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动机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8-01-27窦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激发策略对外汉语教学动机

摘 要:动机是影响学习者习得外语的主要情感因素之一。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者汉语的学习效果。激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能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对外汉语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动机以及动机影响因素的重视,只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才能有效提高汉语学习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动机 对外汉语教学 影响因素 激发策略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这是从传统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定义的,而现代教育心理学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更为广泛。如沃尔福克(A.E.Woolfolk)所说:“学习动机不只是涉及学生要学或想学,还涉及更多含义,包括计划、目标导向、对所要学习与如何学习的人物的反省认知意识、主动寻求信息、对反馈的清晰知觉、对成就的自豪与满意和不怕失败”,并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转引自A.E.Woolfolk,2001)所以说,动机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研究发现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由此可见,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采取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讲,要记住复杂的汉字的拼写规则以及理解汉语具体的使用环境,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将所学到的汉语知识成功运用到具体的交际过程中需要他们做出大量的反复的练习。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的推动,那么他们是不可能成功习得汉语,获得学习汉语所带来的实际的利益的。

二、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汉语学习动机是激励学习者想要学好汉语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的直接表现,是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每个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接触中国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学习动机。[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采用调查问卷和交流访谈发现:很多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都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又由于个体差異的缘故,他们的目的也迥然不同,而这正是由于不同的学习动机所引起的。

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他们学习汉语就是因为喜欢中国,从内心深处想要学习汉语,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语言与文化又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所以汉语学习者只有正确合理地利用好汉语这一与外界交流的工具,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因此,汉语学习者就希望能够融入汉语语言文化环境中来学好汉语。当然,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汉语又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想要学好汉语,掌握汉语对他们而言,又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当然,如果能学好这种语言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具有这种学习汉语的动机就属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自发的,自愿的,是不需要其他外在因素的推动的。[3]

还有一些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想通过学习汉语获得实际的利益,如因为工作的需要或者是为了以后自身更好的发展,借此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或是学好汉语后找到更合适、更理想的工作,才想要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这些由汉语学习以外的刺激而引发的动机就属于外部动机。[3]但是,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三、影响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学习动机是一个人的内部心理动力,它以愿望、兴趣、理想的目的需求为基础,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效果。[4]但是,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不会明显。下面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来阐述。

1.主观因素

(1)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主动、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外汉语的学习动机的研究也发现,学习汉语的内部动机就是由兴趣引起的,也就是自身内部的因素影响个人学习汉语的情绪和想法。所以,努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5]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动机行为的程度。对汉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其学习态度也就积极,学习就更认真,汉语水平也就提高得更快。

(2)学习态度。Gardner(加德纳)提出动机与态度是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态度决定动机。一般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消极的态度则会削弱动机的强度。 那些对汉语、汉语文化以及汉语学习感兴趣且态度积极的学生,他们拥有明确地学习目标,适当地学习方法,其学习效率相对也就高。另外,社会对汉语的需要程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态度。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汉语热”的影响,很多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汉语的学习,所以他们学习汉语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6]

(3)语言能力。根据语言学家的判断,有的人有学习外语的天赋和才能,而有的人则缺少。 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天赋好一些,有的则差些。 在留学生的学习中我们发现,虽然接受的同样的教学,但就是一些学生汉语水平要比另一些的要好,这也许就是受到语言能力的影响。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但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留学生虽然对学习汉语有很大的积极性,学习也很努力,但就是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慢慢的就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甚至想要放弃学习汉语,因此动机强度就减弱了。只有拥有良好的语言天赋以及强烈的学习动机其学习才会取得成功。

(4)成就需要。Dornyei(德尔涅伊)认为成就需要是一个能够刺激外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比如留学生备考 HSK考试时,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通过了考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成就感就会促使他为了更高一级的 HSK考试努力地去学习,再次体验成功的美好。汉语学习上的成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endprint

(5)自信心。汉语学习动机还会受到学习者自信心的影响。自信心能够激发汉语学习动机。当汉语学习者面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学生一定要充满信心,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学好汉语的关键。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就会被激发。[4]

(6)性别因素。通过测试和分析发现,女生的学习动机要比男生的要强烈,学习欲望更强,取得的成绩相对要好。所以,性别和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是有直接的联系的。[5]

2.客观因素

(1)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唯一可以依赖的人就是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蔼友善,对工作认真负责,讲课风趣幽默的汉语老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容易从心理上接受的,就较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反对于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则会影响学生的动力。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2]此外,Dornyei(德尔涅伊)在其理论中也指出了班级同学也会影响学生的目标追求和学习成绩。 班级同学之间的“竞争”也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增强课堂学习热情。[7]

(2)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动机造成一定的影响。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动机主要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为了父母而学习”,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这样的学习目标而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5]另外,当前社会对汉语的学习热潮很盛,那么学习者往往会追随潮流去学习汉语。所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汉语学习者形成良性的学习动机。

四、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教师来说,采取适当的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4]

1.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学习汉语的成就感。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从第二语言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7]自信心对学好汉语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教师也要经常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多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用汉语去交流、学习,从而帮助增强其自信心。 既然成就型动机的目标是最强烈的,所以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设立一些汉语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5]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汉语学习任务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简单,同时又具有挑战性,使学生自己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增强汉语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

2.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巧用教学策略。由于每位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因材施教。教师虽然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抱着融合型动机来学习汉语,但是教师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动机,都是有利于汉语学习的,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具有有利于汉语学习的动机。在了解学生的同时,教师可以巧用教学策略来学生的激发学生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习者本身所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自尊或者对成功地愿望,使这些固有动机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从而挖掘学生学习的动机;同时,教师所教内容对学生要有价值,如果教师所讲内容对学生来讲不容易接受,就会降低、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8]

3.创设一个轻松而又充满竞争性的学习气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课堂上要善于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对外汉语课堂气氛,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和紧张。教育家维克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幽默风趣,无论是选材、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学生活动都要能带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习汉语的外部动机转换成内部动机。[9]此外,适当开展一些与汉语学习有关的竞赛,比如举办汉语朗读比赛、汉语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营造汉语氛围,促使外国留学生在强烈的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参与比赛,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让学生喜欢汉语课堂。

4.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不能忽视对目的语所代表的文化的输入。要学好一种语言, 就必须掌握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来华学习汉语,最终目的就是想要通過汉语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9]所以,在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对外汉语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语言与文化融合教学。将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中,透过语言让学生可以了解到语言知识外的世界,从而调动其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汉语内在兴趣的目的,促使形成良性的学习动机。在向学生教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时,采用对比教学分析比较留学生母语国与中国在文化上的差异,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汉语水平。[1]

但是,学习动机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为了促使对外汉语教学能取得更大成效,对汉语老师来说,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对外汉语的教与学进行改善。首先,需要帮助汉语学习者正确认识汉语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汉语学习,就要从学生不同的个体情况入手,准确把握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根据情况因材施教,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不忘初心的同时,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亚杰.试论学习动机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系列研究之一[J].赤峰学院学报,2015(1).

[2] 王玉婷.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研究[J].文学教育,2017(1).

作者简介

窦扬(1992.08—),女,籍贯:甘肃白银人,学历:硕士在读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方向:对外汉语研究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策略对外汉语教学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趣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