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装”只是皇帝的吗
——《皇帝的新装》教学价值刍议

2018-01-28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冒国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5期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新装皇帝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冒国军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这篇童话叙述了一个昏庸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在大臣们的推波助澜下,穿上了一件根本看不见的“新装”,赤裸裸地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却被一个小孩揭穿了。皇帝下不了台,仍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继续完成游行大典的荒诞剧。此文被选入七年级教材中。

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上,《皇帝的新装》被解读过无数次。通常意义上,人们认为此文旨在深刻揭露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此文以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述、丰富的内涵被人们所赞叹。其入选教材的意义毋庸置疑。然而,读完全文,笔者最想问的就是:“新装”只是皇帝的吗?并以此和大家再谈《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价值。

一、基于文本的解读

俞发亮在《多元有界,界在哪里》中认为:多元解读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不能脱离文本的“语境”,更不能脱离文本的关键语句解读文本,首先必须直面文本。笔者以为,文本的解读程度最大限度地决定了文本的教学价值。

从皇帝来看,他整日痴迷新装,不思国家政务,任用一群愚蠢无能之人。即使丑剧被戳穿,内心胆战,依然装腔作势,摆出架势坚持完游行大典。可见,“新装”是他爱慕虚荣、愚昧无知、昏庸无道的标签。

从大臣来看,他们在织布机上明明什么也没有看到,却要极力掩饰内心的惊讶、疑惑和恐慌,夸大其词地描述、夸赞新装,对丑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游行大典前,更是极尽赞美之词,极度粉饰自我。可见,“新装”是他们虚伪、愚蠢、不称职的映照。

从骗子来看,他们抓住皇帝的癖好,编织一个让人极易辨识却不敢轻易辨识的“两难”逻辑,赋予“新装”神奇的功效,在空空如也的织机上“忙碌”,镇定自若地面对各种检查,张大胃口要了很多金丝和财宝。可见,“新装”是他们狡诈、贪婪的象征。

从老百姓来看,他们听说“新装”后,丝毫没有怀疑,而是期待着用这“新装”检测自己的左邻右舍。游行大典开始后,尽管看到的只是“赤裸裸”的皇帝,也没有人敢于主动提出质疑。直到一个孩子直陈观念,大家也只是说“一个孩子说”。尽管后来所有人都发出一致的呼声,但恐怕其中也有将信将疑、胆战心惊、人云亦云式的附和吧?可见,“新装”是他们胆怯、虚伪的反映。

从儿童来看,甫一见眼前的景象,他立马反应就脱口而出:“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没有权势得失的顾虑,没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禁忌。“童言无忌”,这是一种本能,一种天性,一种“人之初,性本善”。可见,“新装”正是他纯净无邪、善良纯真的内心折射。

一件新装,彰显人间万象;一篇奇文,引发无限感想。《皇帝的新装》在七年级的教学意义显而易见。当七年级的学生读着此文的时候,“新装”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站在这面镜子前,他们又能够照出怎样的自我呢?

二、基于受众的特质

这是一篇儿童故事。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世界,用儿童的心灵评价世界,儿童故事的最大受众自然是儿童。幼儿园里读过《皇帝的新装》,朦胧中的印象只是一个皇帝光着身子游街,感觉好玩;小学读过《皇帝的新装》,清晰地感受到做人要真诚,有所触动。那么,七年级的学生身心开始渐趋成熟,鉴赏水平进一步提升,他们又应如何品读《皇帝的新装》,此文的学习价值应该在哪里呢?

《辞海》中如此解释“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随着身心年龄的增长,知识结构的不断丰富,认识世界方式的多样,此文在七年级就应教出童话故事的趣味,读出内心独白的生动,析出人性揭示的深刻,悟出警世箴言的启迪。唯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塑造健全的人格,突出文本的真正价值。

生本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情是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依据。例如:通过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形象是《皇帝的新装》的重要写作手法之一,也是文章品读的重点之一。被皇帝认为最可信任的人老大臣“看到”新装时的心里:“‘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对于这样的内心独白,唯有表演诵读、比较阅读、鉴赏阅读,通过表情、语气、语速乃至语调的变化,才能品悟出老大臣由惊讶到疑惑再到恐慌以致想极力掩饰的内心变化。只有在这种变化的品读中,才能更好地品鉴两个“决不能”的妙处,感受人物“虚伪、愚蠢和不称职”的形象,也才会生发出憎恶、批判、反思、颂扬的一系列情感嬗变。也唯有如此,七年级的学生才能构建阅读童话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形成较为清晰的人生观、价值观。恐怕这正是编者将此文选入七年级上册的充分理由吧!

三、基于作者的信念

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他创作过游记、小说、戏剧和诗歌,但成就最大的却是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冰姑娘》《看门人的儿子》《丑小鸭》和《红鞋》等,脍炙人口。他透过纸笔尖锐地揭露出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恶,以此来衬托人民心灵的美好,使读者从理想的诗境和感人的意境中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东西,从而使人们的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然而,“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才是安徒生灵魂深处的真正发声。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于是,他改变了成为歌唱家的初衷,修正了写小说的念想,他决定每年的圣诞节推出一系列童话故事,让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字都承载着真诚、善良、美好的人性修养,润泽出每颗纯洁的心灵。168篇童话故事正是他的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所在。

回顾中国历史,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无数的先贤从大义出发改变人生的初衷。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在人生目标开始渐渐清晰的年龄段,读着《皇帝的新装》这样的文章,是否可以开始考虑自己的“铁肩”应担的“道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在哪里?笔者以为,这也应该是此文的教学意义之一!

如此说来,“新装”就不只是皇帝的了。《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价值由此亦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皇帝的新装新装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皇帝的新装》续编
例谈童话、寓言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麻疹强化免疫沦为“皇帝的新装”
开关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