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作人散文的“淡”与“苦”

2018-01-28安乐一浙江财经大学杭州310018

名作欣赏 2018年26期
关键词:苦雨周作人散文

⊙安乐一[浙江财经大学, 杭州 31001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起,构成了整个五四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新文学理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需要一些思想急进的知识分子来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周作人所提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恰恰表现出他与这样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想的契合。这一时期的周作人,有着与五四人同样激昂的、狂飙突进的斗志,力图通过书写文章来挽救、启蒙被封建旧思想禁锢已久的国民,他自称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浮躁凌厉”的。而在五四退潮时期却显出他艺术创作观念日趋“冲淡平和”,可以说是平和之中更带苦涩之味。

一、“淡”与“苦”的交织

钱理群在《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的断想——读书札记》里这样写道:“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很少有诗人‘兴酣笔落’的激情的喷发、奔泻及繁富的形象,词藻,夸大的词语。”“简炼、淡远构成了周作人散文的基本特征。其散文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年人的散文 。”算得上是概括了他散文创作的总体特征,在周作人的笔下,无论是多么平凡普通的事物,一经他的笔触,便富有了生命的气息,读来颇有人生的百般滋味。如“茶”,便有《喝茶》《北京的茶食》《关于苦茶》等名篇,每一篇都各具特色,“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这样舒徐自如而又简练朴素的描写,读来这一“淡”字跃上心头,却又带有一种生命沉思,值得好好玩味。在他的眼中,仿佛这样一种喝茶方式能够洗去俗尘的烦恼,人生的困苦,让我们进入另一种不同的心境。“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北京的茶食》)其中也流露出这样一种人生的哲理思考: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值得我们花上时间去品及。极其平常的近乎白描的手法实在是算得上平平淡淡,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也不讲究过分锤炼句子,再看“茶”这一字,便不自觉涌上一股茶的清苦之味,通篇读来在这冲淡平和的叙述风格中也自然而然凝入了茶之苦涩味,不仅是文字之味,更是人生体验之味。不止是其作品,便是连他的书房也名“苦雨斋”,像极了远离世事纷扰,处于世界边缘的一处“桃花源”,不少散文大家曾前去拜访,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故事,静静的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任心而作。林语堂曾在《忆周作人先生》一文中提及过这“苦雨斋”,无论是书斋外形还是斋内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正是在这里周作人写出了许多集子,默默地体味着生活中的细微之事物,尽情抒写内心之言语。再如《苦雨》一文,北京的连日大雨,在屋子里“欣赏”这雨,字里行间都极美自然,舒缓平淡,但相比起孩子们欢快地享受这雨所带来的乐趣,于他却隐隐有莫名的苦涩之味,这似是一种对阔别已久的故乡的怀念(故乡也是常常下雨的),也似是内心迷惘的苦涩。他“听到那檐下滴水的清脆叮咚声,那水漫进房时的潺潺欢声”更像是无奈之中的一种苦中作乐,又有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事实上,不能仅仅只用“冲和平淡”来概括周作人后期的散文创作,不应该忽视其内容里所带有的深刻的哲思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悲痛,他作品当中的“淡”和“苦”便是交织并行的,语言看似平淡闲适,内里却包含万千。其实他个人认为苦与涩才是他最想要表达的,其散文的风格也越偏向于苦涩,是内容之苦,语言之涩,也可以略微看出他在现实大环境下内心的波澜变化。

二、“淡”与“苦”的形成

周作人出生在绍兴水乡,在这样一个宁静、民风朴实的水乡,深重浓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他清新明丽的创作风格。故乡带给他众多的文学灵感,“乌篷船”“绍兴酒”“野菜”无一不是故乡所特有的事物,便是远离故乡也难以忘怀。同样,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他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庸的这种适度与和谐便是他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其次,在他的文学观念中,晚明性灵派“不拘格套,独抒性灵”的风格以及公安派佛禅理论的观念也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也就使得他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为后来闲适散文文风倾向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五四退潮时期,大多数文人都处于彷徨苦闷的情绪之中,对于何去何从充满疑惑,而他似乎在公安派的理论中找到了慰藉,更愿意退隐于“自己的园地”,醉心于生活之中的小事物,而不再积极追赶时代大潮流。再次,与日本的历史渊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风格,早年留学日本,后又娶了日籍妻子,一生从事日本文化研究五十余年,这让他在日积月累中对于日文化了解颇深。汲取俳句创作,熟练地在作品中借用俚语,使得他的文章多带有近似于日本传统的文风,即用温和的笔触抒写自我之心境。然而与日本的这段渊源带给了他不少创作灵感,却也让他背负了不少骂名,或许这也是他内心无奈又苦涩的来源之一。当然,使得他创作风格急转的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次政变使得国内局势发生大转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黑暗的气息。他曾这样归纳自己的思想变化:“我知道了人是要被鬼吃的。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难一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友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鄙人甚感其言。”(《 药味集·序》) 他看到这个时期国家的支离破碎与萧条,民族的劣根性使得悲观主义占据了他的内心。实际上这也就证明了虽然其作品读来多平淡之风,但苦涩才是真正想要表达之意,对于现实的失望愤懑让他的创作常流连于普通平凡的事物,他选择茶食、乌篷船、雨等细微的对象来写文章,也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平实、自在的个人生活才是真实的,社会进步的道路应该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个人生活的完满。但仍不免在文章里透出人生的苦味,这是对现实的悲愤,也是对于现实的“自我逃离”,这种逃离并不是完完全全避开了现实政治,而是将个人使命感与政治宣传性分开了,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

三、“淡”与“苦”的影响

受周作人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俞平伯以及废名两位大家,他们常流连于苦雨斋,对于政治没有太大的热情,但也关心着家国苦难。于是,在他们的创作中可以窥见类似的情调,周作人在《志摩纪念》中曾说:“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

俞平伯是周作人的学生,属于“言志”派散文作家,以“人的文学”为创作基点,讲求作品中个性的抒发,而其散文创作也以周作人所提倡的美文为主,更多受到周作人对晚明小品文再发现的影响。他的散文多以回忆往事、追忆往昔为内容,平和的叙述之中不免带上对于时光流逝而不返的叹息与苦涩。早期的创作中,不乏意境朦胧之感,力求空灵华美的境界,略带欧化的语言加之好用典故,使得他的文章不免有些晦涩难懂,但细细琢磨便能发现其中的理趣,这也正是俞平伯所主张的要耐人寻味,富有哲思。如他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与朱自清同题而作的文章,但对比两人之作,朱自清的读来清新娟秀,俞平伯的读来浓郁朦胧,通篇都带有作者的自我主观情感,这样一种情感的极度外化也就使得文中的一景一物色彩各异。“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文章一开始便将内心的感受融入环境之中,留下朦胧之感。无论是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还是杨枝绿影下的彩舫,都在他的笔下生出一种别样的气息,描写之中穿插议论,让读者思绪也随着他的文字而不停跳跃,当然这也有些阻断了文章流畅的景致描写。

废名,原名冯文炳,也是周作人的学生,其小说以“散文化”著称,诗歌创作也颇为人所称道。其创作深受周作人追求冲淡平和的禅理禅趣的影响,因此便有了他美与涩的独特风格。《十二月十九夜》中“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这是一段被人们反复品评解析的诗段,有人认为这首诗中隐含了别样的禅趣,仿佛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坐一盏青灯旁,思绪飞扬,穿越宇宙,而内心却无比清净。只有摒弃杂念,让心安宁,才能体会到这样一种禅意之境,人生的虚无缥缈都好似凝在这灯,这炉火之中,就像树影一般捉摸不透。对于废名作品中的禅意解读便是其涩所在,假使不了解这样一种境界,便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

由此,可以说周作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抹色彩,尽管其兄鲁迅的名气似乎更大,但他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后人去一一解读。

猜你喜欢

苦雨周作人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悼亡妻
云和幼苗
周作人之死
不说穿
周作人和他曾经迷恋的女人们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