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特色小镇发展探析
2018-01-28何勇谢晶晶
□何勇 谢晶晶
特色小镇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文章指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特色小镇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也存在规划执行存在难度、融资手段有待拓展等问题,进而提出明确定位、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建设等建议。
培育创建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落实“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重要载体。在2017年江苏省发改委公布的首批25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常州市有3家特色小镇纳入其中,分别是石墨烯小镇、智能传感小镇、殷村职教小镇。由于首批特色小镇将对今后的特色小镇创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有望成为转型升级下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因此深刻领会当前特色小镇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意义,明确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从而提出指导小镇未来发展的良策建议,正是我们当前需要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特色小镇对常州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特色小镇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江苏省及各市经济告别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了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特色小镇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特色小镇是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江苏省常年以来产业结构偏重,以常州市为例,常州市以冶金、化工、纺织服装为主的传统产业涉及企业数量多,产值占比大。在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时,这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速度明显滞后于消费侧发展速度,同时这些企业多数位于中心城区周边的乡镇和街道,特产小镇的提出恰恰符合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加有效供给的需要。江苏省的特色小镇定位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即主要聚焦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创业、健康养老、现代农业、历史经典等特色优势产业,或聚力打造旅游资源独特、风情韵味浓郁、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风情小镇,发展此类特色小镇符合以镇域经济为主导的常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制造供给能力的提升。
(二)特色小镇是集聚创新要素的功能平台
虽然近年来常州市企业创新能力和理念都有了很大提高,2000-2015年期间R&D投入平均增速达到21.1%,但是科技进步对苏锡常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尚不显著,经测算2001-2015年常州市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18.4%,远不及投资贡献率(72.7%)。 特色小镇正是集聚创新要素的功能平台,由于小镇拥有创业创新成本低、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因此更易集聚高端要素,是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契合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资本链的紧密耦合,构建富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圈。综上所述,特色小镇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差异的药剂良方
常州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虽然乡镇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模式在重点发展经济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城镇基础建设、人文关怀、生态环境等,导致城乡之间在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差距长期存在。特色小镇正是破解这种城乡差异的一剂良方,在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创建要求中明确规定要完善小镇功能,丰富公共服务新供给。通过打造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和交往空间,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这种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补上了以往乡镇发展的短板,合理界定了小镇的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解决城市病和缓解城乡矛盾意义重大。
常州市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得益于常州市长期以来制造业立市所积淀的产业基础,首批25个江苏省特色小镇中的7个高端制造类小镇,常州市就占据了2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常州特色小镇创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小镇未来培育发展壮大所直面的挑战也异常艰巨,亟待审慎观察和冷静思考。
(一)规划执行存在难度
一是对于土地指标,江苏与浙江相比,块状经济强,平原地域广阔,规划面积限定在3平方公里以内,对于以园区经济见长的江苏发展模式相对受限;实施方案中对于土地保障采用增减挂钩的办法,但是依据浙江经验,此类办法获取的土地指标有限且到位速度较慢,土地供给进度的放缓将直接影响小镇项目的推进效率。二是对于投入指标,苏南地区的高端制造类特色小镇,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50亿元,投入强度达到333万元/亩,仅依靠财政资金较难完成,此外,在自身资金乏力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地方政府产生“土地经营”的冲动,进而导致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对产业发展的挤出效应,也是必须妥善应对的问题。
(二)融资手段有待拓展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并且许多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单纯依靠政府资金或是民间资本难度较大。以往常州市的园区经济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各类融资平台解决发展资金,然而2014年国务院的43号文在制度上禁止了此类行为,同时江苏省的特色小镇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因此小镇建设中如何处理各路资金的关系,即如何保障有限的政府资金支持,如何引入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资本作为开发主体建设特色小镇,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功能融合与产业培育,是考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难题。
(三)发展理念亟需转变
原先政府作为运作园区经济的主导者,其发展理念主要存在三点问题:一是发展理念侧重显性的考核指标。如工业、投资、税收等短期数据指标,特色小镇则要求政府更多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长期内实现创业创新要素的集聚,摆脱大包大揽发展园区经济的传统思维。二是发展理念侧重粗放型模式。由于园区考核更多集中在总量指标,因此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对项目的筛选侧重投资规模和未来的税收贡献,缺乏对镇区经济增长中产业培育的精挑细选,相反,特色小镇的优势就在于“一镇一业”的产业特色,这就考验政府如何在招商引资发展小镇经济与实现小镇特色产业培育之间达到平衡。三是发展理念侧重同业竞争。原先苏南地区的园区经济产业同构度较高,相邻空间范围内存在大量重复竞争,特色小镇则要求政府利用小镇空间实现自身特色产业的培育壮大,最终实现区域内错位竞争和互利共赢。
(四)产城深度融合欠佳
特色小镇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产业、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现实中许多小镇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文化展区、居民社区都相对独立地分散在镇区,试图以“散而弱”的简单相加形式代替小镇的多项功能融合。常州市的两个高端制造类小镇在特色产业培育上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但是其他功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欠佳,例如,石墨烯小镇所在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内有花博园、影视文化基地等高标准建设的旅游景区,但是其没有围绕自身工业旅游、体验旅游的概念赋予景区产业特色,导致旅游功能和产业功能的融合程度不够,进而影响全方位展示石墨烯小镇的工艺文化。此外,石墨烯小镇的社区功能配套才刚刚起步,致使许多职工每天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这种“潮汐式”交通往返现象正是我国孤岛式的产住分离园区问题的直观反映。
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定位、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建设
在规划时要学习研究有创建经验的特色小镇,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创新规划理念,不能简单拼凑、盲目复制;要统筹考虑所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行“多规合一”;科学合理布局,在编制时做到精细翔实,让小镇每一块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纳入规划管理之中,确保小镇建设有“规”可依、有“规”可循。对于完成规划的,目前正在创建的石墨烯小镇、殷村职教小镇、智能传感小镇,在推进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引领,不能“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确保小镇规划落地生根,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突出特色、聚力创新,做精做强产业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首先招商引资中要瞄准本地特色产业相关项目,特别是领军企业以及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围绕特色优势,努力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把某个细分行业做足做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着力培育形成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有优势、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坚持创新导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研发、孵化和创制等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集聚更多研发团队,加快产业变革,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文化鲜明、四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有文化标识,能够给人留下难忘的文化印象。要在小镇文化方面做大文章,善于“讲故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非遗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艺术品牌,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打破目前现代城市人情冷漠、街区功能单一、生活单调的尴尬局面,让居住其中的人既有现代生活、又有情感归宿,不断强化他们对特色小镇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汇聚成推动特色小镇整体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
(四)政府引导、有力扶持,保障配套服务
准确定位政府功能,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引导和服务保障,特别是在空间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健全以及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资金、用地保障、投融资改革、项目审批、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省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市级扶持政策,并且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构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网络,实现小镇管理的高效智能化。
(五)质量导向、科学考核,创新评价体系
结合浙江经验,坚持质量导向,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准,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创新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参考设计宽进严定、激励先进、倒逼后进、淘汰落后制度,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有效的确保小镇建设质量。并且科学制定建设成果评价体系,从产业发展、小镇建设、文化构建、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指标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用考核评价“指挥棒”引导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美丽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