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临床对比

2018-01-28寇吉平辽宁省庄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41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胃癌

寇吉平 辽宁省庄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413)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胃癌,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在全世界胃癌发病患者中,我国胃癌患者占据42%,在我国各类肿瘤发病率中占据首位。胃癌根治术包括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两种[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接收的胃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对照组中,2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49.3±5.9)岁;在研究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50.4±6.1)岁,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可知,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符合胃癌诊断标准;②无其他重大疾病。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病等其他重大疾病。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首先将气管插管插入到静脉中进行麻醉,然后选取平卧体位,主刀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左侧位置,第一助手站在患者的右侧位置,扶镜手所占位置是患者的两腿之间。在患者脐孔出实施穿刺操作,并搭建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将压力控制在12~15mmHg,然后放入10mm的套管针,之后进行普通的腹腔镜探查:首先明确患病位置、腹腔转移位置以及淋巴结状况。然后进行主操作孔,位置是左腋前线肋缘下12mm左右,之后进行辅操作孔。位置是脐平和左锁骨中线处,除此之外,实施穿刺操作,位置是右锁骨中线、右侧腋前线肋缘下。手术操作流程有根治性胃癌、重建消化道和淋巴结规范化等。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气管插管插入到静脉中进行麻醉,选取平卧体位,将左侧垫高,高度为15˚,在上腹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12~16cm,其他手术操作顺序、消化道温和、手术范围和腹腔镜手术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并将详细数据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

对照组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340.2±82.1)mL,(16.2±1.9)cm,(196.1±35.2)min,(18.9±2.8)枚;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70.5±60.3)mL,(5.8±1.7)cm,(285.4±26.8)min,(19.6±1.4)枚;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和气口长度要比对照组少出许多,存在显著差异;在手术时间方面,研究组要比对照组长出许多,差异明显;两项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在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8.9%;在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无创伤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是胃癌[3],其病死率占据因恶性肿瘤而死亡人数的第二位,目前主要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进行治疗。因为胃部血管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淋巴结清扫面积大以及重建消化道结构难度大[4],使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难度增减,延长了手术治疗时间,但是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优点,手术操作更加细致,且出血量较少。根治肿瘤的的主要只表示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手术操作面积。据有关资料显示[5],腹腔镜手术只有在确保治疗效果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的情况下才能够将其作为胃癌治疗的标准模式。而开腹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术后恢复时间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将腹腔镜D2手术应用于胃癌治疗之中,此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创伤面积小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治疗效果同开腹手术相同。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在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长,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是38.9%,研究组是11.1%,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要比开腹手术好。

总而言之,将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应用于胃癌治疗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

[1]王红岩,赵晓丹,李国胜,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Meta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3):252-258.

[2]胡世友,王金亮,朱原兵,等.腹腔镜辅助和开腹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67-68.

[3]延学军.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36-38.

[4]王玮.开腹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36-37.

[5]袁成浩,李泽平.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2.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