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器型美学初探
2018-01-28戎镓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20
戎镓咪 刘 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20)
一、引言
宋代瓷器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经典地位无可动摇,它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宋瓷形制丰富多样,其器型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在宋代“重文抑武”政策之下,瓷器风格受到当时文人的理学思想影响,呈现理性主义风格,注重实用性以及功能设计的精细化。两宋时期,禅宗美学盛行,禅宗的“空寂”、“无常”美学使瓷器器型呈现简约、优雅、端庄的无穷韵味,重意而轻形。
二、器型特征
器型是陶瓷器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能决定瓷器的功能和审美特点,装饰则辅之。器型的产生、演变到逐渐成熟甚至成为经典,与时代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不可分离。对陶瓷器皿来说,器型主要表现为造型轮廓线的曲直,它能表达陶瓷造型的美感特征。宋代瓷器的瓶、罐、碗、盘等多是回转体拉坯而成,外围轮廓线的组成决定整体形态的圆润、转折、挺拔等不同变化,赋予立体造型不同的特点,线条毫厘之差,意韵则千里之别。
三、宋代瓷器美学特征
宋代瓷器造型多样,制瓷规模宏大,根据不同功用而有不同造型,同一种器物也有多种式样。从功能方面可分为饮食类瓷器、生活实用性瓷器、陈设瓷器以及礼制瓷器等。总体风格闲适淡雅,宁静端庄,外形轮廓线条简洁,曲直协调,刚柔相济,无过多装饰,体现出宋代典型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一)实用的理性风格
器之以为用,非用,则无以为器。宋代盛行“程朱理学”,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理性主义思想,器型设计具有很强的功能实用性,理性而克制,低调内敛。如宋代的黑釉茶盏设计,器型趋向倒锥形,轮廓线较直,简约挺拔,重心向上,敞口小足。宋代统治者爱好斗茶,市民皆效仿之,斗茶风气盛行,茶盏的设计则需要满足斗茶的实际需要。斗茶需观察茶汤中茶末浮起的色泽,青白为上,茶盏的斜腹大敞口设计利于茶末在沸水中上浮,且能更加清楚地观赏茶末色泽。茶盏胎质上轻下重,底部小圈足设计胎体较厚,整体器物实际重心在下,使用时更加稳定不易翻倒,实用与美观并重。
宋人喜爱饮酒,宋朝瓶制器型中常有细颈、圆腹设计,是为满足斟酒、烫酒等实际功能。玉壶春瓶的形制堪称经典,撇口、细颈、圆腹、圈足。长细颈设计符合人们倒酒时抓握的动作,瓶口外撇利于斟酒,圆腹能储存更多液体且能够集中酒于器物下部,方便温酒。玉壶春瓶作为酒具功能性很强,同时其颈部细长渐收,肩部渐阔,外轮廓线为两段舒缓弧线相反相接,柔和优美,具有高超的审美艺术水平。宋代瓷盏油灯设计对功能进行精细化,也称为夹瓷盏,它由双层瓷制成,旁开小孔,可注入冷水,降低灯盏点燃时热度,减少灯油蒸发,较普通铜盏可节约一半灯油。一物需有一物之所功用,宋代制瓷工匠们仔细考量瓷器要满足的功能之需,并不断优化细致,同时符合时代简约端庄的美学追求,达到文与质的协调统一。
(二)自然之美
宋代瓷器器型中不乏对自然之物的借鉴和模仿,体现师法自然的审美意趣。这也是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崇尚自然之物、敬奉天道,厌于人工雕饰。花瓣造型在盘、碗、瓶、洗等造型中运用最为广泛,即将器型口部做成花瓣样式,整体器物仿佛是优美的花朵,精致典雅。花的运用多是葵瓣、莲花、海棠等。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盘口采用菊花花瓣造型,环绕碗口一周,花口折沿,浅弧壁,底部圈足。线条舒缓,造型优美。钧窑天蓝釉葵口盘,盘口呈八瓣葵花式,敞口,弧腹,浅圈足。葵瓣有八瓣和六瓣等多种形制,北宋定窑白釉花口碟,碟口则呈六瓣葵花形。钧窑天蓝釉海棠式盘则呈四瓣海棠式盘口,折沿平底。除在器物口沿处运用花瓣造型外,宋代瓷器常用划、刻、印等装饰手法对自然之物进行表现。宋瓷器型中还有对瓜棱、葫芦等植物的模仿以及龙虎花纹样式应用,相应出现瓜棱瓶、葫芦瓶、蒜头瓶等器型。瓜棱的运用一般器物的腹部,由凸凹弧线组成,常见于瓶或壶等圆腹和垂腹类形制。葫芦瓶由宋朝后期龙泉窑创制,整体分为上下两截,形似葫芦,有“福禄”之意。
(三)朴素之风
宋代瓷器器型朴素简约、无多余装饰,官窑进贡的瓷器也都是内敛典雅的风格而非华丽奢侈。这与宋代统治者推崇以文治国,崇尚节俭是分不开的,也与宋代儒、释、道思想所形成的审美观念息息相关。儒家思想在宋代形成了“程朱理学”,讲究“义理”。宋时禅宗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禅宗美学,包含“空”、“寂”、“无常”等美学观。道家思想是朴素主义美学,反对雕琢,认为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崇尚自然质朴。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宋代瓷器在理学、禅宗、道家朴素主义美学的影响下呈现简约、质朴、平淡、幽玄的特点,崇尚天然,厌于浮夸造作。如宋代瓶式、碗式瓷器,大都是通过容器轮廓曲线的曲直、圆润或平缓来表现整个容器风格特征和使用方式,表面常为素釉或简单刻有花纹。器型轮廓线舒缓平淡,正反曲线过渡自然,协调平衡,素净雅致,少有夸张造作的线条表现。
(四)古韵悠长
宋朝讲究恢复礼制,重文抑武,瓷器器型中出现许多仿古的礼器形制。仿古礼器在造型上模仿古制,通过瓷的材质体现青铜酒器、食器以及玉器的造型,如古代的鼎、尊、鬲、簋、炉等器型,但风格又更加精炼优美。仿古礼器的盛行体现了宋代人们对恢复古代礼制传统的强烈愿望,这也是宋代统治者推崇文治强国政策的影响。柳宗悦先生认为,真正的创造,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相反,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去谋求健康的发展,使传统的精神得到更深的作用。这些礼器仿古而不泥古,循古意而不泥古形,对古代礼器形制加以提炼,去繁求简,融入宋代朴素雅致的时代风貌。两宋官窑烧造了很多专供宫廷所用的礼器和陈设用瓷,有严格的制作规范,形成器型范本。琮式瓶是典型的模仿古代玉琮的器型。玉琮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礼器,圆口、短颈、方柱长身,四面有横向线条装饰。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天圆地方,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祭祀器物。《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琮式瓶器型与古代玉琮类似,只是增加了瓶底和圈足。尊式瓶和瓢式瓶是对商周青铜酒器尊和瓢形制的模仿,但器型更加修长高雅。炉式器型中还有鬲式炉、鼎式炉、奁式炉、簋式炉等对青铜食器的模仿。
(五)经典风范
宋代陶瓷形制多样,丰富多彩,不断发展和实践,器型不断优化逐渐成熟,加上宫廷官作对形制的规范要求,出现了许多形制的典范并在后世不断发展。杨永善先生认为,造型的规范化和程式化形成,是陶瓷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标志着一种艺术在一定阶段或某个方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典范性。1
宋代进贡内廷的贡瓷许多都有明确的尺寸和形制要求,因而很多优秀的经典器型得以传世,如“梅瓶”、“玉壶春瓶”等。梅瓶造型小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敛,圈足。《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描述:“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2梅瓶乃储酒器,上方为圆润饱满的曲线,下方曲度渐缓为相反曲线。整体重心上移,由圆渐而修长,丰满浑圆又不失飘逸之感,适用于储酒,后发展成陈设用瓷。玉壶春瓶则是长细颈、垂腹,上方是细长反曲线而下方逐渐圆润饱满,整体舒缓,线条过渡柔和优美,适用于抓握斟酒。
四、结语
宋代是瓷器制造的巅峰时期,造型内敛而理性,朴素而幽玄,师法自然,寓礼于器。宋瓷的器型制作在实用与审美方面协调统一,都达到了顶峰。这与当时的政策、社会审美风格、文化思潮密不可分,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当代陶瓷设计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中汲取养分,使当代陶瓷设计走向更高的高度。
注释:
1.杨永善.《中国陶瓷艺术与造型意识》.《装饰》,2008(S1):102-104.
2.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7):203.
[1]汪鹏.宋瓷造型理念对现代陶瓷设计的启示[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2]杨永善.中国陶瓷艺术与造型意识[J].装饰,1995(4).
[3]李黎.浅议具有理性主义设计思维的宋代瓷器造型[J].中国陶瓷,2012(8).
[4]宋晓.宋代生活器皿设计的文化体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5(3).
[5]姜霞.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线形美[J].艺术与设计,2010(12).
[6]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王维忠.中国历代器物造型纹饰图典[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