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文以泽人
——读《文心雕人——文学教育与文学素养论》

2018-01-28刘晶玉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0306019

名作欣赏 2018年26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教育

⊙刘晶玉[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19]

“文以化人,文心雕人。”“文学教育雕刻人,文学素养呈现人。”细细品读完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路遥老师的著作《文心雕人——文学教育与文学素养论》之后,类似上面的文句使我深受震撼。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了这个“文”,就没有辉煌灿烂的文明进程和成果,也没有现在民族的砥砺前行。

什么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经由文学文本的阅读、讲解与接受,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文学能力,进而传授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一种教育。什么是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概括起来就是三点的人:诗性的性情,良好的文字感悟力和表达力,通识的素质。具备这三点的人,不仅是具备文学素养的可用闳才,而且是一个内心健康的人。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年的文学教师,路遥老师是勤勉的,也是深受学生好评的。她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研究探索的努力,所以才有这部厚重的著述。她与她的学生亦师亦友,故而能从学生的实际这一微观出发;她博学开阔,故而又使这部著作谈古论今,具有宏观时空感;路老师是学文艺学出身,又有哲学专业学习的经历,故而其论述又具有理论的逻辑力量。著作从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出发,认为这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础,注重“四重经验”是搞好文学教育的关键。并将此“四重经验”扩展为关乎人类文学教育和文学素养的逻辑线索,进行较广泛而深入的历史梳理与论述。除绪论和结语外,本书共分五编,每编有三章,每章又分两节到五节不等。第一编历史生活——以纹化文;第二编语文生活——文以化人;第三编文学生活——情思采采;第四编人文生活——洞见人生;第五编艺术生活——怀柔致远。从远古生民到历史演变,演绎分析古往今来文学教育的时代特点和气象,论证文学教育与文学素养之于生命的大义。

文学是喂养灵魂的,有无用之大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就我国来讲,再往深处追究,这个“文”还揭示出一个至高的哲理:道与德。老子说过:“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孔子亦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左传》又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无道不能成行,无德不足以立身,在国人心目中,道德两个字就是天地,任何时候都不可远离。而 “文”是传承道德最为重要的载体。所以,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就是一部有关道德的历史,是一部如何真正做人、行为、立业之道德行程的真实记录。

从五经六艺到诸子传书,从唐宋八大家诗文到宋元传奇、明清四大古典小说,从把“文”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体的陆机的《文赋》,到按经、史、子、集四部类,再到把天下书籍编撰而成的《四库全书》,无一不是紧紧围绕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提出的“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士子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而书而论的。所以,才有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二程、王阳明;才有司马迁、屈原、韩愈、苏轼、鲁迅、梅兰芳;才有《诗经》《典论》《昭明文选》《红楼梦》等,思想、文学、文化、教育、文艺大家纷纷显现,才形成了今日道德至上,文化中华之盛大气象。反之,那些或仰武抑文,或有艺而无文,或重武却轻文的民族或国家,一旦遭遇到巨大的灾难,便无力抵御,无法抗争。这一点,人类历史上有诸多的事例为证。

“中国人独有的民族文化基因,历经沧桑,吾心不改。在商业文明盛行的今天仍是中国文‘芯’——这就是深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或文化遗传中的密码。”路遥老师的灼见,可谓真正把握住了我们这个民族最核心的精神技术、最精要的灵魂脉搏。能真正领悟到此意并系统阐述的学人,当今实是不多。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教孩子读《三字经》,背《论语》,诵《道德经》;上学后,又让他们默写古诗、习读古文,但大多时候都是为中考高考做准备;到了大学,从心底喜爱文者也不少,却难有坚持不懈的研读者;更少有人从生命之需求,心灵之纯净,精神之高尚的层面,从文化之密码、民族之基因的角度去研读体悟经典。所以,便出现了大量中学生面对那么优美的古诗文而蹙额,无数的大学生对那涵义丰富的文化遗产避而远之,不愿与古代圣贤为伍的尴尬现状。如此,恢复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又将如何落地生根?这也许正是路老师更为担忧的吧。她作为高校文学教师,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当下语文和文学教学所面临的严重局面,更能体会且深深忧虑。这是不是她写作《文心雕心》一书的原因呢?

“语”和“文”不可或缺。一是口述吾心,一是依道而行。“语文”便成为每个中国人从小就必须依从的精神坐标,努力前行时必须时时固握的双桨。不论是立德、修身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乃至今天的创业建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语”与“文”不可须臾离也。一方面“语”“文”两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另一方面 “语”里、“文”里除了天地之理,自然之律,行为规范之外,还包括有史、哲、政、艺、术、业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及生命科学、日常行为的无限内容。正如本书在“文、史、哲、艺杂糅的中国语文—文学教育”一章里所讲到的,它是一门无所不容的知识精髓总汇,是人生智慧的宝库,可以令我们增智开慧,明白过去,建构未来,通达人生,成功术业,改造社会。不读“中国语文”,难以理解过去和现在及未来的社会与人生,也更难明白自己将来的走向与最佳路径。这不仅对一个中学生、大学生,对每一位正在成长的生命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文学教育的开端很早,文学素养的进程经历了从生活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乃至艺术教育与哲学教育。这些过程是流水似的,对于人的塑造其程序和过程甚至难分先后,是互为浸润式的,类似于阴阳双鱼图,是互为流转和循环的。“文学史就是心灵史”等,这些金句俯拾皆是。例如,《诗经》离我们那么远,却常读常新,《诗经》本来是诗,为何成经?先民的心灵之诗,穿越千年与我们的情绪、情怀、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成了我们民族的“心经”。再如,《离骚》这样华丽的文学交响乐,它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其主题、结构、抒情,繁复深美而又有情节,屈原思想和个性的深度广度令人叹服。诗经、楚辞这两个中国文学的源头,经过唐诗的光芒和宋词的奢华,达到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可以明晰地呈现中国文学的诗性品格和诗学精神,呈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学生活动态和情思采采的诗国特质。传统的文学教育与现在的文学教育一脉相承,中国式诗教与诗学,造就了中国读书人独特而诗意的文学素养。

这本著作的价值,在于使我们深深感到“文章乃经国之大事”,感到从施教者到受教者,从理论到实践,把中华民族这一特别的文道、文脉紧紧把握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来提升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非如此,则难以实现新时代复兴中华民族的目标。由此,读者也能体会到这是一部有情怀、有见地的学术成果。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需要文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