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化

2018-01-27袁梦昕

中文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神化三国演义诸葛亮

袁梦昕

摘 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宰相,因人物特点比较突出被古往今来的众多小说家选中并做了很多另类阐释。《三国演义》作为最早对诸葛亮进行深入描写的小说之一,因多方面的原因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了美化,甚至神化。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下现实中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情况,就小说中对诸葛亮的神化进行了举例,并对造成作者这样描写的原因做了阐释。

关键词:诸葛亮 《三国演义》 神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诸葛亮可以说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作者把古代贤能之人的诸多优点都集中到这一人物形象上来,成功塑造了一个政治奇才和军事能人的形象,并使这一角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实中确实存在诸葛亮这一人物,他的生平也经历丰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三国演义》以其为创作原型,借鉴了很多实例,但《三国演义》毕竟不是正史,具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加之作者是站在蜀国的角度进行创作的,故在政治目的的影响下有美化或丑化个别人物的描写。诸葛亮作为蜀国宰相,他的形象在小说中也被过渡美化甚至神化。

一、现实与小说的碰撞

现实中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也是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政治上,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可与管仲、萧何媲美;在军事上,他得到了历代兵家的好评,《三国志》评价他“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他也有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1];在经济上,他主张因地制宜,修建了大量现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为汉中盆地的富饶和持续发展做出了持久的贡献;在文学上,他有代表作《出师表》、《诫子书》等,流传至今,仍被后世称颂;在发明上,他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且改造了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对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与智慧的化身。

而在《三国演义》罗贯中笔下,笔者借鉴了现实中诸葛亮的人设。为了把诸葛亮招入麾下,刘备为他三顾茅庐。此后诸葛亮对刘备父子忠贞不二,为了蜀国的发展在对外战争上足智多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对内管理和对外外交上大气凛然,舌战群儒。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机”[2],《三国演义》中表现他才能的事件众多,如隆中决策、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火烧赤壁、力夺四郡、平居安五路、七擒孟获、出师北伐、设空城计、斩马谡,收姜维、六出祁山等,把诸葛亮描写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能人,拥有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技能,可以说,罗贯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所称颂的优良品质和智慧能力都汇集到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上。

二、神化虚构情节及原因简析

《三国演义》为了塑造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人设,存在许多把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件加在他身上的虚构情况,如草”船”借箭,此事为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中;火烧博望坡实际上乃刘备手笔,该事件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也有纯属虚构事件的情况,如诸葛三气周瑜,现实中的周瑜气量宽宏,并不会嫉妒诸葛亮,且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和周瑜根本没有见过面,在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的较量。还有把败仗写成胜仗的情况,如北伐中的诸葛亮在战术上并没有获得多少成就,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诸葛亮以三十万精兵攻打郝昭三千人守卫的陈仓,并没有获胜,而是因无计可破而退兵。 罗贯中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如此神化诸葛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历史演义体小说的创作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绩,《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历史小说之所以有“历史”两字,表明其是以一定时期内的一段历史为创作依据的,而其后缀“小说”两字,又表明其是有加工和再创作的,不可能完全照搬历史,否则就不是小说而是正史了。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事迹、虚构的人物、虚构的情节比比皆是,甚至有将真实存在的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件张冠李戴到另一个人物形象的头上去的情况,这种写作手法并不违背历史,只能说是作者在小说的范畴内进行的艺术的再创造,罗贯中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所做的众多虚构神化描寫都在历史演义体小说的写作特点之内。

2.作者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往往是作者个人价值观念的一个寄托。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最后结稿者,将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充满了智慧、谋略和忠贞,同时仪表谈吐俊美儒雅,就像是一个完全理想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而考古代文献可知,罗贯中是受过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深受“正统”思想影响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阶层[3],他的价值取向与中国众多文人知识分子是一致的,并反映到了他的具体作品中,诸葛亮就是表现他个人对知识分子期盼的一个通道。

3.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对于生活在东汉末年的诸葛亮来说,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后世众多文人都对诸葛亮极为推崇,使他成为了儒家学派治国贤良的代表,这其中不乏夸饰之词。并且在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道教思想盛行,《三国演义》第一回就通过黄巾起义给全书赋予了浓厚的道教色彩,之后更是通过的诸多事件,如“七星坛诸葛祭风”、“五丈原诸葛禳星”等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道士。在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下,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就成为了一个头戴儒家方巾,身披道家道袍,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拥有神秘道术的近似于“神”的人。

参考文献

[1]诸葛亮.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328206-5563378.html

[2]袁思强.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J].文学教育,2007.09,78-81

[3]贺文锋.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近妖”效果探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1):14-21.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化三国演义诸葛亮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诸葛亮喂鸡求学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三国演义
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