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网络资源 塑造崭新课堂

2018-01-28浙江省临海市大田街道大田小学王秀金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1期
关键词:葡萄沟葡萄干蔺相如

浙江省临海市大田街道大田小学 王秀金

随着科学术技的发展,网络的脚步已经步入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事物。网络资源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动机和兴趣,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视听效果网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

1.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在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开始,可以这样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的,羞羞答答,若隐若现,这时课件出示动画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发学生的注意。(点击画面,出现动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脚步。而我们,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睁大双眼,去寻找春天。板书:找。课文中有几个孩子,冲出家门,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吧!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引导,自觉地投入学习中。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形象到抽象,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葡萄沟》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

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可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用多媒体播放“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直观形象的展示使孩子们豁然开朗,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利用网络资源,补充作者的生活背景。《生命 生命》将本课的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一个一生有五分之四时间都在与病魔作斗争的人会有这样的生命奇迹的出现?总结学生的发言后,自然的引入本课。这样的引入,是为了与即将学习的文本进行无缝接轨,在学习文本之前,先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3.利用网络资源,再现历史故事。《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陈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卓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通过视频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

4.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除了直接利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知识的拓展,这种拓展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的方式来实现。教《蜜蜂》一课,学习最后一段。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师带领学生小结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辨认方向的本能。这个结论让你想到些什么?鼓励学生多元思考,比如:什么是本能,资料袋里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寻找到真正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地发现、自主地探究。】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到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有利的条件,促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教法和学法的和谐,课堂状态的和谐,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验中,我们协同网络资源的运用,辅助语文教学在今后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毅.网络时代语文教学的思考,2001

猜你喜欢

葡萄沟葡萄干蔺相如
忘了加葡萄干
熊的葡萄干
葡萄干蛋糕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火焰山下葡萄沟
坐在葡萄沟的那条河畔(组诗)
负荆请罪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