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驭形 色到形随
——高校色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18-01-28胡万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237158
胡万明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237158)
色彩的表现是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无论是油画、国画,或是其他的画种,乃至各种门类的视觉艺术形式,其最终作品还是多以色彩的面貌呈现,而对于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是一个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所必备的涵养。时下大多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是经历过高校系统的学习之后才逐渐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里有所建树和成就的,高校里系统的课程乃是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素质养成的基础,由此可见,高校的色彩教学1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成长的重要基础。
随着上世纪末高校招生的改革,逐渐演绎到时下国内鲜有高校没有美术相关专业的局面,而美术相关专业也成为各高校增加生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高校各美术类专业招收的学生在文化课分数上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一现象成为学生趋之若鹜学美术的重要理由,在这种美术生大肆扩招而引起的疯狂学美术的大潮之下,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纯粹为了高考应试的美术培训班便应运而生,如产品的生产车间一般,而大部分的学生都如产品一样被此类培训班速成的教学模式给批量地生产出来。因而,招进高校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已经在学生的脑子里面根深蒂固,给高校的系统性教学也带来不少的麻烦。本文仅从高校色彩教学中所遇到的几点问题提出思考,也请各同行师友批评指正。
首先是形的问题,在整个色彩教学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从培训班出来的学生,在画色彩时对于形的把握问题重重,他们固然知道在画素描时一定要把形画好,但在画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对于形的理解抛诸脑后,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作业虽画了一堆漂亮的颜色,但是却找不到具体准确的形。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在他们的思想深处已经种下了种子,在考前就被老师告知,画色彩时“只要”把颜色画好,形的问题“不重要”。就是这个“只要”和“不重要”的表述和教学指导,会在学生的脑子里面深深地种下一颗种子且影响深远,同时也能看出考前训练的急功近利的性质,有时候真的是在拔苗助长。
确实,在考前短期的训练中,要让学生很好的把握物体的形体和颜色的确很难,要想考出好的成绩,也真的需要想一点办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些取舍是情有可原的,比如我们可以加强色彩的练习,削弱色彩练习中对于形的要求。记住,这仅仅是削弱要求,并不是不作要求,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后面的路还很长,通过了高考这一关,后面的路会更加好走,考前欠下的,以后还有时间补回来。
但是,考前的色彩训练中,我们很多培训机构却一再告诉学生说物体的形不重要,这种教学理念本来就欠妥,因为无论是绘画也好,设计也罢,只要是视觉可见的美术形式,其表现的形体都是形和色兼备的,缺一不可。同时,这种说法的一个可怕的结果就是在学生的脑子里先入为主地埋下了一粒种子——画色彩时物体的形不重要,这颗种子慢慢地生根并茁壮成长,久之便会成为习惯而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这个概念的形成,对于在高校阶段的色彩训练是遗憾的,在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之后,再给他申明形和色一样重要的时候,他们在内心里面其实是排斥的,很多的解释都很牵强,因为越是解释就越是对他们过去的否定,但是不解释又不能让他们理解形的重要性,很难找到一个既不否定过去又能接受现在的中间的说辞,这其实是当下美术高考的培训模式丢给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无解的难题。
在色彩教学中,我们在强调色彩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强调形的重要性,这里面的形不仅仅是指被画物体的形,同时背景乃至笔触的形也在我们讨论之列,而一幅作品的构成形式,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形的构成,这些形交相辉映,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多是学习时间较短,对于绘画本身的认识较为粗浅,表达方式还停留在描摹物象轮廓的基本阶段,所以就形的感受而言,很多学生只关注到被描绘物体的外观,而对于被描绘物本身的结构都会无暇顾及,对于被描绘物体之外的背景的形就更顾及不上了。因为对于物体本身形的描绘就很吃力了,无暇分出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所谓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会考虑到笔触的形会对画面造成的影响了。
所以,在画色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强调形的观念,而这种形的概念不仅仅是准确就可以概括的,因为需要整个画面构成关系的协调,有时在准确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变动,或者说,要画得“美”。要表现得准确我们可以“抠”形,但是要表现得美,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于画面的把控力,需要“画”出来,而不是“抠”出来,抠出来的形会显得很僵硬,而画出来的形才会显得灵动,有生命力。这样的要求,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点高,但是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这样的高标准可以作为他们追求的目标,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只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总是能够有所体会。
我们在色彩的实践教学中,还会遇到同学们关于色彩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的形成是源于其早期的训练,也有一些是源于自身理解的不足。早期训练的因素主要是在高考之前,考前训练由于过于注重画面效果的营造,以求在阅卷时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忽视了画面更多的内在因素的把控。过于注重画面色彩的跳跃性,整个画面营造得很热闹,过多的装饰性笔触,让画面显得很乱而没有条理。而这些因素的出现,可以使画面的效果比较跳跃,或多或少地能够起到脱颖而出的效果,但是在营造这些氛围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画面的整体把控,冷暖对比的协调性,补色对比的使用。这些东西虽然在考前会有所涉及,也会有所强调,但总归不够深入,让学生很难在整体上把握画面,营造一个协调的画面空间。
因为在考前训练的时候,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每个学生的理解力也不一样,为了能够找到一个速成的办法,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前训练也想尽了办法。几年以前,考前色彩的训练还是要求在塑造上多下功夫,但是用色彩来造型的功夫确实不是很快就能见到成效的,尽管老师们也很辛苦,但由于学生的基本塑造能力有限,效果甚微。这种局面急需要一种效果显著的训练方法来改变,所以杭州色彩的教学模式一出现便风靡全国。杭州色彩模式的风靡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首先是杭州色彩的画面非常响亮,颜色鲜亮,灰色系整体比较明快,画面感很漂亮;其次是杭州色彩的用笔很随意,洒脱,逸笔草草,也正是这样的用笔,使得整个画面的绘画性很强,有一种洒脱不羁的感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杭州色彩的塑造感不是很强,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场,造型上面不够严谨。也正是这样的色彩画面,完全抓住了考前训练的要害,因为学生们大多基础薄弱,塑造是其软肋,而现在有一种色彩对于塑造的要求很低,画面效果又很好,此种模式恰到好处的抓住了考前美术培训的要害,不谋而合,所以杭州色彩会瞬间传遍大江南北,毫无悬念的代替了以前的色彩训练模式,将之前的宫六朝、王磊等等的考前书籍全部下架,虽然他们也曾占据了考前色彩的前沿,但由于在塑造上的要求,最终还是让位于杭州色彩。
在此,笔者无意于对杭州色彩的模式提出批判,只是觉得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们画出来的东西都会千人一面,由于在塑造要求上的放松,使得很多同学会产生一种概念,就是在画色彩时,只要将色彩关系搞好就行,对于形体的塑造是次要的。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习惯,在画色彩时很随意,缺乏造型的严谨性,这也许并不是杭州色彩的初衷。但是在高校的色彩教学中,杭州色彩模式下的训练,其造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很多学生在画色彩时已经不能耐下心来对形体结构进行必要的推敲,习惯性的对塑造草草了事。殊不知真正的逸笔草草并非是对于造型的草草了事,而是在胸有成竹之后的一挥而就,在此之前是有着严谨的思考和辛苦的训练的。正所谓深入浅出,必须要能够深入地研究进去,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轻松地应付自如。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是出在同学们自己的身上,比如对于画面的整体性把握。在进行色彩训练时,我们会一再强调画面的整体协调性,但在真正做的时候,同学们会很困惑,如何才能整体的把握画面。因为一幅色彩作品会涉及诸多的颜色,诸多的颜色怎么在画面中协调起来,再加上同学们习惯性的在用笔时比较碎,导致整个画面色彩斑斓,热闹非凡,但却找不到画面的中心,也找不到一个统领全局的色调。又或者因为考虑到了画面的协调性,在调色用笔时都注意到了整体的统一性,画面的每一笔每一处都很含蓄,不敢使画面中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所以每一个物体的表达都在既定的色调里面,小心翼翼的对待每一个物体的塑造,但是整个画面都很平均,无法找到画面的兴奋点,显得平淡无奇,波澜不惊。这还是对于画面的把控出了问题,整体性并不是平均对待。我们在训练时会告诉学生,其实画画和写文章一样,有时候我们要一笔带过,惜墨如金,有时候又要不厌其烦,面面俱到。每一个画面都要营造出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抓住观者的眼球,有一些地方又要轻松略过,让人放松。对于画面的把控也就是艺术的加工,让观者的眼睛随着自己设计好的路径走动,看画的过程就如一场旅行,一场与画者心灵沟通的旅行。
所以,画者要先对画面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们画画并不是照相,并不是把物体如实地描绘出来就行了,现实和绘画是有区别的。现实的色彩与绘画的色彩也是有区别的,我们必须了解和认识到很多物体的固有色我们是无法精准地复制的,所以在画的时候我们不要去纠结于某一处色彩与现实的接近程度。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画面的色彩,在整个画面中,每一处色彩都要起到作用,或聚或散、或纯或灰、或亮或暗,都要随着画面的需要来取舍,如此,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美妙的画面空间。
基于以上的表述,笔者以为时下的色彩教学中,对于色彩和形的要求都不可放松,形是色的依付之所在,色是形的魅力之展现,没有了色彩的形是苍白的,而没有了形的色彩时凌乱的,严谨的形和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未来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所以高校的色彩教学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对其中任一环节放松要求。高校的色彩教学虽遵循了艺术规律的要求,但也要生源输出地的全力配合,只有在各方面都能够全力配合之下,一而贯之的培养模式才算完整,学生学起来也更能得心应手,虽不一定事半功倍,但一定能少走不少弯路。
注释:
1.本文的“色彩教学”是指写实性的色彩造型基础教学,素描教学指写实性的素描造型基础教学。
[1]刘卓.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与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P18.
[2]张展,刘向岩.浅谈色彩教学[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P144.
[3]冷春林.浅谈色彩教学中色彩能力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P147.
[4]严明.色彩教学中的感觉性与主观性[J].长沙大学学报,2001.9,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