]31也就是说,人之初,“灵道”和“肉欲”同时存在,但又相对分离。

正是这种“道欲分离”,导致人类的三大顽疾:一是心中无主,自以为大,不知天高地厚。二是开口不闭,贪得无厌,能得尽得,欲壑难填。“众人居山不食山,依水不食水,而尽坐山望水,拥水望山”。[1]119三是懒于劳作,溺于淫欲,不能节制。作者指出,道欲分离导致的“自大为源,心争为根,物争为本,舍命求多”,[1]120导致人和天帝(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紧张或失调,导致人的痛苦和异化,也是人类社会的冲突(争战)产生的根源。

如何通过人性修为,使人“以身载道,以灵制欲”,防止道欲分离后产生的这三大问题,使人不仅肉躯能温饱,而且精神有食粮,灵魂有居所?[1]9这既是《两界书》的主旨之一,也是其社会治理思想的逻辑起点。

(二)人性善恶并存,但可转化

在《两界书》中,作者对人性的假设超越了非此即彼的极化思维,认为人性具有两面性,善恶并存,但又可相互转化。

在“教化”卷中,作者借“字符秘意”指出:“人之初,性本合。恶有善,善有恶。”[1]211这一论断其实是“人身道欲相叠”的进一步转化,因为“善”是“道”的外现,“欲”是“恶”的根源。在《两界书》的多个地方,作者都阐述了人性的两面性。例如,借助“双面人国”的故事,作者认为“人有双面,盖因内有双心,一心向善,一心向恶。善心以善面向人,恶心以恶面向人。”[1]214在“问道”卷,作者借道先之口,认为“人之本初,善恶固存,混而为一。”[1]319

人性不仅具有两面性,而且具有复杂性。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差异,“人之善恶两心故在,大小因人而异,实难测量。”[1]21二是变化无常,“不同之人,抑或同人之心,亦因时因地而异变,并非恒定”,“善恶无恒,前后有变”。[1]315三是相互转化,“恶善共,生亦克”[1]211、“恶善相搏,欲制两争”。[1]319《两界书》认为,善与恶不仅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作者还通过绿齿人、尾人国、独目人等寓言故事来阐述人性由恶向善的转化过程。

(三)人性假设的社会治理意涵

以上人性假设,对理解《两界书》的社会治理思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

1.社会治理是必要的

现实的人是道与欲、善与恶的统一体,但道欲常常分离,善恶时时竞争。因此,既需要通过“管”来进行疏通、引导、促进,也需要通过“管”来进行限制、规避、约束,最终使之合“理”、顺“理”,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①从汉字的本来意义上,“管”的原意为细长而中空之物,其四周被堵塞,中央可通达。使之闭塞为堵,使之通行为疏。“管”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了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的本意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和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见张俊伟《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这就是管理的必要性。[5]

2.社会治理是可能的

人性之中的善恶具有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特别是恶可以转化为善。一方面,天帝对人类的失信失约行为“并不袖手旁观”;[1]27一方面,“人之为人,在其性本善恶而由恶化善,欲制交合而抑欲从制”,[1]319通过一定的条件(例如“天道所引,教化所驱”),可以实现由恶化善。这就是管理的可能性、可行性。

3.社会治理是复杂的

人的道与欲、善与恶,难以测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人性的这种复杂性就意味着社会治理不可能是简单线性的、单面的和一成不变的,必然是动态的、多元的。

二、《两界书》的善治模式: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

社会治理要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状态?或者说什么是善治②与当下时髦的治理理论中的“善治”不同,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善治就是好的政府和相应的好的治理状态。例如,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写到“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老子》说“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其“善治”也有类似的意思。(善政)?不同的社会治理思想家或流派有不同的理论或设计,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构建、《礼记》中的“大同社会”模式、孔子的“有道之世”模式,庄子的“至德之世”想象、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孟子的王道世界、荀子的王制社会等等。

如前所述,《两界书》中的社会治理,就是对“两界”矛盾对立关系的管理,所追求的是这种矛盾对立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种关系状态(理想善治模式)就是“和谐”,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一)理想的人格:人与自身关系和谐

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主要是人灵魂和肉体的和谐。首先人的灵魂与肉体交融,即“身心合一,灵有所依”、[1]314“人心有主,心有居所”;[1]350此外灵魂与肉体相互协调,即“灵肉相适,阴阳相宜,天地人相合”,[1]268“道欲相辅……天道在上,人依道而行,有伦有序。地欲在下,人依地而立,双脚不空”;[1]350最后灵魂与身体相促进,即“灵道行,心路通。心路通,心灯明,命灯长久”,[1]268“心得灵道,以身践行,一生坦然”。[1]360

(二)理想的社会:人与他人关系和谐

对于理想的社会,《两界书》的观点主要有三个维度:

1.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

如“尊礼重义,尚德崇仁,典严制明。损人者为人损,助人者为人助,通则守约,信诚以待。国内老弱无欺,强壮不恃,有者均天下,无者天下均”,[1]228“良善布满人间、刀枪熔炼,铸造犁锄,干戈尽化玉帛”。[1]298

2.治者与被治者之间政通人和

如“王道合天道,顺民意,天、王、民三合有序,方可国盛民生”。[1]231再如:“举国上下,依法为制,民无不服”;[1]242“顺天合道,家国兴隆,族群强盛”;[1]354“男女老幼循礼遵制,习以为常,潜心默化,国泰民安”。[1]360

3.族群之间天下大同

如“篱笆拆除,无分家国,天下世人共享……人皆有美食,众皆有安榻。世人不分你我,亲如姐妹兄弟”;[1]297“万众共舞共乐”,[1]300等等。

(三)理想的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要指的是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如:“天帝灵道活盈”的世界;[1]27“天道人道相统,天下人间无争”;[1]331“世界有章有序”;[1]345“天道人律适合,天长地久人生”,[1]353等等。

以上三种关系的和谐,最终的表现形式是:道统大千,约信万民,仁修自身,法治众生,空得世界,异变久远。这就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的“和谐世界”。

三、《两界书》的“道欲相适”:社会治理的机制、手段与理念

如何实现上述的善治状态(和谐世界)?《两界书》从治理人类的三大顽疾为出发点(问题导向),通过对人与天帝(天道)、人与他人(善与恶)、人与自身(肉欲和灵道)三对矛盾关系的处理来实现。在这三对关系中,主要矛盾是肉欲和灵道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如何对肉欲的节制和疏导。

《两界书》始终强调人的精神性存在和灵魂,但并未忽略人的物质性存在,认为人的欲望具有天然合理性。在“教化”卷中,作者指出,“食色性也。无食无色,岂为人乎?”[1]232在“问道”卷中,他进一步指出,“食色利欲人性之本,无本则无生”,强调“欲者不可绝,无欲则无人。”[1]350但另一方面,《两界书》指出:“沉溺淫乐,有心无道,唯物是求,人与禽兽何异?”[1]230因此,要使“肉欲”和“灵道”关系相协调,防止人类的三大顽疾,关键是对人的欲望进行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使之过度。围绕对人欲的控制和疏导这一主线,可以梳理《两界书》社会治理思想的要点,主要包括:

(一)三大机制依序配合

1.以修为行“自制”

作者指出:“人有自省,可克己制欲。牛马猪犬随欲吞食,岂顾旁者?牛马猪犬随欲而为,岂顾羞耻?”[1]316“人之为人,因其知耻害羞,以仁制欲。”[1]349因此,肉欲管理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制)。具体路径就是克己制欲,由恶化善。

“问道”卷在“何为人”的辩证中,道先曰:“人之为人,在其性本善恶而由恶化善,欲制交合而抑欲从制。”[1]319他指出:“人本之初,善恶固存,混而为一……此为人本,或曰本人……人自本人,恶善相搏,欲制两争,因天道所引,教化所驱,始由本人渐为义人。本人为初阶,义人为高阶,两阶各有两一界,阶界融动即为人。”[1]319因此,由恶化善、抑欲从制的过程就是人成长完善的过程。

《两界书》认为,君子不仅要“以善报恶”,而且要遏恶扬善,抑恶除恶,这是人顺天道的“大善”。虽然行善是人之正道,但“君子行道,路有犬吠”。[1]323在由恶化善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会遇到各种考验,可能会出现“行善道反得恶果,行恶道反享善果”的考验。作者强调,非经万千磨难,难成义人。“尤当善行未得善报,人心愈须守正”,[1]325因此要有“因果相报,善恶相应,天地大律不改”、“义人终得至高善报”的信念。[1]327作者借用“菩度行道”的精彩故事,阐述人如何正确面对善与恶、欲与道相冲突时的抉择和考验。

2.以制度行“他制”

(1)他制的主要机制是制度(法制)。“止己正不足正天下人。”《两界书》认为,对人欲进行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是外在控制,也就是“他制”。作者指出,“欲道相制,合而成人”,[1]356因此要“以道制欲,人别于禽兽而文明”。[1]356正从这个意义上说,“无道不成人”。那么,如何通过“道”来节制人的欲望呢?作者认为,“道不离器,仁不离制”,[1]242也就是通过制度规则和方法(法)来体现“道”。需要指出的是,以道制欲,不是简单地阻滞禁欲,更重要的是疏导,使之合道。“道制欲成人,然制非滞也。故须以道疏欲,致欲适人合道。古今传道之大谬,悉在以道滞欲,以致道传不畅,道不自然,人之拒道”,因此,“以道疏欲,制疏相宜,则合人律而通天道”。[1]356

(2)制度必须符合管理对象的需要。作者认为,作为“他制”最重要机制的制度(法),如要有效,必须与管理对象相适应。在“承续”卷,作者借嘉祖话说:“制适人,人适制,制人合适,方可致用成效。”[1]157在“教化”卷哈法合治中,作者专门论述了“国(制)民(心)相合”的问题。他指出“治国化民,必以国、民相适相合为要……国制、民心相适相合,则天道、人道可适可合,此乃治国化民之至要。”[1]242这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涵。

首先制度应该具有针对性。在人分七族、教立万宗的多元社会,要使“制人合适”、“国民相合”,必须“因时因地而制,因人因群而宜”,[1]156否则制度将“水土不服”。正所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6]

其次制度应具有合理性。即制度(王道)要“上承天道”,符合客观规律。从“收益”和“成本”比较的角度来设计和运行制度,让违法成本大于收益,是制度符合“人律”的一个路径。在“盟约”卷,作者讲述了一个柳卡羊马、欺者重罚的故事。柳卡以羊充马,欺骗德敦被发现后,“众人商曰,欺者重罚,违者重赔,柳卡须以真马十倍偿赔德敦……后喀拉集市约则渐备,凡欺诈者均处以重罚。少者缺一补十,骗者假一补百。众人多守约。”[1]178这就是说,通过提高违法/违约成本,使随心所欲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大于收益,将有效减少破坏规则的行为,从而起到“他制”欲望的效果。

最后制度应具有民本性。即制度要“下载民意”。为此,制度的制定者必须“晓民情识民意”,让制度“所立基民心”。[1]233

(3)制度必须得到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作者认为“行事不可疏随,矫偏方可合正,合正方能续长”。[1]158也就是说,必须对人的脱序违约行为进行制裁惩罚(矫偏),才能确保管理秩序,才能防止“破窗效应”,管理制度所保护的秩序才能长久。

3.以敬畏行“天制”

对人的欲望的管理必须遵循天道,遵循天道旨在通过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敬畏心来实现人对肉欲的间接自制。《两界书·问道》强调,“人生天地之间,举头三尺有神明,离地半寸无根立。天意在上难违,地气在下不绝。心无敬畏,胆大妄为。人自为主,终将自毁。人享天帝之眷,凭天地立身,得天道指引。故天道自然为人主,高天大地为父母”。[1]356天道如何对社会治理(欲望控制)发挥作用?作者认为要通过灵道这一中间环节。“人之别于走肉,盖赖于心有灵道。”[1]241而人心灵道源于天道。作者说:“治国理世化民,道不明则心不亮,心不亮则路不畅……天道存于人心,心有道人有灵,人有灵道,世维有序。人无灵道,欲水横流,人为鱼鳖。”[1]241没有天道,管理肉欲和灵道之间的关系就缺乏前提。

4.三制应有序配合

“王道行之天下,当在上有天制,中可自制,下可他制。天制者,循天道是也。自制者,自省自节是也。他制者,念及普罗,垂范众生,约制民里是也。天王民,上中下,三制有序,天人相合。”[1]232也就是说,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制人(管理别人)必须与他制(管理者自己受制于客观规律)、自制(自我管理)相协调。

首先是遵循客观规律(受制于天,合天道)。如果没有敬畏,就会为所欲为。因此,要“知天意明天道”。其次管理者要自律(自制于己)。最后才是管理别人(施制于民)。在这个过程中,合天道是前提,自制是关键,正所谓“上君若无节,下民则无制”,[1]230为此,“首自制而他制,先官制而民制”。[1]242

(二)四类手段协同合治

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管理工具、管理手段的运用。人性的复杂性意味着对人身欲望和灵道的调节控制必须综合施策。《两界书》以“哈法道约仁法合治”的故事阐述了社会治理的四类手段及其使用。

1.道:遵从天道

作者借哈法之口认为,“化民治国以敬天地为”。[1]241把天道作为合治之手,实质是强调社会治理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运用规律进行肉欲的控制和疏导。

2.约:以约为通

社会治理要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守约守信,“约为心桥,有约则通,守约则信,有信则立。君、臣民信通约通,国无不立,民无不治。”[1]241也就是将约定、承诺、信任、诚信作为管理工具。

3.仁:以仁为和

“仁者心有他人,非止己人。”[1]316“仁”是人类社会处理人和人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之所生,当别于畜牲。畜牲独觅食,人当共享之。众为人所依,群为人所托,仁为人所在。”[1]310这种手段是通过换位思考来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问题,倡导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来与别人和谐相处。《两界书》指出“以己心及人之心,以己欲及人之欲,即为仁,人可和”。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仁),那么就达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可和”)。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手段,《两界书》特别强调统治者的爱心和“仁”,倡导要站在被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化”中哈法说:“王道非一己之道,而为天地普道,即合天道……王道非人欲之道,而为人仁之道,即合仁道。仁者人人,即普济众人,而非一人,亦非少人。上合天道,下合仁道,普济众生,方成王道。”[1]232

4.法:依法施制

《两界书》指出:作为控制人的欲望手段,仁善有其缺陷性——“仁善在心无痕,岂能永固樊篱”。[1]347因此,外在强制性的法作为管理手段就必不可少。作者说:“国有法,族有规,上下尊卑,左右第次,延演有序,排置有列,以致由小及大,由弱积强,由蒙至明,由蛮至文。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人循法遵理。”[1]317在另一个地方,作者指出:“族无法不立,国无法不治,人无法不正。故法为族国之纲,亦为万民之主。世之失序,人之迷乱,皆因法义不明,法行不公,法制不谨。”[1]347也就是说,法制直接决定国家、族群有序,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哈法合治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正确处理了道统(体)和融汇(用)的关系,体现了“本义贯通,因地制宜,本末兼顾,软硬兼施”,适应了管理的复杂性特点之要求。

(三)六种学说归一合正

社会治理理想状态的实现离不开管理哲学思想的指导。作者强调,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单一的思维、理念都是“各有所执,各有所废”。因此,只有“道归合正”,管理思想“统合融纳”,才“可补短长,可合大道,可适人律”。[1]253

作为其社会治理思想的集成,《两界书》“以合正求和谐”,把道、约、仁、法、空、异等各种思想进行综合,化繁为简,进行高度抽象和整合,提出“六合正一,道通天下”。“合正道至简”,将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提炼抽象为六个方面:敬天帝(从天道)、孝父母(守伦理)、善他人(义利)、守自己(自制)、淡得失(善恶)、行道义(实践)。作者认为“至本者敬天地”,“至要者行道义”,强调了人类必须从内心对外在的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天地)保持敬畏,保持谦卑,必须用实际行动实践体现天道的人间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复杂社会的治理,达到“和谐世界”。

(四)管理过程宜顺势随流

各种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和管理学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也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具体操作层面,这就要求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这就是《两界书》的“顺势随流”思想。

“高水向低,谓之顺势。东南西北,谓之随流。”[1]160就管理而言,“顺势随流,可合天道”[1]160借嘉弗说:“何人曾见低水向高,水可逆流?”[1]161既然“天道不可逆”,因此,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坚持原则性;但另一方面,“水有定势而无定向,依势依力依风雨,顺势而随,其自为然也。”[1]161既然水的流向流速取决于环境,因此,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的运用应当体现弹性,坚持灵活性。这一思想,在书中也多有体现。嘉弗的“立心如山,行道似水”,“教化”章中哈努尔的:“宁失小节,不失大志,尤不可顾小节而损大志”[1]226等等,都是试图说明,要正确处理社会治理过程中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四、《两界书》的特点:社会治理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两界书》采用了文学叙事手法,多用短小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寓管理思想于寓言故事之中,“于事及理,于理推事”,读起来津津有味,意味隽永。与其他“正宗”的管理学经典相比,其体现的社会治理思想有鲜明特点。换言之,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有助于理解《两界书》社会治理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一)宏观性与思辨性

《两界书》虽然不是管理专著,但涉及到管理的具体要素,例如,管理环境(不同族别的气候条件、民族秉性)、管理规则(教规习俗、婚俗嫁制、道义盟约),也涉及管理的具体环节,如组织(分族、点数、分工)、决策(以人为选、、族师会议)、计划(函含造飞车)、控制(天使巡望、百弃不弃)等等。但是,必须明确,《两界书》中的社会治理思想,重点应两个角度来把握:其一,它针对的主要不是具体的组织、个人、事务,而是对人类文明演进、社会发展、治国化民等大趋势、大层面、大格局、大矛盾的“大管理”,因而是一种整体性、宏观性的社会治理思维。其二,其主要不是对物质产品的管理,而主要对着眼于肉欲与灵道、天道与人道、精神与物质、善与恶等关系的协调理顺,主要关注的是灵魂居所修筑等精神性产品的管理,因而是一种价值导向性、人文主观性非常鲜明的管理思想。

因精神本身存在的思辨特质,对精神的管理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思辨特征。天界地界、善界恶界、本界异界、灵界肉界等等,就是管理过程中对立统一的矛盾,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辩证法一词的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是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统一认知。因此,辩证法其实就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两界书》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娴熟运用。例如,“教化”卷第七章中,哈里、哈法就王与民、王道与天道、王智与民智等进行了对话辩论;“命数”卷,雅里果和雅尤就仙界与凡界、仙药与仙道、心灯与命灯等进行了深刻交流。在作为全书高潮的“问道”卷,对善与恶、道与欲、道与人、人类的过往与未来等议题,以“六先”之口,儒、释、道、法、犹太一基督、希腊哲学等展开激烈思想对话和深度情感交流。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认知、论析、辩证、碰撞,作者提出“六说不悖,皆有其悟”,通过融会贯通,提出“六说之统,合有妙用。六合正一,道通天下”的观点。有人说,“辩证法是用一统摄多,以综合克服矛盾的艺术”。[7]显然,和柏拉图的《理想国》类似,《两界书》也是这一艺术的精彩典范。

正因如此,其“合正而为一”的管理思想(特别是敬天地等核心要义)具有融合性(兼容性)和普适性特点。

(二)哲理性与伦理性

各种管理思想、学说、流派之间的差别,重要标志之一是哲理化程度不同。有人说“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精华就意味着认识的深刻性和适用的普遍性。《两界书》中的社会治理思想,虽然涉及操作性的管理方法(用人存疑,疑人善用)、管理制度(如嘉人的均等共享的分配制度、“业有所立,工有所长”的分工合作制度)、管理艺术(如纲举目张)等等,但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是其管理哲学思想。

冯友兰把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称为“名言隽语、比喻例证”。[8]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与当代普通学者以理性思维模式“系统严密”地推理和论证自己的管理思想不同,《两界书》主要也以“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管理思想。如“满者至反”、“意致工致”、“欲为大树,不与芥争”、“世因道生而有序,民因道出而又灵”、“依天道修德修为,依时运谋事行事”……,哲言慧语,比比皆是,言简意赅,意味隽永。《问道》篇,中国哲学的影子比比皆是,作者借道先、约先、仁先、法先、空先、异先之口,各种哲学进行对话,充满了哲理性。

《两界书》在探讨哲理的同时关照现世,同时探讨了仁、义、礼、善等伦理范畴,以及其具有的社会治理的意义。一方面,体现为社会治理的伦理化——就是从伦理的角度、立场认识社会治理(例如,分析道与欲、善与恶关系的目的,最终还在于治人),社会治理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伦理的要求直接构成社会治理的规则(如淡得失、守自己);另一方面,体现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解决伦理问题。例如,“守约践约,终得至高善报”,[1]326就是通过遵守规则(管理的路径)去实现善报(伦理价值)。再如,“遏恶扬善,人须德行兼备,事须适时合运”[1]330就是说要通过管理要素的“相配相合”来实现行善的伦理目的。

(三)灵性与自洽性

《两界书》采用的超越理性与感性的灵性思维模式,所表达的思想相当有灵性和新颖性、创新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出系列富有灵性的概念-范畴,如:初人-中人-终人、宗地-祖地、元语-族语、正人身-正人心-正族心、心致-意致-工致、日灯-月灯-心灯、心正-目清-视洁-生善、日制-周制-月制等等。

二是建构了多个完整的分析-思考框架。例如,道-约-仁-法“合治”的管理手段体系;“以实均为纲,以形均为目,以力为举,以享为张,力举有度,享张有衡,可致纲举目张”的管理策略体系;德-行-位-势-时-运“相配相合”的管理过程体系;“无生有一,一分二维,二合生三,三衍万物,万物四象,根于五行,行于六说,六说合正,成七归一”[1]253的管理系统演化规律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具有灵性的管理思想非常具有自洽性(self-consistent)。①自洽是“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数学模型的内在逻辑一致,不含悖论”。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就是简单的自洽性。就是说自成一体,可以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成立并可以被人理解和接受。例如,“人、道、欲立于三维,三维各蕴两界”[1]351的“三维两界”分析框架,将现实的人置于天道、地欲之间,分析人、道、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非常精妙,富有智慧,对揭示、阐释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灵魂与肉体、主观与客观等基本管理问题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分析框架。书中最后提出的合正道“六言”,正如序言所指出的,分别从信仰、伦理、社会、个人、功利、实践等层面,包括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全部范畴,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与价值体系。

(四)本土性与普适性

《两界书》的社会治理思想,特别是其核心要义:敬天帝、孝父母、善他人、守自己、淡得失、行道义,都是以中国传统管理思维、管理文化和管理思想为内核或者说底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人性修为和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涵(如敬天保民、天人合一、讲仁爱、重官德、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等),也是中华民族在日常具体管理中践行的基本价值与行为方式(例如,我们常见的结婚仪式中的“一拜天地”就是敬天地、“二拜高堂”就是孝父母、“夫妻对拜”就是善他人、守自己)。

另一方面,“这些中国文化的精神观念又是在与犹太-基督、古希腊哲学等世界其他学说的对话中呈现的,并与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息息相通”。[1]8可以说,《两界书》“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所思考和探究的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发展日益滞后于物质技术发展这一重大困局。通过作者的“对话”式阐述,将各种思想“合正为一”,归结为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内核的六个方面,从而使得中国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的基因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激活其生命力,使之具有普遍性的世界价值和现代性意义,为人类思考和解决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价值。可以说,《两界书》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案例。

(五)历史性与前瞻性

从开天辟地到人的创设、从分族立教到争战盟约,从工事发展到教化六说,从六象俱乱到七首合欢……一部《两界书》其实就是一部特殊形式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浓缩,也溯及社会治理问题的产生、演化的整个历史历程。另一方面,《两界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观照现实社会治理问题和当代人类的生存困顿,主要面向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前瞻性。例如,“百工场内,工事恶胀,天地不胜,人为器奴。超度无所不在,工物暴行,灵道不畅,人性不张。”[1]206这一描述,不仅是现实的乱象,或许还是未来的趋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界书》中的人类社会,其发展是一个从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作者也以特殊的方式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隐喻:“天地天下万族,原本同一天父”[1]346,人类有共同天帝(天地),共同的世界,人类祖先“同族共生”,最初都在“东角采田”,后才有分族立国立教,分治天下。[1]88虽然分为“七族”,但各族“皆为兄弟姐妹”,“山水总相依,有者可互通”。

在关于未来的想象性描述中,《两界书》更是把人类社会看成是联系日趋密切,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大千世界,九九归一”;[1]346“合族合国将出,同族共生复现……普天之下,万众同生”;“教分万流,终归一道”;“万族交合,复归一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天南地北,实为一家”;“万语交合,复归一语”;“篱笆拆除,无分家国,天下世人共享……世人不分你我,亲如兄弟姐妹。天下来好,终归一家,仁爱无垠,天道无疆”;[1]298……这些都是从族群、语言、价值、理想等不同角度体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有从这个角度,或许才能更加准确理解在全球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两界书》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五、结 论

《两界书》具有丰富深刻而又自成体系的社会治理思想。就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言,建基于人性的这一假设:人性虽道欲相叠,但未得交融,虽善恶并存,但可转化;就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而言,《两界书》认为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三种关系和谐的角度来构建善治社会;从社会治理操作层面而言,应从道欲相适的角度设计社会治理手段,形成“自制—他制—天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社会治理机制。整体而言,《两界书》是一种整体性、宏观性的社会治理哲学,价值导向性非常鲜明,在全球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为人类思考当前普遍面临的社会治理困境提供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核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天道思想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早春
天道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